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月十四日由湖北神农架去往襄阳,沿途老河口市是鄂西北一座历史名城,因地处汉江故道而得名,“挟蜀汉,扼新邓,枕太和,通秦洛,得舟揖之利,扼四省要冲”,素有“襄郧要道,秦楚通衢”之称,享有“天下十八口,数了汉口数河口”之誉。百度而知:老河口是春秋名将伍子胥的故里,汉相萧何的封地,北宋文豪欧阳修治邑,《黄河大合唱》词作者、诗人张光年故乡,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此隐居著书,抗战时期第五战区李宗仁长官司令部驻节六年之久。如此之多的亮点,不容错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晚住宿老河口,饭后闲步汉江边,开阔的江面,晚风习习,有说老河口是小汉口,果然有几分相似,汉江边广场上也有一座钟楼,遥想当年这里商贾云集,车船码头,也是一片繁华景象,如今时过境迁,这里成了一座舒适的小城市。回酒店的路上行走在太平老街,这是一个从清道光年间就成形的老街,距老河口的地标钟楼也就二百多米,现存的老建筑也就看看外观,老街旧巷的落寞沧桑只能让人遐想曾经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一早急忙来到李宗仁长官司令部旧址纪念馆门前等侯,成了这里第一个进入参观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最艰难困苦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民族最伟大光荣的历史时期。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东方主战场,地处中国中部的核心地带的第五战区是中国战区的主战场,是有效打击日寇的正面战场,是阻止日寇西进的屏障,始终处于抗战前线,在李宗仁将军的指挥下,第五战区的军民与日寇浴血奋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为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面抗战爆发后,李宗仁担任国民革命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先后指挥了徐州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并于其中取得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后李宗仁将第五战区司令部迁移至鄂西北重镇老河口直至抗战胜利前夕,在此六年的时间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和遗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宗仁在老河口期间保持抗日爱国开明政策,使得一批文化名人,进步青年云集,在此创作抗日文艺作品,宣传抗日精神,使老河口成为继桂林之后的第二个抗战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荆楚儒将来,将军翰墨香,三杯成薄醉,欲唱台儿庄”。这是当年老舍在席间即兴赋诗赞李宗仁将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自忠,抗日战争中阵亡的最高级别的将军,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兼第三十三军团总司令,1937—1940年先后参加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最终身中数弹,在其生命最后一刻仍在指挥战斗。在日军得知他的身份后列队脱帽向他致敬,最终张自忠的遗体运往重庆,在途经宜昌时十万军民自发奉送灵柩至江岸,日军飞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无一人躲避,而盘旋于上空的日军飞机也未投一弹。沿途各地群众自发拦路祭奠,”周恩来发文称赞他:“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李宗仁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旧址纪念馆,了解了一段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并不熟知的历史,细读史料陈列:“正面战场,首战告捷”、“移师河口,战绩辉煌”、“文人志士,光河救亡”、“青春戎马,晚节黄花” ,方领悟到李宗仁、张自忠这些爱国将领在鄂西北带领军民浴血抗战、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的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经历过战争的历史不应被忘记,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仅以此篇怀念为国捐躯的将士并表达我对抗日英烈们最崇高的敬意。</p>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