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故事】 红领巾飘起的光影时光——记老年大学摄影班“忆童年”户外课侧记

玉歌

<p class="ql-block">五月的风裹着棕子的甜香,将我们轻轻推向记忆的长河。5月28日,清晨七点,应城市老年大学教学楼前,二十四颗跃动的心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手中的小红旗在晨风中簌簌作响。李卫东老师站在台阶前,目光扫过我们每一张洋溢着期待的脸,那眼神里既有师长的关切,又有顽童般的雀跃的今天,我们要在镜头里重拾童年。</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当熟悉的旋律从颤抖却坚定的嗓音中流出,皱纹里藏着的星光忽然被点亮。七十多岁的几个帅哥美女沉浸歌曲中,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小学操场;七十八岁的黎大姐眼角闪着光,手中的红旗挥出了六十年前的利落。教室里《北京的金山上》歌声嘹亮,阳光透过窗棂,在我们银白的发间织出金色的童年滤镜。李老师举着相机录像,镜头扫过每张陶醉的脸,我知道,老师为了这场活动,早在三天前就独自开车去龙池山庄踩点。</p> 图片:玉歌拍摄 <p class="ql-block">八点钟龙池山庄还笼罩着薄雾,我们踩着露水走进乡村小路。“捉迷藏!”李老师喊了一嗓子,摄影班“老小孩”们快到荷塘边来,这里景色很美。易班长操控着无人机在荷塘上空盘旋,镜头里,记载着各种欢声笑语的片段。胡班长找了一块空旷的地,在那里独自舞了起来。摄影班刘大师跟随学员抓拍,用镜头定格了活动的每一个瞬间。老师举着摄像机追着“逃跑”的学员,边跑边喊:“注意构图!注意脚下的路!注意安全!”</p> <p class="ql-block">最妙的是在“树林下”李老师编排的画面。女生们捏着裙角,拿着书漫步在树荫下,男生们故意调节女学生,美女们“羞答答”地往“路边”后缩,几个帅哥还“恶作剧”地扔纸团,小石头。王师妹反击,拿着砖头要砸他们,体现了好一个女中豪杰。镜头里的搞笑情景,突然时光倒流,那些被岁月温柔封存的青涩与莽撞,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化作了一幅幅充满故事感的画面。他穿梭在“树林”间,时而调整学员的坐姿,时而拨开遮挡镜头的树枝,汗水浸透了衬衫,却始终挂着欣慰的笑。</p> <p class="ql-block">午后的自由活动时间,有人在湖边拍摄倒影,有的去楚珍园采摘桑葚,有人围坐在李老师身边听他讲解摄影技巧,耐心地教学友调整相机和手机的参数,想起他前日带着班干部们“勘探地形”的情景:为了找到最佳拍摄点,在35度的高温天气的太阳㡳下兜了几圈,为活动找到了最佳拍摄点,让今天的每个镜头都充满温度。</p> 录屏:李老师 <p class="ql-block">傍晚五点半,暮色中的山庄飘起炊烟。胡班长喊我们用餐,笑着说:“后勤组今天最大的成就,就是不让一个人饿肚子!”</p><p class="ql-block">晚餐桌上,李老师引导我们录屏,学友们开心快乐唱起了自编的摄影归来歌曲,红领巾还系在脖子上,镜头里的童年与现实重叠,忽然懂得李老师说的“摄影不仅是技术,更是情感的快门”。当我们在他的引导下学会用构图讲述故事,用光影传递温度,镜头里封存的,何止是童年的场景,更是他对我们这群“老学生”最质朴的期许:愿岁月不老,我们永远保有对生活的热爱与好奇。</p> 录屏:李老师 <p class="ql-block">六一这天翻开相册,看见李老师在活动总结里写:“你们眼里的光,比任何镜头都珍贵。”此刻忽然明白,这场穿越时光的摄影课,不是简单的技术教学,而是一位师者用匠心与温情,为我们搭建的一座桥梁,桥的这头是银发苍苍的现在,那头是永不褪色的少年时光。而他,始终站在中间,微笑着为我们按下记忆的快门。</p> 航摄视频:易班长 <p class="ql-block">感恩遇见,让我们在镜头里重逢童年;感谢两个班长和其她班干部默默无闻的贡献。感恩引领,让每一道光影都刻满师者的深情。愿时光慢些走,让我们跟着老师的镜头,继续在岁月里采撷美好,成为永远年轻的追光者。</p> <p class="ql-block">玉歌的照片来源于:摄影班大师们</p> <p class="ql-block">童年远去,童趣延续,拾起童真,找回童心,有趣有盼,不负心中热爱,岁月永远年轻,我们慢慢变老,不是年轻才快乐,而是快乐才年轻,摄影班一群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六一〞儿童节快乐!</p> 手机录屏:玉歌 <p class="ql-block">图/文 玉歌</p><p class="ql-block">记录生活 分享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