故乡记忆(五)

精灵天使

<p class="ql-block">故乡记忆(五)</p><p class="ql-block"> 一、发小聚首叙友情</p><p class="ql-block"> 2015年正月的风还带着寒意,发小们的电话却像暖炉,烘热了我积年的乡愁。他们说沟门村在“十个全覆盖”工程里变了模样——旧房披了新瓦,土路浇了水泥,还安了路灯。整个村子变得像城市一样美了,说什么也让我回去看看并搞个发小聚会。算算已有七年没踏回那片土地,孙辈绕膝的牵绊、至亲离去的怅然,曾让我一次次把归期推后,可电话线那头“回来看看”的热望,终究勾着我踏上了返乡的路。</p><p class="ql-block"> 刚到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进村路口“阿善沟门村欢迎您”的高大牌楼立得气派,水泥大道直通村心,把当年踩过的黄土路盖得严严实实。住在村口处的儿时伙伴二圪枝早候在院门口,等待从外面回来聚会的发小们。她家几年前在村口盖了小二楼还经营着酒店。中午时分,久别重逢的姐妹们高兴地相拥在一起,千言万语不知该从何谈起。岁月流逝,心似琉璃,分别多年后再次看到那些曾熟悉但又生疏的面孔时,真感叹时间如白驹过隙。无情的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在人们的脸上刻下皱纹留下了沧桑,然而重逢的喜悦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我们共同聊起年少时一起背柴、挖药、逮蝎子的经历,谁被蝎子蜇过哇哇大哭和谁走冰道时摔得四脚朝天时的情景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仍还记忆犹新,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说起来令人回味无穷。大家在痛苦的追忆中开心地笑着。少年时代懵懂的影像是存留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最宝贵的记忆。那是一段不能找回的弥足珍贵的记忆。因为那份感情是不掺任何杂质的友情,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很温暖。虽然那段记忆离我们远去了,可难忘的还是那样清晰生动。只是在这样的聚会里感叹时间的短暂,要倾诉的太多了。</p> <p class="ql-block">聚会的发小姐妹们</p> <p class="ql-block">  儿时的彼此是那么可爱,步入了鬓发添霜的花甲之年,坎坷磨难都已经成为过去。岁月悠悠,过客匆匆,唯有儿时的心境没有改变,仿佛就在咋天。不禁让人从心底感叹年轻真好。今天储存了足够记忆的我们又相聚了。聚首,我们享受团聚的快乐;聚餐,我们品味友情的甘甜。在恋恋不舍的告别中我们相约,来年再聚,珍惜这份友情一直到老。相聚是童年美好幸福时光的延续,相聚让夕阳童心情缘再续。</p> <p class="ql-block">聚会发小合影</p> <p class="ql-block">二、故地寻踪感慨多</p><p class="ql-block"> 饭后村里的发小执意邀我回村里看看。于是我们结伴沿着进村的水泥路悠闲地漫步回村。触景生情,许许多多曾经的童趣都在这漫步中回放……水泥路两边安装了整齐的路灯像两排哨兵挺立直达村中。路边的歪脖沙枣树都被砍掉了,留下的树墩被镶嵌在水泥硬化的水渠里,成为了别有景致的另类风景。留下的好树种均已长成一排参天大树。昔日土路的路基垫高了许多,尘土飞扬的旧土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水泥,笔直的水泥路平平展展直通到村里。不知是路好走了,还是我只顾浏览眼前的风景不知不觉就进了村。但呈现在我眼前的景物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了。过去的石头院墙不见了;过去的泥土房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明亮宽敞的砖瓦大正房。家家户户的院墙外围都粉刷成了桔黄色,屋檐四周用红色镶了边,房顶是青一色的灰色整齐划一。村庄好像重新组装了一样。全村的大街小巷路面都进行了硬化,还设有垃圾集中投放点。整个村庄面目全非了,故乡真的是鸟枪换炮了啊!我曾熟悉的村庄变了,新的让我颇感陌生。满心急切地想寻找旧时居所,却发现连曾经熟悉的巷道都已面目全非。仔细辨认后才惊觉,旧居早已被拆除,原址上盖起了崭新的村级办公室,其院墙与邻居家后墙相连,还新开辟了一条通道。邻居家也翻盖了新房,旧时的痕迹荡然无存。站在旧址前,寒风拂过,心中涌起一阵难以名状的悲凉。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原来的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份欣喜。而此时我没有欣喜,只有无望和遗憾。无望看到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场所再现,遗憾自己为什么没有意识留存当年旧居的影像资料。爷爷奶奶的老屋成了邻居家的出路,父母的院子现已是办公室的院子。物是人非再没有比这更确切的形容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2010年女儿结婚时,从山西千里之外赶来参加婚宴的堂姊妹们,我曾专程领她们回村亲临父辈们生活过的场所看了看。在那间已被别人居住的旧院子里寻找父辈们生活的足迹。我们还共同感叹老人们从口里出口外生活的艰辛和不容易。那间房子虽然破旧,但它养育了我;那时条件虽然简陋,但爸爸买了一张正方形黄漆的小炕桌专供我写作业用当时也好感满足。我从这个屋子能走出来而直到走上后来的工作岗位乃至今天的退休,这间屋子功不可没。这间屋子的主人也曾让我引以为豪。而如今,昔时我熟悉并深有感情的东西已经消失,我心头感到的是悲凉。我感到在这里已经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并深深地感到随着年华的逝去而一起失去了很多很多……。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说不清道不明。我曾以为只要土地还在,记忆就有根,却没想现代化的脚步跑得这么快,把旧时光碾得连碎片都难找。富裕了的乡亲们再也不用上山背柴禾了,苦日子可以说是一去不复返了。</p><p class="ql-block">三、烟火旧貌谱新篇</p><p class="ql-block"> 从村西走到村东,八斤伯家的土房翻成了砖房,小娃婶家的铁栅栏门换成了朱红钢板门,门环亮得能照见人影,像极了旧时的“豪门”,类似的大门全村比比皆是。更有村民还盖起了土二楼,家用天燃气灶“啪”地一点就冒蓝火——这日子,是当年蹲在灶台前拉风箱时想都不敢想的。</p><p class="ql-block"> 街中心的小卖部前,晒太阳的老人穿着羽绒服,麻将馆里的喧哗隔着窗户都能听见,年轻人过年的装扮比城里还时髦。我忽然懂了,故乡的“变”里藏着希望——那些曾在小山村度过的寒冷冬夜,那些背着柴火在山路上跋涉的艰难,都随着水泥大道和亮堂新房,成了可以笑着说出来的旧故事。真是一段历史的结束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当我恋恋不舍地离开村子走在出村的平坦大道上时,我远眺着村外空旷的田野,清冷的冬日使大地变得格外的宁静。按照早年的记忆,我还专门绕道进了路边的地里找到了父亲曾经承包的责任田。在沉寂的只有三分大的黄土地上,我仿佛看到昔日老爸辛劳的背影,仿佛看到老爸春天亲手种植出来的红嫩水萝卜码在地埂上,秋天种植的一捆捆绿油油成垛的大葱。土地不会说话,却把所有的辛劳都刻进了年轮。我在地埂上伫立良久,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仿佛听到这老爸曾经辛勤耕种过的沉寂的黄土地在向我诉说着什么……就像我对故乡的记忆,哪怕旧屋拆了、土路没了,那份生于斯长于斯的牵绊,也早已长成了骨头里的纹路。</p><p class="ql-block"> 年轻时,一心想要“跳出农门”,如今在城市站稳脚跟,故乡的情结却愈发浓烈。这次重返故土,故乡以全新的面貌示人,水泥与砖瓦构筑的新居,极大地颠覆了我的记忆。起初,心中满是失落,但渐渐明白: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故乡又怎能永远停留在过去?</p><p class="ql-block"> 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承载着我无尽的爱恋与不灭的记忆。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无数乡亲们的殷切期盼,更是村里年轻有为的领导班子带领大家努力奋斗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站在村口的牌楼下,回望掩映在大青山下的阿善沟门村,冬日余晖中,袅袅炊烟升腾而起,只是这炊烟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牛粪的气息。清一色的红砖瓦房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红光,故乡人依旧日复一日地晨迎朝阳,夕送晚霞,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向着幸福的生活大步迈进。</p><p class="ql-block"> 此刻,我终于深刻理解了海外赤子不远万里寻根时的热泪盈眶。无论身份贵贱,对故乡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故乡,宛如一处充满故事的名胜古迹,等待着人们去探寻、去品味…</p> <p class="ql-block">发小们聚会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此时,我心生无限的感慨,真是“年少不知家乡好,年老方知乡愁长,祖国山河皆锦绣,唯有故乡在心中”。故乡啊,我曾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这里,我的芳华也留给了这片黄土地。回望我失落在黄土地上的青春,那已是一首年代久远的歌,伴随着西北风跌宕起伏而音韵苍凉,是深藏在我的心里千百回吟唱不歇的歌。如今这歌声将渐行渐远……</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我的故乡。我要把你的旧模样藏进回忆,把你的新光景揣进祝福,愿你在时代的浪潮中一直走在奔向好日子的路上,愿你的明天更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稿:2018、7、6</p><p class="ql-block"> 再稿: 2025、5、18</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原创者图片——麻俊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