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基地——西舍村

春风化雨(lgl)

<p class="ql-block">  南京高淳区西舍村是抗战时有名的“苏南抗日红色堡垒”‌,1943年新四军在此建立溧高县抗日民主政府,现已辟为国家级红色教育基地和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p><p class="ql-block">村里的新四军遗址随处可见,新四军不但在西舍村设立了县级政权,而且政府下面财政局,税务局,兵工厂……等政府机构应有尽有。</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溧高地区(指高淳,溧水,溧阳地区)是苏南抗日的主战场,现在的西舍村专设了将帅馆,陈毅,粟裕,谭震林,江渭清……等都是出自西舍新四军的将帅,西舍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如今更是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在溧高县抗日民主政府大会堂旧址里,陈设尽可能保留了当年的风貌。</p><p class="ql-block"> 中共溧高县委和溧高县抗日民主政府是抗战时期新四军在高淳,溧水和溧阳一带建立的地方政权。西舍村有着关于卜之青双枪护革命的故事。卜之青是溧高县抗日政府财经局会计,她严守财经制度,不徇私情,对舅舅为表哥结婚借钱的请求坚决拒绝,称“这是党的钱,一厘一毫都不能动”。在与敌人短兵相接时临危不惧,手持双枪击毙敌兵,顺利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高淳地区革命史展馆是村里最大也是最集中展出当年革命活动的场馆,村里还为抗战前后在溧高一带牺牲的烈士们连立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用于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溧高县付县长兼公安局长邢浩和安兴区区委付书记应宜权经组织批准结婚的新房,两个背包一斤糖,大红喜字贴上墙,就这样在西舍村把喜事办了。</p> <p class="ql-block">  角落里发现有个小马灯非遗馆,查了一下,高淳的小马灯源于明朝,2014年列入第三批南京市非遗名录,并在2023年列入江苏省第五批非遗名录‌。近年来,高淳小马灯在当地老艺人的指导下得到了恢复和传承,已成为高淳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在西舍村的两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离开之前拍了几张照片,现在的西舍村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是不是也挺美的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