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红其拉甫公路</p><p class="ql-block">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公路。</p><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红其拉甫公路,简称乌红线,是中国境内的普通公路,为中国国家道路网的横线之一。编号为G314国道。起点为新疆乌鲁木齐,终点为新疆红其拉甫的国道,全程1948千米。阿克苏过境段(南外环)公路于2022年6月30日通车。</p> <p class="ql-block">国道的定义</p><p class="ql-block">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国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p><p class="ql-block">中国国道采用数字编号,分为四种编号方式,一类是放射状的,这些公路排序都是“1”字开头;第二类是南北向的,以“2”字开头;第三类是东西向的,以“3”字开头,第四类是“五纵七横”主干线,以“0”字开头。</p> <p class="ql-block">314国道(G314)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一条国道,起点为乌鲁木齐市,终点为红其拉甫口岸,全程1948千米,途经托克逊县、库尔勒市、库车市、阿克苏市、喀什市等主要城市。</p><p class="ql-block">主要途经城市及地区</p><p class="ql-block">314国道自东向西贯穿新疆南部,沿途经过以下关键节点:</p><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市:起点,新疆首府和政治经济中心。</p><p class="ql-block">托克逊县:位于天山南麓,以风能资源和农业著称。</p><p class="ql-block">库尔勒市:塔里木盆地北缘的重要交通枢纽,毗邻博斯腾湖。</p><p class="ql-block">库车市:古龟兹国所在地,拥有天山神秘大峡谷等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阿克苏市:南疆重要农业和工业基地,2022年南外环过境段通车。</p><p class="ql-block">喀什市:南疆历史文化名城,314国道由此向西南进入帕米尔高原。</p><p class="ql-block">红其拉甫口岸:终点,中巴边境的重要陆路口岸,海拔4733米。</p><p class="ql-block">地理与景观特征</p><p class="ql-block">该路线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天山南坡及帕米尔高原,沿途地貌多样:</p><p class="ql-block">库车段:怪石嶙的峡谷和雅丹地貌。</p><p class="ql-block">阿克苏至喀什段:绿洲农业区与荒漠交替。</p><p class="ql-block">帕米尔高原段:慕士塔格峰(海拔7509米)、白沙湖等高原景观,部分路段与喀喇昆仑公路(中巴友谊公路)重合。</p> <p class="ql-block">中巴公路(喀喇昆仑公路)的起点是中国新疆喀什,终点是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全长1032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6公里,巴基斯坦境内616公里。</p><p class="ql-block">中巴公路的路线与地理特征</p><p class="ql-block">起点与终点。</p><p class="ql-block">中巴公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塔科特,横跨喀喇昆仑山脉,连接两国边境红其拉甫口岸。具体分段如下:</p><p class="ql-block">中国段:喀什至红其拉甫口岸,全长416公里。</p><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段:红其拉甫至塔科特,全长616公里。</p><p class="ql-block">工程难度与意义。</p><p class="ql-block">该公路穿越高海拔复杂地质带(最高点4693米),常年面临雪崩、滑坡等灾害,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建设过程中,中巴双方付出了巨大牺牲,巴基斯坦境内建有中国烈士陵园以纪念88名遇难的中国建设者。</p><p class="ql-block">其他名称与延伸信息。</p><p class="ql-block">中巴公路又称“喀喇昆仑公路”或“中巴友谊公路”,是219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战略与经济价值。</p> <p class="ql-block">喀喇昆仑公路</p><p class="ql-block">从中国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塔科特的公路。</p><p class="ql-block">喀喇昆仑公路(Karakoram Highway,简称KKH),北起中国新疆喀什(Kash),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p><p class="ql-block">喀喇昆仑公路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1979年建成通车。它北起中国新疆喀什,经过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山口,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镇塔科特,公路全长1224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5公里,巴基斯坦境内809公里。</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修建喀喇昆仑公路时,中巴双方共约700人献出了生命,相当于每公里公路是用一条人命换来的。</p><p class="ql-block">喀喇昆仑公路被称为世界上最高最美的公路,整条公路中国境内最低海拔1154米,最高海拔4733米,被评为”世界十大险峻公路”之一。</p><p class="ql-block">连续37年自愿守护吉尔吉特(修建喀喇昆仑公路牺牲的)中国烈士陵园的守陵人艾哈迈德老人获习近平颁奖。</p> <p class="ql-block">发展历史</p><p class="ql-block">喀喇昆仑公路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快结束时,巴基斯坦方面和中国政府进行了接触,经过商讨,双方很快签订了共同建设喀喇昆仑公路的协议。</p><p class="ql-block">1966年两国工人在帕米尔高原炸响了开山第一炮。根据协议,中巴双方从两国边界海拔4700米的红其拉甫山口向各自方向修建公路,1969年开始,原本由巴方负责建设的红其拉甫到哈里格希路段改由中方施工,哈里格希至塔科特的路段上的十余座桥梁也由中方建设,塔科特到伊斯兰堡的路段则由巴方建设。中国工程人员援助巴方建设了北起中巴边 界的红其拉甫山口、南到塔科特大桥的路段,全长613公里。中方建设的路段最南端为塔科特大桥,于2004年8月更名为“友谊桥 ”。喀喇昆仑公路还属于世界近现代十七项代价最昂贵的建设工程之一。</p><p class="ql-block">经过中巴两国近20000名建设者十余年的努力,1978年喀喇昆仑公路正式宣告建成,6月18日全线通车,1986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在冷战时间,它成为联系中巴的纽带,被喻为中巴友谊的象征,且因修建难度之大,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统计数字表明,整条公路上有主桥二十四座,小型桥梁七十座,涵洞一千七百 多个,共用了八千吨炸药,八万吨水泥,运送土石三千万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改扩建</p><p class="ql-block">从地理上看,喀喇昆仑至喜马拉雅高原是中国西部安全一道重要的地理屏障,未来,这里也可能成为中国能源通道的另一道蹊径。2006年,中国承诺帮助巴基斯坦对连接两国的喀喇昆仑公路进行扩建改造。2007年2月,穆沙拉夫总统在访华前曾表示,巴基斯坦愿意成为中国的“能源走廊”,帮助中国减少对马六甲海峡这一传统石油输入通道的依赖。巴基斯坦的专家学者还提出了在改造这条公路的同时,再铺设一条穿越喀拉昆仑山的石油管道的设想。在中国的青藏铁路通车后,巴基斯坦方面又提出希望在两国之间修建一条喀拉昆仑铁路。至此,中巴“能源走廊”蓝图有了进一步勾画。</p><p class="ql-block">2006年2月,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访华期间,中巴发表联合声明,“双方原则同意合作改扩建中巴喀喇昆仑公路”。初步估计工程造价约为3.5亿美元。 据介绍,扩建后的喀喇昆仑公路将由现在的10米宽扩为30米宽,车辆时速可达80公里,运输能力提高3倍,同时适合大型载重车辆通行。</p><p class="ql-block">2008年2月,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实施的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项目正式启动,预计将于2013年年底竣工验收。 </p><p class="ql-block">2013年,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项目的一期工程完成,中巴边境的红旗拉普口岸到雷科特之间的公路从之前的10米拓宽到30米,车辆时速可达80公里,运输能力提高了3倍。</p> <p class="ql-block">2015年9月14日巴总理谢里夫参加了喀喇昆仑公路巴中友谊隧道揭幕仪式,标志着这条连接中国新疆和巴基斯坦的战略通道时隔5年恢复运行。</p><p class="ql-block">新疆都市报早前的报道称,喀喇昆仑公路实际上已于2015年9月2日贯通,使得汽车从中国新疆红其拉甫口岸到巴基斯坦雷科特桥的时间从以前的14小时缩短到7小时,两国贸易物流时间缩短8天左右,每吨货物运输费用至少降低100美元。</p><p class="ql-block">中巴经济走廊首个重点公路项目——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二期(哈维连至塔科特段)开工仪式2016年4月28日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曼塞赫拉地区举行。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对项目顺利开工表示祝贺,并为项目开工仪式揭牌。</p><p class="ql-block">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二期项目于2015年12月签订商务合同,项目金额为1339.8亿卢比(约合13.15亿美元)。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将用42个月的时间,在哈维连至塔科特间新建一条全长120公里、双向四车道(部分两车道)的高速公路及二级公路。</p> <p class="ql-block">项目二期将在对原有公路进行提升改造的基础上,逐渐将喀喇昆仑公路延伸至巴基斯坦腹地。该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贯穿巴基斯坦南北、连通中巴的陆上交通线建设的正式启动。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改善当地交通状况,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巴经贸合作。</p><p class="ql-block">2019年11月18日,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工程“赫韦利扬”至“曼塞赫拉”高速公路段全线通车。</p> <p class="ql-block">2020年,喀喇昆仑公路二期项目正式通车</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联合声明中提到:双方一致认为喀喇昆仑公路(雷克特至塔科特)改线项目对于确保中巴间唯一陆上通道保持畅通具有重要意义,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表示满意,并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于2024年6月4日至8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签署项目框架协议。</p><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9日,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改线项目K9隧道顺利贯通。</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5日,中国和巴基斯坦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联合声明》。双方同意按照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塔科特至雷克特段)改线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约定,积极为项目寻求融资支持;同时继续发挥项目政府间联合技术工作组作用,为项目实施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实施。</p> <p class="ql-block">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喀喇昆仑公路(Karakoram Highway,简称KKH),又名为中巴友谊公路或帕米尔公路。其北起中国新疆喀什(Kash),经疏附、乌帕、托海、布仑口、塔什库尔干、达不达、红其拉甫、水不浪沟,翻越喀喇昆仑山红其拉甫达坂进入巴基斯坦控制区,再经过巴勒提特、吉尔吉特、齐拉斯、巴丹、比沙姆到达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Thakot);是巴基斯坦北部通往首都伊斯兰堡及南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通往巴基斯坦及巴南部港口卡拉奇、南亚次大陆、中东地区的陆路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军事意义。 公路全长1032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6公里,巴基斯坦境内616公里。喀喇昆仑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跨越边境的道路,全线海拔最低点为460米的塔科特,最高点为4733米的红其拉甫山口,喀喇昆仑公路沿红其拉甫河、洪扎河、吉尔吉特河和印度河蜿蜒而下,并3次跨印度河,其间要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地质情况极为复杂,雪崩、山体滑坡、落石、塌方、积雪、积冰、地震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沿途路面和桥梁设施经常遭到破坏,常常发生车毁人亡的惨剧。以往在秋冬时节,因为气候原因喀喇昆仑公路大部分时间会被封闭。</p><p class="ql-block">喀喇昆仑山脉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山地景观之一,它绵延数千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在都6000米以上。因此,这里也就成了世界地质学家、登山家和旅游者们瞩目的地方。除了喀拉昆仑山脉外,这条公路还穿过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弓形波”系的四大山脉。沿途屹立着包括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8611米)以及100多座超过7000米的高峰,属于地震高烈度区,它们中间很多至今都没有名字。还有5条长度超过50公里的冰川也发育于此,其中一条为全世界除极地区域以外最长的冰川。雨季大面积的山体滑坡一直影响着公路的畅通,变化多端的冰川也时常导致洪水冲垮桥梁。直到现在,夏季的山体滑坡、冬季的冰雪低温等还在持续不能断地侵蚀破坏着这条公路。鉴于这一地区的海拔高度和地质条件,要想在这里建设公路,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p> <p class="ql-block">公路路线</p><p class="ql-block">中国段</p><p class="ql-block">喀什——奥依塔克红山——盖孜检查站(海拔:2200m)——恰克拉克湖(海拔:3300m)——喀拉库勒湖(海拔:3615m)——苏巴什达坂口(海拔:4033m)——塔合曼——塔什库尔干(海拔:3055m)——达布达尔——红其拉甫国门(海拔:4733m)。</p><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段</p><p class="ql-block">苏斯特——帕苏——洪扎——吉尔吉特——贾格劳特——齐拉斯——沙辛——卡米拉——巴丹——塔科特——拉瓦儿品第。</p> <p class="ql-block">建设成果</p><p class="ql-block">技术难题</p><p class="ql-block">喀喇昆仑公路通过几百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所产生的破碎地带。这里是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山地景观之一,也是地质学家、登山家和旅行家梦寐以求的地方。喀喇昆仑山脉屹立着一些世界上最高大的山峰,包括高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K2)以及100座超过7000米的高峰,它们中间很多至今没有名字。5条长度超过50公里的冰川也发育于此,其中一条为极地区域以外最长的冰川。除了喀拉昆仑山脉外,公路还穿过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即印度地质学上所谓的“ 弓形波”系的四大山脉。地质和气候作用相结合使这里成为不稳定地带,高峰与悬崖分崩离析剥落入河,而这些河流已深深切入年代久远的死火山和古海岸残余部分中,雨季大面积的山体滑坡一直影响着公路的畅通,变化多端的冰川也时常导致洪水冲垮桥梁。公路建成后,修理和改善工作一直没有间断,巴基斯坦军队也因此有了个专司公路维修抢险的机构——军队工程师,喀喇昆仑公路上连三岁小孩都知道,有问题找工程师。鉴于这一地区的海拔高度和地质条件,要想在这里建设公路,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p> <p class="ql-block">荣誉表彰</p><p class="ql-block">为中国烈士守陵巴基斯坦老人获习近平颁奖</p><p class="ql-block">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4月20日在伊斯兰堡会见巴基斯坦友好人士、友好团体代表,并向他们颁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表彰他们为推动中巴友好所作贡献,其中就有连续37年自愿守护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的守陵人艾哈迈德。新华网伊斯兰堡2015年4月20日电(记者霍小光陈鹏)国家主席习近平20日在伊斯兰堡会见巴基斯坦友好人士、友好团体代表,并向他们颁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表彰他们为推动中巴友好所作贡献。</p><p class="ql-block">在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陪同下,习近平向友好人士、友好团体代表颁奖,同他们亲切握手、致以祝贺。这些友好人士、友好团体是:向巴基斯坦各界积极宣传中国的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和国防生产委员会主席、穆斯林联盟(领袖派)秘书长、巴中学会主席侯赛因,连续37年自愿守护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的守陵人艾哈迈德,前驻华大使马苏德·汗,与中国国家汉办合作成立了巴基斯坦第一所孔子学院的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积极促进中巴人文交流、培养青少年对华友好感情的全巴基斯坦-中国友好协会,致力于促进中巴两国政府和人民沟通交流的巴基斯坦国家管理学院,曾参加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的巴基斯坦医疗队。习近平高度评价他们秉持对中巴友谊的坚定信念,坚持不懈推动两国友好事业,并通过他们向致力于两国友好的巴基斯坦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和敬意。</p><p class="ql-block">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参加活动。</p> <p class="ql-block">建设规模</p><p class="ql-block">喀喇昆仑公路北起中国新疆城市喀什,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经过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山口,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公路全长1224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5公里,巴基斯坦境内809公里。整条公路中国境内最低海拔1154米,最高海拔4733米,地质情况极为复杂,雪崩、山体滑坡、落石、塌方、积雪、积冰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沿途路面和桥梁设施经常遭到破坏,许多路段难以通车。</p><p class="ql-block">建设意义</p><p class="ql-block">喀喇昆仑公路是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交通纽带,是通往首都伊斯兰堡及南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要道,对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喀喇昆仑公路也是巴基斯坦国家公路网的组成部分,对于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军事意义。同时这条公路还是亚洲公路网的组成部分,是中国通往巴基斯坦地区及南亚次大陆的交通要道。</p><p class="ql-block">有了这条公路,沿线地区经济活动越来越活跃,居民与外界的往来更加紧密。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下,巴基斯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p> <p class="ql-block">伤亡人员</p><p class="ql-block">在巴境内809公里的喀喇昆仑公路中,中方援建路段长达613公里。巴基斯坦方面表示,将永远记住中国的援助,因为这条公路将被一代又一代人使用;帮助他们从事边境贸易,为小山村的人们打开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门。公路的建成为巴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p><p class="ql-block">根据巴基斯坦官方公布的数字,在喀喇昆仑公路建设的过程中遇难的建设者有810人,314人重伤。而遇难的中方建设者没有确切数字。在巴基斯坦靠近中国边境的小城吉尔吉特建有中国烈士陵园,埋葬着88名在援助巴方建设喀喇昆仑公路过程中,遇难的中国工程人员的遗体。喀喇昆仑公路建成后,因地质情况极其复杂,需要常年养护,巴基斯坦军队特别成立了军队工程师专门负责公路的维修抢险。</p><p class="ql-block">如此浩大的工程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据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张春祥介绍,当时的施工条件异常艰苦,雪崩、泥石流、落石随时会夺走援建人员的生命。早期牺牲的援建人员的遗体大多运回新疆喀什市安葬,后来则根据国内有关指示就地安葬。根据巴基斯坦官方公布的数字,在喀喇昆仑公路建设的过程中遇难的巴方建设者有500余人。</p> <p class="ql-block">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纪念碑</p><p class="ql-block">在喀喇昆仑公路小镇塔克特附近,树立的纪念碑碑文中,把这条公路称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碑文用英语和乌尔都语记载着中巴两国共同修筑公路的时间,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上面标着距中国首都北京5425公里。这条公路最低处的海拔为700多米,最高处红其拉甫山口海拔约4800米。从公路的剖面图上看,过了北部城镇齐拉斯以后,公路在吉尔吉特、苏斯特等地一步一个“台阶”,每上一个“台阶”,海拔就升高1000米。据统计,整条公路上共有主桥24座,小型桥梁70座,涵洞1700个,建设中共使用了8000吨炸药,8万吨水泥,运送土石3000万立方米。为修筑这条公路,中国共投资2.7亿人民币,先后派出2.2万工程技术人员及筑路工人,巴方派出6000余人。</p> <p class="ql-block">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筑路兵团有百余施工人员牺牲</p><p class="ql-block">中巴公路凝结着中国筑路工人的鲜血和生命。在距新疆喀什市5公里的“烈士陵园”和疏勒县共安葬了66名,此外、在施工地点还安葬了137名。其中兵团施工人员共牺牲91人、致残119人。</p><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北部重镇吉尔吉特的中国烈士陵园,建于1978年,中国援建喀喇昆仑公路巴方段的 88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长眠于此。</p> <p class="ql-block">喀喇昆仑公路也因此被称为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公路建成后,因地质情况极其复杂,需要常年养护,巴基斯坦军队特别成 立了军队工程师专门负责公路的维修抢险。</p><p class="ql-block">在巴基斯坦境内公路的两期工程中220到230公里“咽喉要地”哈尔特高大山段,山体如饼干状片石堆积,一遇风吹即有滚石跌落,1974年8月10日汽车支队有2辆黄河载重车载运着120号推土机,2辆解放牌货车、一辆吉普车正行驶在该山段,著名的“饼干山”岩崩又发,车辆全部砸毁,数人重伤。同年9月20日晚,司机李平安驾驶解放牌货车,车毁人亡于岩崩。施工人员编顺口溜形容说:“饼干山,片石飞满天,削不上脑袋,帽子也要削半边”。</p> <p class="ql-block">“一川碎石大如斗,风吹满地石乱走”,是中巴许多筑路工地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在悬崖峭壁上抡大锤打眼放炮因绳断摔下深谷的,被突发洪水冲走的,被泥石流掩埋的,被塌方砸死砸伤的工伤事故时有发生。在“鬼门关”水布朗沟抢修公路时,一场十级大风把山上一块近3吨重的巨石吹下山沟,当场砸死1人,砸伤3人。农三师42团的七中队副指导员齐祖林因排哑炮而牺牲,43团的买光甫为救巴方施工人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当时大多只有20多岁。</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中国烈士陵园是每一个走在喀喇昆仑公路上的中国人都会去祭拜的地方。陵园按中国的方式修建,面积不大,处在一片开阔地带之中,四周用围墙圈了起来。陵园种满了苍松翠柏,使陵园显得宁静肃穆。陵园的中间,矗立着白色纪念碑,红色的碑文写着:“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建设公路光荣牺牲同志之墓”,建碑日期为1978年6月。</p> <p class="ql-block">巴基斯坦北部重镇吉尔吉特的中国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纪念碑的后面,是88位牺牲在他乡的中国建设者的墓地,每一个墓碑上都写着他们的名字。其中靠左第一位是武治业同志,他是在一次塌方中为保护巴方人员而牺牲的,也是牺牲人员中级别最高的中国人。此外这里还有20座未立墓碑的空墓,是为20位尚未找到遗骨的烈士留下的。烈士虽然已经牺牲,可他们的英灵却随时注视着他们曾经倾洒过热血的土地。据说,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当地的巴基斯坦人把中国牺牲者墓碑的照片挂在家中,以纪念那些长眠在他们国土上的中国朋友。85岁的阿里·马达德和52岁的阿里·艾哈迈德,在过去30年中始终义务看守着陵园。</p> <p class="ql-block">新疆公路的绝美风光:从喀喇昆仑到塔里木的梦幻旅程!</p><p class="ql-block">有人曾言,新疆的景致仿佛汇聚了全球的精华。漫步在新疆的公路上,仿佛能触摸到整个世界的脉搏。不得不说,新疆的公路,无疑是这片土地上最值得一游的“景点”。</p><p class="ql-block">新疆公路的壮丽景观</p><p class="ql-block">喀喇昆仑公路的险峻之美</p><p class="ql-block">置身于新疆的壮丽景致之中,有一条公路尤为引人注目,它就是喀喇昆仑公路。这条公路被誉为用生命铺就的传奇之路,其壮美与险峻令人叹为观止。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仿佛是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生死较量,每一次的转弯与爬升都考验着驾驶者的勇气与智慧。但正是这样的挑战,让每一位踏上这条公路的旅者都深感生命的宝贵与壮美。</p><p class="ql-block">喀喇昆仑公路被称为“天路”,以其险峻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著称。道路穿越喀喇昆仑、兴都库什、帕米尔高原与喜马拉雅山脉,其中公格尔山、慕士塔格峰等为其著名地标。</p><p class="ql-block">慕士塔格峰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慕士塔格峰以海拔7509米被称为“冰川之父”,拥有壮丽的雪山景致,周围有克州冰川等自然奇观。</p><p class="ql-block">帕米尔高原的沿途风光</p><p class="ql-block">从帕米尔高原到慕士塔格峰的风景路线经过 美丽的喀拉库勒湖、布伦口水库、白沙山等地,景色如同画卷。</p><p class="ql-block">塔里木沙漠公路的穿越之旅</p><p class="ql-block">在广袤的塔里木沙漠中,一条公路横穿而过,它不仅是连接的通道,更是勇者的试金石。这条公路,见证了无数车辆与旅人的穿越之旅,每一脚油门都伴随着沙丘的起伏,每一次转弯都伴随着冒险的刺激。</p><p class="ql-block">塔里木沙漠公路长552千米,被称为世界最长沙漠公路。穿越其中,壮美无垠的沙漠景致令人叹服。</p><p class="ql-block">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魅力</p><p class="ql-block">在广袤的世界沙漠群中,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其独特的神秘气质和难以抗拒的诱惑力,脱颖而出,成为探险家和自然爱好者心中的圣地。驾车驰骋在沙漠公路上,仿佛在航行于无垠的大洋之中。</p><p class="ql-block">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但其独特的胡杨林等景观,展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大自然的神奇。</p><p class="ql-block">禾木公路的秋日景色</p><p class="ql-block">在这片广袤的西北大地上,新疆禾木公路被誉为金秋时节的绝美风光带。禾木景区公路,这条从喀纳斯景区铁尔沙汗起始,与S232线相连,直至禾木村中心的道路,全长49公里。</p><p class="ql-block">禾木公路在金秋时节展现出色彩斑斓的自然美景,地处禾木村的禾木河则是其独特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赛果高速的天山之旅</p><p class="ql-block">在秋季的最佳观赏时段,选择4赛果高速,你将有机会领略到穿越天山的壮美风光。随着车辆的呼啸声,仿佛与天地一同驰骋在这广袤的天山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p><p class="ql-block">赛果高速穿越天山,通过大桥与隧道相连,沿途果子沟的秋色和赛里木湖等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