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东莞一位藏友的私人古代艺术品收藏馆参观之际,偶然看到展馆玻璃柜里摆着一件青白釉堆塑龙纹的宋代汝窑梅瓶,模样甚是奇特。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我便请馆主打开柜门拿出来瞧瞧。只见这梅瓶器型端庄华贵,堆塑的龙纹栩栩如生,极具威武之感。全器满釉,釉色灰青,蟹爪纹布满全身,内圈足,圈足有五个均匀的条状垫烧痕迹,疑似采用了越窑的条状垫烧工艺,这种垫烧工艺与汝窑的芝麻钉支烧工艺明显不同,一个是条状垫烧口,另一个是芝麻钉口。这种越窑式垫烧工艺用在汝窑瓷器上十分罕见,若不是底部落有范金款“大宋汝窑青龙寺御制”这三行九字铭文,几乎没人敢断言这样的瓷器就是正宗的宋代宫廷御用汝窑瓷器。特别是梅瓶上堆塑的粗大龙纹,在汝窑瓷器中更是极为少见。从这件宋代汝窑梅瓶上能看到的这三个罕见之处,足以让缺乏鉴赏经验的收藏者望而却步。一是梅瓶上塑有威风凛凛的龙纹,二是采用了越窑式的条状垫烧工艺,三是色泽呈灰白色,比较接近越窑和官窑的色泽,这个梅瓶身上出现的这三点不寻常现象与人们司空见惯的宋汝窑瓷器特色有些格格不入,足以让许多不明就里的人心中生疑,不敢相信它就是真正的宋代御用汝窑瓷器。</p><p class="ql-block">我不禁问馆长,这么奇特的宋代汝窑瓷器,您是如何判定它就是真品的呢?馆长笑了笑说,这个问题说简单确实简单,说复杂也确实复杂,因为这全得依靠丰富的实践经验。要判定它是货真价实的宋代御用汝窑瓷器,只要平时见过太多此类宋代瓷器,就能一眼看穿。例如,汝窑瓷器堆塑成观音像、嫦娥奔月、麒麟吸水状、仕女乐舞俑、莲花童子、瓶子贴四大天王、莲花状狮钮香薰炉、貔貅摆件等等,这些别样的宋汝窑瓷品古籍未记载,博物馆未展出,世界各大拍卖公司不敢拍卖怕惹嫌疑,专家不认,所以一般人很难见到,但整天混迹于古玩市场的资深收藏家就不同了,他们有丰富的收藏经验,悟性极高,对于这些不同寻常的宋汝窑瓷品的出现,自然能慧眼识珠看得明白,所以说能看懂它确实并不困难。</p><p class="ql-block">但要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凡事都看别人脸色行事,别人认可才敢承认,别人不认可就没了主意,那么要想看清这种与众不同的宋汝窑瓷器,简直比登天还难。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此,一个有过人的勇气和胆量,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对不太懂的东西先买回来研究,反复观察直至弄明白;另一个则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生怕吃亏,自己没有悟性只能听从别人的意见行事,别人说好就买,别人说不好就退缩,表面上做事很精明,实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自己没主见全靠相信别人,如果所相信的那个老师学识渊博,对事物的分析透彻,又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人还好,要是相信的是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伪专家,天天在台上不懂装懂大言不惭,那就坏事了,以上种种高端的汝窑瓷器就永远与他无缘了。</p><p class="ql-block">宋代汝窑瓷器,实际上除了常见的支钉支烧之外,还有圈足露胎烧、垫烧等烧制手段。器物较小的就用支钉支烧,大件的就露圈足烧或者垫烧,当时的烧制工艺十分灵活。汝窑的烧制史长达二百年,从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得政权的宋初承接后周柴窑开始,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再到偏安一隅的高宗赵构在临安称帝的南宋开始直至南宋中期,都有汝窑御用瓷器的身影出现,这些知识和认知都是从实践中获取的,要是对这些器物不够重视,就永远无法知晓其真伪。</p><p class="ql-block">听到馆长的一番肺腑之言,让人如茅塞顿开,似乎瞬间明白了许多不为人知的道理。有大志之人对任何事都能条理清晰地分析,不会任人摆布,有自己特立独行的分析能力,绝不会人云亦云,敢为别人所不敢为,自古说“结友须胜己,似己不如无”,一点都没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