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九九归一 ——不断演进的家园</p><p class="ql-block">牛劲/编撰水中月/作图</p> <p class="ql-block">大同是座历史文化名城,因为老而成就了历史;又因为老,曾将市容市貌变得不堪。它就像一个有机生命体一样,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演进又不断淘洗,养育着诚实而勤奋的大同人。在这个城市被“修正”之前,文字的历史愈积愈厚,而物质的城池却越来越旧,与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相比,这个城市似乎少迈了几步。到如今,当初的基础设施不仅老化,却仍承载着历史的责任。就在颠簸不平的路上,一辆换着一辆的运煤车,源源不断地将煤炭运往其他城市及港口!大同人亲睹城市功能布局的失衡、出现了种种“城市病”,不仅影响了民生,更不利于促进投资和消费,更谈不上拉动经济增长。这一危局引得上上下下无不关注。幸好,来了位好市长,他冒着拆、拆、拆的风险,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开始了一轴两城的开发与重建,使古老的城市焕发了青春!我近日阅读了有关部门发布的两个文件,回顾大同人走过的路程,这两个文件恰恰是专治“城市病”、高质量发展城市的文件,一个是《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另一个是《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我深信,这两个文件将对城市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大同这座古城,在公元前的战国时代已有了城市模样,行政管理已经到位,曾属云中郡管辖。最风光的是公元394年鲜卑人拓跋珪定都平城,撑起北魏,管理半个中国,到公元498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大同又曾是遼、金两朝的西京,又是明清的重镇。1982年,国务院将包括大同在内的24个城市定义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这里还留有古老的城池、街衢,声闻世界的云冈石窟,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庙古迹。历朝历代在这里创造的功绩不仅原原本本地载入《魏书》、《北史),《明史》里,还留下迹美珠丽的真实,再加上这十几年的城市改造,使人顿觉“得其所哉”的市井风情。</p><p class="ql-block">这座老城的城墙,是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大将军徐达在旧土城的基址上,重新修整并包砖而成的。城设了四街;东为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作为九边重镇,大同县在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尚有六千八百六十户,三万七千四百二十九人。这样的人口规模,足以支持任何一次防卫战争。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朱桂被封为代王,进驻大同。到清初,大同撞上最黑暗的日子,遭遇了屠城。罪魁就是多尔衮。他明令清兵入城之后,可以烧杀抢掠,以致于十几万百姓死于刀下,这还不解气,还把城墙刨低五尺。他对城市格局及基础设施的破坏,是摧毁性的,就连他们的行政机构都得跑路,七、八十年没有恢复元气。</p><p class="ql-block">说到大同的老房子的惨状,在耿彦波市长动手更新之前,只有描述,没有统计,没有捡到明清两代的民居;到2008年城市化启动之时,现存民居大体是三种,少量清代,大量民国时期,还有一些解放之后新盖的排子房。这些房子也因年久失修,残破得不可忍睹,有的变成危房。电视台曾播出的一条新闻,说是山东及南方的一些商团,从山西农村中购入了整幢四合院,这些明代或是清代的老房子,一旦让商团看中,也与房主达成协议,就将其拆除,然后将构件编号,拉到他们的游乐胜地,再重装起来。</p><p class="ql-block">据说,一处老院只卖3万元。听着就有一种被骗被欺的感觉。我倒想问,老屋被拆,加速了农村的破败,还是农村破败导致了老屋被拆?</p><p class="ql-block">那些老屋蕴含着无可复制的文化,但老屋一旦拆毁,其文化也一并消失。现实情况是老屋的维修费用高昂,多数农家是承担不起的。说到底,不是农民无知,而是农民无钱。</p><p class="ql-block">从这一交易行为可以读出另一部分人的眼光,他们发点历史财不算什么野心。而且,他们所做的是城市更新的活儿,应予支持。</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城市更新?下面列举的几项,也许是我们亲历过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首先是古城墙修复与整体保护: 完成了明代古城墙整体修复工程(全长7.24公里),复建永泰门、清远门等四大主城门及瓮城,恢复护城河水系,重现古城格局。</p><p class="ql-block">2.活化历史街区: 对华严寺、善化寺、代王府等文物周边区域进行环境整治,搬迁占用古建的现代设施,修复传统四合院群落,打造鼓楼东西街等文化商业街区。</p><p class="ql-block">3.提升基础设施: 改造古城的地下管网(雨污分流、电力入地),铺设仿古石材路面,布置燃气管道,优化步行空间。</p><p class="ql-block">4. 改造古旧小区,针对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实施外墙保温、屋顶防水、管道更新、加装电梯、智慧安防等工程(如城区新华街、向阳里片区)。</p><p class="ql-block">5.完善城市设施: 增建社区养老中心、便民超市、充电桩等设施,部分小区引入物业规范化管理。</p><p class="ql-block">6.文化社区的试点: </p><p class="ql-block"> 在齿轮厂家属院等工业遗产小区,保留历史元素(如标语墙、老设备),打造"怀旧主题"公共空间。</p><p class="ql-block">7. 改造城中村,整村搬迁与土地再开发: 完成了智家堡、七里村、马家小村等30余个城中村拆迁,将村民安置至配建学校、医院的现代化小区(如御东新区安置房)。</p><p class="ql-block">8.产业配套升级: 原城中村地块转型为物流园(如西韩岭片区)、商贸综合体(如万达广场周边),部分预留为城市绿地。</p><p class="ql-block">9..旧厂房改造,活化工业遗产,通称为文化创意转型: 大同机车厂原址改造《1898工业文化园》,保留蒸汽机车、铸造车间,引入美术馆、文创工作室;原煤气厂改造为"大同能源馆"科普基地。</p><p class="ql-block">10.商业功能再造工程,属于改变用途: 原大同水泥厂部分厂房改建为"云中水泥营"餐饮街区,融合工业风设计与本土餐饮。</p><p class="ql-block">11.公共空间之利用: 矿区废弃厂房改建为体育公园(如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增设攀岩墙、步道等设施。</p><p class="ql-block">12.文旅融合示范:古城改造带动旅游业发展,2023年接待游客量突破8000万人次。 </p><p class="ql-block">民生短板补齐:老旧小区改造惠及15万户居民,城中村改造释放土地1.2万亩。 </p><p class="ql-block">13.強化区位优势:在倍加造所建的云冈国际机场,拓宽了大同的交往。高铁开通后,大同融入京津冀"2小时经济圈",区域辐射力显著提升。 未来大同将继续推进 “高铁枢纽站扩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并深化工业遗产与社区微更新结合模式,打造晋北城市更新样板。</p> <p class="ql-block">城市更新就是要消解“城市病”,而城市体检,就是查看它哪些地方不适应发展。按照日前发布的相关政策要求,我们要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的推进机制。让城市更新的具体项目跟着规划走,这样就能够做到精准定位和精准解决问题,形成一体化的链条。</p><p class="ql-block">城市更新好处多多。老旧小区改造,添补短板工程,老商业街区的改造,以及管网改造,都可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通过功能转换、业态升级、活力提升三个台阶,城市面貌会大为改观。</p><p class="ql-block">广大市民面对新环境最先受益。城市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家园,也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家园变好了,心情舒畅了,就会激发广大市民建设城市的热情。我们会在展示大同厚重历史的同时,更要展示我们的发展路径。我们是在极度困难中开始产业转型的,现在仍需要继续完善城市的格局。这是时代的要求,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在城市升级的同时,大同人同样要脚踏大地,心怀谦卑,永不放弃,默默耕耘。</p><p class="ql-block">春已尽,夏初临。在充满期待和希望的岁月中,愿旧貌清零,好运开启,一切尽意,满心欢乐,使处于变化中的大同,越变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