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豫之旅(八)古迹瑰宝

蓮白素潔

<p class="ql-block">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白马寺镇,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建造起源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为供养来自西域的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及他们所带来的佛经佛像,下令修建白马寺,这是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后的第一座官办寺院,距今1900多年。</p><p class="ql-block"> 我们5月17日来到这里,感受千年古刹钟声。</p> <p class="ql-block"> 七绝·白马寺感吟</p><p class="ql-block"> 刘保林</p><p class="ql-block"> 西域取经风雨霜,莲花绽放入清香。</p><p class="ql-block"> 一千九百开先祖 ,文化包容扩道场。</p> <p class="ql-block">  白马寺名称由白马驮经而得来</p> <p class="ql-block">  中轴建筑风格,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布局规整,风格古朴。</p> <p class="ql-block">  又见韦陀,又是一番威武形象。</p> <p class="ql-block">  释源陈列馆内陈列了众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如释迦牟尼佛舍利、贝叶经、石刻造像、中华古佛、元代十八罗汉夹纻像、碑刻拓片等。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贝</span>叶经,终于看到真经了,这种写在贝树叶上的经文,就是唐僧西天取经取回的这种经书。<span style="font-size:18px;">源于古印度,有2500多年历史,多为佛教经典,也有部分古印度梵文文献,素有“佛教熊猫”之称。我</span>们每个人手腕上佩戴的菩提手串,就是这树的种子,看到后,兴奋与惊讶油然而生,也许是天意,也许是缘。终于明白“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p> <p class="ql-block">  白马寺是全球唯一具有中、印、缅、泰四国文化风情佛殿的国际化庙宇。印度风格佛殿参照印度世界文化遗产桑奇大塔的风格设计修建;缅甸风格佛殿和泰国风格佛殿也各具特色,为游客呈现出不同国家的佛教建筑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 缅甸佛院</p> <p class="ql-block"> 泰国佛院</p> <p class="ql-block"> 印度佛院</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中街13号,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皇家石窟。分北山石窟和南山石窟,中间伊水河分隔,是我国四大石窟之首。</p> <p class="ql-block">  龙门古时叫伊阙,隋朝604年的时候,隋炀帝登上洛阳北邙山,往南看,这个地方正对着就是隋唐洛阳城的正宫门,古代天子都说自己是真龙天子,他就把这个地方改为了龙门。</p> <p class="ql-block"> 龍門二字是陈毅所提</p> <p class="ql-block">  七绝·再游龙门石窟遥忆兄弟情</p><p class="ql-block"> 刘保林</p><p class="ql-block"> 千载尊容十万呈,露天博物世闻名。</p><p class="ql-block"> 伊河水浪连波涌,心起涟漪兄弟情。</p> <p class="ql-block">  这个大门上额的“龍門石窟”四个字是郭沫若所写</p> <p class="ql-block"> 一进大门就看到一个池子叫禹王池,相传在大禹治水的时候,曾经来到此地治理黄河,疏通伊水,为了纪念大禹,这个池子就叫禹王池。是龙门山上流下来的温泉水,水温常年在17~21°。</p> <p class="ql-block">  石窟起源始凿于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当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佛教中心南移中原,宣武帝决定在洛阳西南伊阙山以灵岩寺石窟(云冈石窟)为原型,为孝文帝、文昭皇后开凿宾阳中洞。历经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至隋、唐、宋等朝代,造像活动于北魏时期进入第一次高潮,唐朝时期进入第二次高潮。</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世界石刻艺术的巅峰,总共有佛像11万尊,洞窟2345个。最高的佛17.4米,最小的佛像只有2cm。北魏占30%,唐代占60%。</p> <p class="ql-block"> 卢舍那大佛由唐高宗李治下令开凿,为其父皇李世民追福而建,武则天曾以皇后身份“助脂粉钱两万贯”,工毕于公元675年。佛像通高17.14米,头部高4米,耳朵长1.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教造像。佛像顶饰螺髻,双耳垂肩,面容丰满秀丽,呈现出女性特征,尤以柔美娴雅、亲切慈爱的微笑最为著名,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p> <p class="ql-block">  潜溪寺: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为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  宾阳中洞: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前壁南北两侧有四层精美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p> <p class="ql-block">  最美的观音,可惜脸部毁损。</p> <p class="ql-block">  摩崖三佛龛:凿于武周时期,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以弥勒佛为主尊居中,左、右二结迦坐佛,是典型的三世佛题材。</p> <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完北山石窟跨过伊河,到对岸看石窟全景。传说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身形样貌所造,洛阳本地人也称她为“武则天佛像”。</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承载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是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重要见证,同时也呈现出古人精湛的技艺和伟大的智慧。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其造像、雕刻、装饰等艺术形式对中国乃至世界石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