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董明珠的“造星”连续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平台与人才的双向奔赴,谁在C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文/邓翔</b></p><p class="ql-block">最近,董明珠的“人才培养连续剧”又更新了剧情,看得吃瓜群众们直呼过瘾。前有孟羽童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后有王自如接棒登场,格力俨然成了商业圈的“横店影视城”,上演着一出出跌宕起伏的职场大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孟羽童是董明珠精心打磨的“王牌”,这话一点不假。孟羽童那可是妥妥的“六边形战士”,浙大西班牙语专业的高材生,民族舞还能跳到十级,大学期间就已经在网红圈混得风生水起。就好比游戏里自带满级装备的“大神玩家”,这样的配置,想不在格力这个大舞台上发光都难。格力给了她闪耀的镁光灯,她也用实力证明自己能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这场合作,起初堪称商业版的“天仙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不知是剧本走向出了偏差,还是演员有了新的戏路规划,孟羽童和格力最终分道扬镳。有趣的是,董明珠迅速签下王自如,试图复刻“造星神话”,这操作,颇有点“我家大门常打开,要的就是流量奇迹”的豪迈。不过,商业江湖可不是简单的“Ctrl + C”“Ctrl + V”,复制粘贴就能成功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这个流量为王、人人都想当主角的时代,资源、平台、美貌、口才,这些仿佛都成了批量生产的“快消品”,随处可见。但真正稀缺的,是那些肚子里有墨水、脑袋里有想法、格局大到能装下星辰大海,还能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的“宝藏创作者”。就像在满大街都是网红奶茶的今天,能让人喝一口就忘不了的,还得是有独特配方、真材实料的那一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孟羽童离开格力后的操作,堪称“体面离职教科书”。没有撕X大战,没有爆料互怼,三缄其口,对董明珠和格力不吐一句负面言论。这波操作,直接拉高了离职界的“优雅值”。有人说这是她和董明珠“和解”的关键,依我看,这不仅是她对这段经历的尊重,更是她对自己格局的一次升华。毕竟,聪明人都懂得,过去的合作就像一场精彩的电影,散场后没必要揪着剧情不放,留个好口碑,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格力这个大平台,就像一个豪华的舞台,灯光璀璨、幕布华丽,但能在上面跳出优美舞蹈的,终究是那些有真本事、有独特魅力的舞者。董明珠的“造星计划”,看似是在寻找下一个“孟羽童”,实则是在探索企业与人才合作的新可能。而对于职场人来说,无论是站在格力这样的大平台上,还是选择其他赛道,修炼内功、提升自我,才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职场生存法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场商业圈的“人才风云”还在继续,董明珠能否成功复刻辉煌,王自如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或意外,我们且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场平台与人才的双向奔赴中,唯有实力,才是永恒的“C位担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