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鄂西 ~ 云龙地缝

Wyb

<p class="ql-block">  来到鄂西的第三天,我们终于走进企盼已久“ 恩施大峡谷”。</p><p class="ql-block"> 恩施大峡谷,位于恩施市西北50公里,是由全长约108公里、总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一条狭长的山谷构成,目前已建成开放的,也仅有云龙河地缝和七星寨两大相对独立的景区组成。还有“清江升白云”、“天桥连洞群”、“暗河接飞瀑”、“天坑配地缝”等等,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建设。</p><p class="ql-block"> 导游安排我们上午先走云龙地缝,午餐后乘缆车上山再游七星寨。</p> <p class="ql-block">  云龙地缝,国家5A景区。</p> <p class="ql-block">  云龙地缝,因河得名。处于七星寨峰群之山脚下,总长约20公里,平均深度70米。该地缝的独特之处,在于呈八字状,即上端窄,沟底宽。60%以上的地段顶端宽不足17米,底部却多在30米上下。最宽处在入口约100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云龙河地缝地质成因,乃千万年的地下暗河潜流冲蚀形成。如同贵州黄果树瀑布景区内的“天星桥”一般,地表下面已被暗河掏空,人说中午前去游览最安全,因为早晚要塌!</p><p class="ql-block"> 云龙河地下暗河水流湍急,水量充沛,当掏空了地下岩层后,在远古的某一天,空悬的地表终于坍塌,也就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地球上最美的一道疤痕”。</p><p class="ql-block"> 起初,我对“地缝”这个称谓颇不以为然,峡谷就峡谷,干吗非得叫地缝?同为地壳运动、地表开裂行成的有如河南修武云台山的红石峡、泉布峡、潭瀑峡;贵州兴义马岭河大峡谷;广西靖西通灵大峡谷等等,这名字起的多贴切,多顺溜。</p><p class="ql-block"> 走进“云龙地缝”细细观察,方有所悟。原来如此,这还真的就是“地缝”,改称“大峡谷”就会失去它应有的地貌特征。</p> <p class="ql-block">  眼前断崖的石壁上,一条条垂直排列的冰凌状石晶体,有如寻常人家门上的竹帘一般。这是一种叫做“瀑布华”的水溶地表钙化物堆积后形成。由于地缝顶部茂密的植被含蓄着大量雨水溶蚀岩层中的碳酸钙,再沿着崖壁慢慢向下浸流,经历了千万年漫长的堆积,逐渐在崖壁上形成冰凌状物。</p><p class="ql-block"> 此景被命名为“石帘”。</p> <p class="ql-block">  地缝里瀑布飞泻,溪流潺潺。峭壁上藤蔓缠绕,水气氤氲,走在栈道中感受着飒飒凉风,阵阵水雾,侵人肺脾,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  五彩黄龙瀑布。是云龙河五大瀑布之一。瀑布沿着橙红色的崖壁下落60余米,谷底承接飞流的橙红色滚石,在日光中显的五彩斑斓,奇幻莫测。</p> <p class="ql-block">  由于地缝顶部生长着茂密的林木,在大量的植被覆盖下,地表含水蓄储功能较好(如上所述),因此,溢出的地下水顺着裂崖边缘沿壁下流,或滴水穿石,或涓涓细流,或润崖浸石,或汇泉成瀑。观瀑赏景,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云龙桥,一座具有土家族民族建筑风格的风雨桥。飞檐翘角,廊亭高阁,描金绘彩,如彩虹般横跨在云龙河地缝两岸,也可称为云龙河上的一道风景。百余年来,此桥是两岸民众往来交通的唯一通道。据称在此处建桥的最早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年间。现在的风雨桥已经是第六版。</p> <p class="ql-block">  在云龙风雨桥上,向下俯视地缝,其形态一目了然 :一条地峡穿行于万绿丛中,大地有如斧劈,断裂两开。清澈河水流淌,瀑布飞泉下泻,栈道空悬断崖,在一片葱翠中更觉醒目,更加秀美。</p> <p class="ql-block">  云龙河地缝虽然全长达20公里,但目前具备开放条件的地段不到3.6公里。在导游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只选择了一小段路线游览,随即原路返回。为了保存足够体力,午餐后上七星寨才是考验我们体能的时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30日 于真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