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车驶入吉安县城,熟悉的街道、空气中弥漫的烟火气扑面而来,内心不禁泛起涟漪——这里,是我曾经生活学习了整整五年的地方,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有我青春的足迹,有奋斗的汗水,也有许多未曾完成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来了,再游一次文天祥纪念馆,弥补当年春游时未能拍照留念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生,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目的地正是文天祥纪念馆。那是我第一次走进这样庄严肃穆的历史场馆,也是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和“牺牲”的分量。</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在老师的带领下排队参观,听讲解员讲述文天祥如何在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又如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那时的我听得似懂非懂,但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却像一颗种子,悄悄埋进了心里。可惜的是,那时没有手机拍照,也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记录。</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回想起来,总觉得那次参观像是一场模糊的梦,只有那一句诗,始终清晰如昨。</p><p class="ql-block"> 如今再次走进纪念馆,身份早已不再是那个懵懂的小学生,而是一名肩负育人使命的教师。这一次,我不只是来参观,更是在寻找一种精神力量,一种可以照亮自己、也能传递给学生的信念。</p><p class="ql-block"> 一进大门,高大的文天祥雕像巍然矗立在眼前。他身披长袍,目光坚定,神情肃穆,仿佛仍在凝视这片他曾誓死捍卫的土地。</p><p class="ql-block">雕像背后,是绿意盎然的草坪上修剪出的“文山”二字,一如记忆中的模样。</p><p class="ql-block">我们在雕塑前合影留念,或站或倚,镜头定格了这一刻的庄重与敬意。随后,我们沿着蜿蜒的连廊步入展厅,开始一场关于忠诚、信仰与牺牲的精神之旅。馆内陈列详实,展板图文并茂,全面展示了文天祥一生的光辉事迹。从少年立志,到科举中第;从临危受命,到兵败被俘;从狱中抗争,到慷慨赴死……每一段文字都让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最令人震撼的,是展厅中央复原的“文天祥就义”场景。刑场之上,刀光凛冽,文天祥昂首挺胸,神情坚毅,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仿佛就在耳边回响。那一刻,我的心仿佛也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击中,久久不能平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细细品读他的诗作,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不仅是忠烈之志,更是对国家、民族、文化的深情守护。作为一名教师,我忽然明白,这不仅是历史人物的壮烈悲歌,更是我们今天仍需传承的精神火种。</p><p class="ql-block"> 走出纪念馆,已是傍晚。夕阳洒在纪念馆的屋檐上,金光闪烁,如同文天祥那颗赤诚之心,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我站在门口,望着远方,心中默默许下心愿:愿这份忠贞不渝的精神,能在我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继续发光发热;也愿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从中汲取力量,不负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