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电视剧《红楼梦》黛玉葬花取景地)</span></p> <p class="ql-block"> 一天时间,要游览一座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苏州,“走马观花”都算不上,只是选择了一园一寺一条街,粗略地感受一下这座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历史文化明城。</p><p class="ql-block"> 拙政园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 始建于公元1509年,为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所建,著名画家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后屡易其主,并几度入官,迭经兴衰分合。太平天国李秀成在此建过“忠王府”,江苏巡抚李鸿章和张之万曾先后在此办公。</p> <p class="ql-block"> 拙政园不仅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精妙的造园艺术著称,还因其频繁的历史变迁而成为古城苏州风云变幻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寒山寺始建于公元502年的梁天监年间,相传唐代僧人寒山曾在此居住,故改名为“寒山寺”。安史之乱时,一个秋霜满天的夜晚,天宝十二年进士张继漂泊至此,蜷缩在姑苏城外的小舟中,寒山寺的钟声穿透江雾,将他的失意淬炼成四行绝唱:</p><p class="ql-block"> 月落乌啼霜满天,</p><p class="ql-block"> 江枫渔火对愁眠。</p><p class="ql-block"> 姑苏城外寒山寺,</p><p class="ql-block"> 夜半钟声到客船。</p><p class="ql-block"> 自从张继的《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寺名重禅林,“黄童白叟皆知有寒山寺也”,四方游客络绎不绝。寒山寺也以其文化价值济身中国十大名寺之例。</p> <p class="ql-block"> 可惜张继诗中所说之钟早已历劫不存,据《寒山寺志》载,只知此钟“炼冶超精,云雷奇古,波磔飞动,扪之有棱”。 但寒山寺的钟声没有断过,“寒山钟响·福气同享”,除夕钟声仪式,早已成为苏州人守岁年俗。</p><p class="ql-block"> 寒山寺的钟声,独具和合魅力,有沟通心灵、感悟人生的神奇力量。游至此处,忍不住亲手撞响,亲耳聆听,乐哉妙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寒山钟响·福气同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 清末,著名文学家、经学家俞樾感于文徵明碑漫漶剥泐,在陈夔龙重修寒山寺之际,书写刻制了“枫桥夜泊诗碑”。此碑正面为张继诗,后附跋语:“寒山寺旧有文待诏所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岁久漫漶。光绪丙午,筱石中丞于寺中新葺数楹,属余补书刻石。俞樾”。俞樾石碑保存在寒山寺中,是游人来到这里必定要细品的古物。)</span></p> <p class="ql-block"> 山塘街始建于825年,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故名“七里山塘” 。</p> <p class="ql-block"> 宋、元时期,几经战乱,山塘街几遭重创,明朝时期才得到大规模整修,恢复了元气。清时期的山塘街已是姑苏城内最繁华的地段,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先后曾数次游览江南,都会在山塘街停留几天。乾隆皇帝对山塘街最是喜欢,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四字来夸赞山塘街的繁华美景,如今山塘街的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拍摄—HUAWEl Pura 70 Ultra)</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