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章原创/云厌俗</p><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岳立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代文学寻源·绍兴(2)</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去绍兴还有一个主要目的,便是前往鲁迅的故居和纪念馆参观。鲁迅是无数文化人敬仰的精神丰碑,其思想深度与文学造诣,恰似后人难以逾越的巍峨高山、浩瀚沧海。来到绍兴,先辈的故居自然成了我心中神圣的朝拜之地。此外,还有我最敬佩的女性秋瑾,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巅峰人物,到了这里,肯要去看看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来绍兴的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妹夫开车,表妹作陪,我们直奔鲁迅故里。妹夫在途中告诉我,秋瑾没有故居,也没有专门的纪念馆,仅在马路中间矗立着一座雕塑,作了简单的文字介绍,建在她就义的地方,而且不能停车。听闻此言,我不禁为这位伟大女性感到不平,如此杰出的历史人物,竟连一处纪念之所都难以寻觅。反观陆游与唐婉相遇并留下千古绝唱的沈园,不仅得到修缮,还收取五十元门票。妹夫对绍兴的各个旅游景点颇为熟悉,在他看来,沈园是最缺乏看点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汽车绕道经过秋瑾的雕塑时,因不能停车,妹夫特意放慢车速,让表妹拍摄几张照片。我望着那孤零零的四方立柱,一股寒意涌上心头,满心皆是悲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离鲁迅故居不远处,妹夫提前将车停进停车场,我们三人步行走进故居所在的街道。与秋瑾雕塑处的冷清相比,这里热闹非凡,人山人海。故居免费开放,排队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不同肤色的游客。街道汇聚了鲁迅故居、鲁家的菜园 “百草园”、鲁迅纪念馆、鲁迅家族故居,还有相传阿 Q 品茶吃茴香豆的店铺,只要在鲁迅文章里出现过的场景,如今都成了不可绕过的景点,就连前面说的沈园也近在咫尺。俨然一条由历史人物与文化底蕴堆砌而成的街道。</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首先参观鲁迅家的祖屋。鲁迅的祖辈属于封建士大夫阶层,曾是妥妥的大户人家,拥有大片高檐大屋。然而,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家道逐渐中落,至鲁迅时,已沦为名副其实的破落户。家境的贫寒,让鲁迅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的责任感,这对他弃医从文起到了关键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鲁迅弃医从文,源于他在日本留学期间,观看日俄战争影片时,看到中国人麻木围观同胞被砍头的场景,深刻意识到,医学只能救治人的身体,而文学才能拯救人的灵魂。从此,他以笔为刀,在《狂人日记》中揭露封建礼教 “吃人” 的本质,在《阿 Q 正传》里塑造出 “精神胜利法” 的典型形象,用文字唤醒沉睡的民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祖屋来到鲁迅生活与学习的地方,我看到了他少年时读书的座位,在最右边第二排,略显偏僻,但没有影响他未来伟大的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随着参观的人流,我们来到了百草园。说实话,除了 “百草园” 几个字的石刻古朴厚重,园内象征百草的作物,却显得有些瘦弱。尽管如此,为了留下纪念,我们还是拍了些照片。这片小小的园子,承载着主人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也孕育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成为他日后创作灵感的源泉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出故居,我们来到鲁迅纪念馆。这里看不到具体的生活实物,展现的是鲁迅先生的人生过往,以及他那影响了几代人的内在精神。正如纪念馆门前大石牌上镌刻的 “民族脊梁” 四个字,概括先生的一生是当之无愧。他一生笔耕不辍,以犀利的文字批判社会现实,为黑暗中的人们照亮前行的道路;他关心青年成长,扶持文学人才,成为众多进步青年的精神导师。他的文字跨越时空,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召唤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做一个引领时代潮流,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span></p> <p class="ql-block">秋瑾牺牲之处</p> <p class="ql-block">秋瑾的墓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