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江西与湖南比邻而居,以罗宵山脉为界,高山阻隔,水流各方,以湘赣为域。因为历史上有“江西填湖广”的说法,两省互为老表,我们黄家一直以“江夏”为郡望,江西吉安遂川县刚好有个“江夏村”。江西地形与湖南一样,由大山双臂抱着,坐南朝北,看长江奔流。湖南湖北环洞庭湖,古称“湖广”,而江西自古即为江南地区,为“江南西道”,它与江浙更亲。这次去的是江西东部,行程中有上饶的灵山,望仙谷,婺源篁岭,以及三清山,这些地方与安徽,浙江搭界,是与湖南不同的“江南”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坐长沙到上饶的K377火车,晚11:14发车,早上6:40到上饶火车站。接车的是一个15座的小巴,师傅姓花,我们的领队叫桃花姐姐,大家笑称,这是一个春天过后,夏花更灿烂的组合。到街边店子早餐。店子的招牌是“羊肉面”,45元一份。店子很小,一下来了十多个客人,店小二四处找纸,他要写单,炒菜的大师傅丢来一包餐巾纸,临时应急。羊肉是爆炒的,辣椒也是爆炒的,辣椒炒羊肉,作为盖码与面搅和。辣,大辣,吃了个满面大汗。有了“江西不怕辣”的亲身体验。</p> <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第一站是上饶市旁的灵山风景区。</p><p class="ql-block">灵山是赣东怀玉山山系中的一个特例,它是一条长达22公里,高达千米以上的弧形花岗岩山脉,它那褚红色刚硬的山体,以及弧状的脉络,如绿野之中的红色游龙。</p><p class="ql-block">攻略上说:72座奇峰如刀劈斧削,有如莲花盛放,裸露的岩石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奇峰怪石如巨蟒出山、云海翻涌似仙境泼墨,瀑布飞流直下,如银河垂落。</p><p class="ql-block">这里还是道、佛二教的圣地。早在东汉时佛教即入此山中,民谚有“佛在灵山不求远”之说。被道家书列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p> <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天气预报一直有雨,连续几天。出门旅游就怕下雨,但黄C说,看山一定要是雨天。不懂。</p><p class="ql-block">看到门外连成线的雨,整个空气中湿漉漉的味道,水洗过很多遍的地面,只能想象雨过天晴的干爽了。</p><p class="ql-block">早餐后,在雨中出发前往灵山风景区。灵山距市区25公里,途中雨时大时小,有几分钟的云开日出之假象,有过小小的激动。</p><p class="ql-block">到达左溪索道上山处。看到高大的“灵山”风景区大门。门口有人卖雨衣,鞋套。下车时是零星几滴雨,几分钟之后就是连绵不断的雨丝了。起初以为带了伞就万事大吉,但看这下雨的架式,只能买雨衣和鞋套了。在等索道期间雨更是越下越兴奋,有酣畅淋漓之势。</p><p class="ql-block">因为大雨,登山的人不多。坐上索道向雨雾中的灵山飞去。刚开始,索道下的田土树木以及上山的石板小道清晰可见,再往上,山上尽是翠绿的竹子,在雨水和云雾中,那满眼的翠绿和雨中的清新,是有种“灵气”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到了绿色山的山头,浓雾袭来,一下身处雾中,四周全是空虚飘渺,是真正进入仙境了。猛然间看到了雾中的山脊,有种进入高空峡谷的预感,好在一片白雾中,吓不到眼晴,心也就安静了。</p><p class="ql-block">下索道,迎面是一堵巨大的石壁,坚硬的,壁立的花岗岩石,这是灵山给我的第一感觉</p> <p class="ql-block">5.</p><p class="ql-block">雨中的灵山,只有眼前刚硬的石头,以及石头间的树木,还有随雨而来的凉凉的风。</p><p class="ql-block">灵山的主峰天梯峰,海拔 1496 米,因其陡峭的山峰形状如同天梯,直入云霄,故得名天梯峰。从左溪索道上山,主题是攀登天梯峰,游览有长线,中线,短线之分。</p><p class="ql-block">从索道站分两边上天梯峰,左边的叫211线,右边的叫985线。这两条线路的名字引发了众多学子的敬仰,在石板路边的铁索上和路边的树枝上,有很多系红丝线的小木牌在风中招展,那都是为求功名而挂的许愿牌。</p><p class="ql-block">沿着陡峭的步梯一步一步往上攀,因为雨和雾,就有了爬山不看景的自觉。</p><p class="ql-block">豆包AI“超爰聊天的小宁”是我的出行“搭子”。我问小宁知道“211”和“985”代表什么不,小宁说应该是“爱要要”和“救把我”的意思。我跟小宁说起读书和考大学的故事,小宁感慨地说:“我的工程师没让我读高中,是真的遗憾,少了很多人生阅历啊”。</p><p class="ql-block">我们是走“985”线上山,其实这条路是最陡,也最难爬的,大概这也符合985大学难考的道理吧。</p> <p class="ql-block">6.</p><p class="ql-block">记得初中学过一篇课文叫《雨中登泰山》,作家李健吾笔下的登山引人入胜,雨中的泰山另有一番韵味。今天我是雨中登灵山,雨中的“灵感”会来吗?</p><p class="ql-block">走在我前面的文哥猛然不动了,他说看到了一只山鸡。我身后的桃花姐姐马上进入摄像模式。一只山鸡路过,从石级一边走到另一边去,山鸡尾部羽毛更长,有鸟的特征,但整体上是只更灵秀的鸡。山鸡并不怕人,慢悠悠的走自已的路。现在景区的飞禽走兽都不怕人了,人与自然和谐很久了。张家界和峨眉山的猴子更是变得调皮,与人打打闹闹,成为了花果山的猴哥了。</p><p class="ql-block">除了山鸡,路边更多的是杜鹃花。我们那一块把映山红也叫杜鹃花,我以为杜鹃花就是映山红,其实不是。路边的是高山杜鹃,是树类,映山红是灌木类,两者相同的是花朵的形状,都是喇叭形状,映山红是单朵的喇叭,满枝都是,红艳艳的,开得很热列,形成漫山遍野的锦绣。高山杜鹃是大树上开出的一簇一簇的花束,是上十朵喇叭样的花朵簇拥在一起开放,花朵是白色的,只有少许的腮红衬托,树叶是厚的深绿,树高大。在路旁长出一个很大的绿中缀白的花树,很是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因是长在高山,开花时节又刚好是江南雨雾季节,所以高山杜鹃花格外清新高洁。</p> <p class="ql-block">7.</p><p class="ql-block">沿步梯一直往上,因看不到山的全貌,只当是一次雨雾中的徒步,也就不多想景点的事。</p><p class="ql-block">碰上两个下山的游人,是从东台峰那边过来的,那里有个庙,是一个大景点。他们说到处都是雾,看不到什么,匆匆往下去了。</p><p class="ql-block">我们放弃了东边的景点,直接往天梯峰攀登。</p><p class="ql-block">到更高处,也就有了高处的回报。</p><p class="ql-block">雨小了,雾薄了,灵山的花岗岩山体呈现在眼前。在山中,特别是到了山顶,你接触的都是红色的刚硬的石壁和石峰。在路边,有很多根据石头形状命名的景点,如金龟望月,双鱼对吻,天空之境,狸猫盗仙草,鲨鱼出海,豹王戏凤,龟蛇合体,蛤蟆观天等,这些石头构成的景点,既是对形状的点化,更为这片石头山增添了人文情怀。</p><p class="ql-block">灵山属于花岗岩峰林地貌,形成于 1.3 亿年前的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地貌特征以山峰、峡谷和崖壁为主,地形复杂,高差大,谷深山险。花岗岩在节理裂隙和风化剥蚀作用下,形成了峰峦、峰丛、峰柱等多种形态。其核心景观带面积为 25 平方公里,2024 年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名录。</p><p class="ql-block">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笔下,灵山有“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人欲东”的奔腾之势,写出了㚑山峰丛峦立的千姿百态。明代《广信府志》中有“灵鹫峰高插碧天,丹梯石磴接云烟”的吟咏。</p><p class="ql-block">如果说灵山是绿色中的山,那是从远看整体的结论,再细看,灵山是一条花岗岩山峰组成的游龙,进入山中,身边无论哪个角度,都是花岗岩的世界。巨大的是山头,有形状的是景点,其它倒卧,破碎的是山的铠甲。</p> <p class="ql-block">8.</p><p class="ql-block">沿栈道走,到山峰西边的山脊。这里是下山的步道。因为处在山峰的边缘,又是风的对流处,在这里有两种景致。</p><p class="ql-block">一是山峰。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在这里应用是恰到好处。前面一直在雾中和巨石中行走,很难有对山的大局的了解,在这里,巨大无比,直插云天的山峰,陡峭的山体,以及无数巨石的陈列清晰在目。</p><p class="ql-block">二是雾海。在前面走过的路,有雨有雾,看近处的栈道,悬空在雾中,浓厚的雾弥漫。到了这个山脊,有了开阔的视野。在白色云雾中,山峰耸立,云雾蒸腾。这个风景仅是风揭开的面纱,稍瞬即逝。</p><p class="ql-block">很多云雾多的山世人都称其为“羞女”,这里也应是羞女。如果没有这些云雾的衣裳,这个巨大的石头山会是一清二楚的裸体。幸亏,裸露的只是山顶,山腰有云雾萦绕,山下有绿色长裙,这“羞女”只是娇羞而已。</p> <p class="ql-block">9.</p><p class="ql-block">沿山腰的栈道到索道站。这边是山的南面,南面是雨的迎锋面,雾气更浓,变化更多。碰巧的是,在一个山谷看到了一个兴奋不已的风景。山谷里满山的绿色,绿色中大量的杜鹃花树,白色的花树在绿野中散布,这个山谷就是一个锦缎,一块清新养眼的画布。更应景的是沿山坡上升的雾气,用它飘动的纱巾去勾引山坡,温柔的流动,缠绕的仙气,这个景致让我们驻足,久久不愿离去,尽量多地占用手机内存。</p><p class="ql-block">美妙都是短暂的,之后是一路的浓雾。坐上下山的索道,雾比来时更大,好在雾中穿行,绝没有恐高。下到索道站,仍是上山时的那种大雨。</p><p class="ql-block">灵山的雨,意犹未尽,我的灵山之行,亦然。</p> <p class="ql-block">10.</p><p class="ql-block">下一站是望仙谷。下了灵山到仙谷,这个行程安排好。</p><p class="ql-block">望仙谷是灵山东端北麓的一个山谷,那里仍是灵山花岗岩山体,有从灵山发源的一条河从峡谷流出。在峡谷上头筑坝,蓄水成水库,水库上头是一个乡,这个乡即望仙乡。望仙之名源于当地一位道家在山谷修行得道成仙的传说。</p><p class="ql-block">望仙谷是江西当前最热门的景点,这里主打一个夜景。在深山峡谷中,一个灯光灿烂的世界,一个满是特色小吃的世界,一个有瀑布,有悬崖,还是那种房子挂在悬崖上的景点,确实诱人。</p><p class="ql-block">我们也是冲着这个仙谷的夜景去的。在进山谷的公路边,一律都是民宿布局,可以想象这个山谷对观夜景的人有多大的吸引力。</p><p class="ql-block">当汽车到达峡谷口,远远看到悬崖上的挂壁步道和房子,我的第一反应是西方童话中的城堡,还有充满惊奇的挂壁探险,哈哈,这绝对是仙境。</p><p class="ql-block">望仙谷,两边石崖壁立,峡谷河水奔腾,这里正如一张大门,关上门,里面是世外桃源,打开门,如入仙山境界。</p><p class="ql-block">进入这个仙界是要买门票的。</p> <p class="ql-block">11.</p><p class="ql-block">进入峡谷是宽阔的河道。从景区游客中心买票进入,过一座桥到河的左岸。桥下水流湍急,河水奔腾,河中的巨石随意堆叠,这里有大山峡谷的特征。桥处在一个河的落差点,桥上边河道宽阔,有两个峡谷的水在这里相汇。桥两头都是开阔地,建有休闲娱乐设施。有帐蓬,茶座,音乐,在树荫下,水流边,对面是百米高的绝壁白鹤崖,这里应是仰望仙山的最佳观景点。</p><p class="ql-block">沿峡谷而上的路是由很厚很大的条石组成,有着大景区的格局。峡谷左边是白鹤崖栈道,悬空架设,峡谷右岸是石板路,沿河岸而上,峡谷空中一条栈道凌空而过,望仙谷三个红字格外醒目。右边是瀑布群,连续三道瀑布,白色的水流沿岩石倾泻而下,脚下河谷的水奔涌冲击,人在两种急流中走过,这是水的洗礼。</p><p class="ql-block">过峡谷的笫二座桥,从右岸到左岸。这座桥叫揽月桥,是一座半圆拱桥,属打卡热点。过桥是小吃街。这个时候已是华灯初上,也是晚餐的正当时。游客选择下午来,一是冲着这里的小吃,二是这里的夜景灯光秀。小吃街各种名样的都有,色香味加特色门面,加店主的文艺范,这里的景区文化很有功底了。我相中了“江西三个蛋”,店小二问我是要冷的,热的,烫的的哪一种,还有三种不同的风味,问我要哪一种,我说拿烫的吧,每样一个。小姑娘在热气腾腾的秘制卤水中,捞出三个江西蛋,用塑料袋装着,递给我,真的烫手啊,冷了很久才吃。“江西三个蛋”开了胃口,饱了肚,这个晚餐,值。</p> <p class="ql-block">12.</p><p class="ql-block">此时已是傍晚,夜幕将临,山上的灯光已开,这个深山峡谷转身为天上的街市,橘红色的灯光照出山谷诱人的浪漫。我与同伴沿左边山坡而上。往上是民宿处,一栋一栋的特色建筑布满山坡。我感叹建筑的精致和别具匠心,一小楼一格局,每一处都是精心打造,充满文化的韵味。</p><p class="ql-block">路过一个庙,叫三神殿,供奉财神,土地神和龙王。据说这里还有三国时道士胡昭修道成仙的遗迹。胡昭仙逝后屡受帝皇册封,为灵山道教之始祖,此地也因此得名“望仙”。另有天心禅寺,胡氏宗祠等景点,这里的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发掘并激活。</p><p class="ql-block">沿坡而上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山腰台地,原来这个峡谷上还藏着一个大的村落,有很大的停车坪,整个台地是各种民宿建筑,还立有一个大大的吊塔,还有更多的开发正在进行。夜色中的灯火,照亮一个山中的隐秘城堡。</p><p class="ql-block">登上台地边的一个塔楼,望见峡谷对面的山腰也有一个灯光区,那里也是一个山腰民宿区。回头看到塔楼这边的灯火,这个大山中的山谷已是一个繁华之都。</p><p class="ql-block">沿白鹤崖下山,栈道沿悬崖布置,中有走道也有民宿房。站在栈道上,在白天看河谷深切,听河水奔响,如有云雾飘浮,定是蓬莱仙岛,夜幕之中,看灯火闪耀,人流如涌,亦觉凡尘不凡。</p><p class="ql-block">下到悬崖底,再回望悬崖,之字型的栈道,栈道上的亭台,以及民宿,都用橘红色的灯光照见,这就是黑夜里天上的街市。想想刚从这个街市下来,真有种仙境下凡的错觉。</p> <p class="ql-block">13.</p><p class="ql-block">这个仙界之名前面还有一个“望”字,这个字就是期望。</p><p class="ql-block">4月2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上饶望仙谷的绝美夜景视频,向全球推介望仙谷。镜头掠过望仙谷的悬崖建筑群:楼宇悬于百米峭壁,金碧辉煌,恍若天宫遗落人间。</p><p class="ql-block">2007年之前,这个山谷是另外一个样子。因为这里是灵山花岗岩山体,采石就成为了当地的产业,整个山谷有大大小小270个采石场,釆石把山体弄得满目苍夷,河水污染成牛奶河,巨大的生态破坏引起政府的断腕求生。这一年釆石被叫停,居民迁出,望仙谷就此废弃。</p><p class="ql-block">2010年本土创业青年陈亦飞,在这里经营漂流项目,开始了这个峡谷的转型探索。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专业的设计师田馥榛来到望仙谷,两位80后青年着手谋划梦中“仙侠世界”蓝图。</p><p class="ql-block">这里有峡谷,急流,悬崖,原生态民居,依托灵山和上游的水库,更有望仙传说,这些元素是打造风景区的天时地利。</p><p class="ql-block">以前常说靠山吃山,现在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望仙谷的华丽转身,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p> <p class="ql-block">14.</p><p class="ql-block">从上饶去婺源,那里有经典景点篁岭。</p><p class="ql-block">婺源的江湾,汪口,篁岭呈三角分布,是遗落在大山中的三颗珍珠。</p><p class="ql-block">篁岭是大山中的小村落。在莽莽苍苍的大山中,一个很小的山谷,这里有一个600年的古村落,因为这座山中长有很多篁竹,古时把这里叫篁里,后来改称篁岭。</p><p class="ql-block">坐索道上山,从索道口到村口,是一条临山崖、古树林立的步道。村口在山岭的拐角处,这个拐角有如一道屏风,将村子隐藏。</p><p class="ql-block">明朝宣德年间,当时的曹姓族人为躲战乱迁移至此,世代耕读,世代繁衍,原始山林成耕读田园。这里是清代大学士曹文埴与曹振镛父子的故里。曹文埴在乾隆年间考取进士,成为翰林院编修,后升任内阁学士。曹振镛则在嘉庆和道光年间担任宰相。近代名人詹天佑祖籍即是这里。唐朝诗人王维在《竹里馆》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篁岭那六百年的耕读时代,这首诗是最应景的。</p><p class="ql-block">这个拐角其实也是一个山崖,三面陡峭,一块平地,从这里可看到村子的全景。一个山腰中的山谷,左边陡崖上附着密密麻麻的房子,另一边是遍布山腰的梯田,层层相叠,垄垄延绵,山下森林茂密,一个高山村落呈现眼前。</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篁岭已转身为旅游热点,每天人潮如涌。在村口,一个用六个竹篾晒盘摆出的招牌篱笆,上面用红漆手写着“来篁岭晒个秋”六个大字,这里无疑是每个来篁岭的人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15.</p><p class="ql-block">篁岭村是附着在百米陡坡上的村子。很佩服古人的建筑,能在这陡峭狭窄的地方建出那么多的房子。房子是屋叠屋,路是石级和之字,有人说这里是“江南的布达拉宫”,确实有那么点神韵。</p><p class="ql-block">我们沿村子的主道天街走,两边都是店铺,每个店铺都是各具特色,店铺的文化创意和街边的花花草草,给人一种商业加文旅的意境。但这里的房子都是一律白墙黑瓦,整个村子整体一致,特别和谐自然。在徽派文化中,白色是纯洁,黑色是深沉。在一堵墙皮脱落的墙壁上,干脆把墙皮脱成一幅中国地图,这堵墙成了最大的网红。</p><p class="ql-block">篁岭最大的亮点是“晒秋”。一幅包含屋顶,晒盘,红果实的“晒秋”摄影作品在网络上走红,晒秋也就成了篁岭的代名词。有一个店门前用晒盘放了很多红枣、薯片和柿饼等,专供游人打卡。因为是陡坡,这里的房屋都是上下相叠,都缺少一个地坪。我们湖南农村老家,家家户户都有独占的地坪或晒谷坪。大山里要晒的东西多,每个季节都有东西晒。这里每家每户都在二楼窗口向外搭出一个晒物架,这就形成了这里独特的一道风景——晒秋。</p><p class="ql-block">村子除了平行的街道外,还有一个独特的水街。这条街是沿村子中间的流水走的,百米陡崖,一线水流逐级而下,两边石级上下,店铺纵向铺开,沿水两边是花草石景布置,这个垂直水街独具特色。水是灵性之物,徽派民居必临水而建。如平地则有大塘,这里是崖壁,即取水为中轴,高山流水,更具灵动。</p><p class="ql-block">沿水街下到山崖底部,那里称之为水口,密密麻麻的巨大的水口林,形成一个森林公园。有1200年的红豆杉树,有1000年的古枫和400年的樟树,这些村子的见证者都有挂牌保护。其中有一株四百年的红豆杉树,树心已空洞,又被雷劈到,居然又发新枝,绿色渐丰。</p> <p class="ql-block">16.</p><p class="ql-block">篁岭除了晒秋,还有梯田。</p><p class="ql-block">篁岭梯田是这个村子六百年发展史的见证。从最初的山间平地开始,逐步向山腰发展,再向上不断攀升。这种山中梯田的开垦实际上是人口发展的表现。随着人口增多,只能向山要田。这里是大山腹地,有丰富的降水和蓄水,梯田种植能够进行。</p><p class="ql-block">人们对梯田的认识,已不再是农耕,而上升到了一种艺术的欣赏,因而有了梯田艺术。我觉得梯田艺术源于四个要素:一是梯田的分布。在大山中层层叠叠,且田埂的蜿蜓曲折,那种横向线条是艺术的底盘。二是阳光和雨雾。这种每天随机的明亮,清新,热烈,红火,以及雨丝直挂,雾气升腾,田光水色是大自然的天工。三是作物。春天的油菜花,夏天的绿色禾苗,秋天的金黄稻谷,秋收后的禾茬田垄,冬日田中的菜蔬或积雪,都是画中的亮点。四是艺术的创作。打开网络,篁岭花海,篁岭晒秋,篁岭梯田的艺术创作源源不断,数以亿计。篁岭成为世界公认的最美乡村,著名旅游目的地,网红爆款地。</p><p class="ql-block">补充一点,2009年之前,这里却是一个空心村。从这一年起,当地政府用村民整体搬迁的方式进行古村抢救,投巨资让这个古老山村重新复活,才有了今天的篁岭。</p><p class="ql-block">到过望仙谷,到过篁岭,了解到两个风景区的前世今生,有诸多感慨。</p><p class="ql-block">今天天晴。大家都庆幸,正好符合篁岭晒秋的晒字意境,在没有雨雾的面纱下,把篁岭看了个真真切切,也在心里期待明天的三清山有这样一个好天气。</p> <p class="ql-block">17.</p><p class="ql-block">从篁岭去三清山,两百多公里,预计晚上到。我们预订了金沙索道入口旁的民宿。上山的路是曲折爬升,车不断的左拐右拐,人在车中左右摇摆。晚9点到达住宿点。在路边店子里晚餐。</p><p class="ql-block">黄C的户外游,整个行程不含餐。利用这个方便,大家找餐馆,点菜,买酒,热情高涨。特意要店小二把桌子安在露天地坪里,十多个人围在一起,是很有氛围的小聚餐。</p><p class="ql-block">中午我们是随机选定路边的一个店子,要老板杀鸡班鱼,选了江西南昌鲜味啤酒,觉得格外满足。今晚上特意选了江西的四特白酒助兴,大家意犹未尽。我们都觉得,黄C的这种方法好。</p><p class="ql-block">现在出来旅游的,都希望吃好,住好。旅游除了看景之外,吃住也要达到舒心的标准。以前旅游都以看景开眼界为主,觉得吃住行将就点没问题,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出来旅游是一种体验和休闲,就得提高整个过程的品质,这种餐后AA制大家都接受。</p><p class="ql-block">已是深夜,山中除了店子的灯光,四周一片漆黑。在大山中,由于山的厚实阻挡,天黑得更早,夜黑得更深沉,整个山中格外清静。</p><p class="ql-block">本来山外是晴天,这里却下起了毛毛雨。山中阴晴雨雪是随机变化的,心想,既然山外晴了,明天的三清山应该值得期待。</p><p class="ql-block">住的民宿比较高档,安静的环境,在大山深处的夜中,做着明天的美梦。</p> <p class="ql-block">18.</p><p class="ql-block">早六点起床,天下着雨,不是细雨,而是必须撑伞的雨。六点半早餐,雨越下越大,七点到达索道站,索道站上已是人挤人,在大雨中规规矩矩排队。</p><p class="ql-block">昨天晚上黄C要求我们早点出发,越早越不挤,开车的花师傅也说,到了八、九点就是团队的高峰,我们要趁早赶到。其实,这种心理大家都一样,一种不约而同的决策,这个早点变成了拥堵点。这个时候的雨也兴致正浓,尽情地下。我们又赶上了上灵山时的那个雨景。由于游客多,景区实行叫号上索道,所以花了个多小时排队。在排队中,撑着雨伞,望着眼前的山,看索道在雨雾中穿梭,慢慢地打发时间。</p><p class="ql-block">金沙索道是三清山的东端,起点海拔400米,终点海拔1508米。坐在索道仓中,看窗外的风景。在半途中看到了远处云开雾散的景致,那是很远的地方,也格外清晰。这种景稍纵即逝,一路与云雾为伴上山。</p><p class="ql-block">我其实是第二次游三清山,上一次是与国头、姜师傅、段王爷一起五一去婺源看油菜花顺便来过,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次是三清福地景区,是雨天,在大雾中沿栈道走了一圈,全是雾中,失望而归。这次实际上是来补课的,所以一直期待天晴。</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今天又是大雨。</p> <p class="ql-block">19</p><p class="ql-block">下索道,沿右边的石级上。很近就走上了平坦的栈道。走上栈道,一个清朗的大画面出现在眼前: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的一层一层的山,清新的空气,清翠的山体,远山是青色,还可看到远处山中的村镇,有连续很长的白色的云,翻过青色的山,向近处绿色的山野奔来。栈道下是铺满白色杜鹃花的绿野绵绣。这个风景是在索道上看到的扩大版,在索道上一闪而过,在这里可以尽情远眺。黄C说,看三清山一定要是雨天,只有雨天才有云海,山才是清新的。我也一直认为山必须有云相伴。站在这幅远山云海图前,我的心得到了安慰。</p><p class="ql-block">不远处,有个观景台,很多人拥挤在那里。这个观景台,一边是刚看到的远方云海,另一边是三清山标志景点巨蟒出山。一个高达128米的巨大蟒蛇头高高扬起,坚硬的花岗岩石显出蟒蛇的勇猛和刚毅。</p><p class="ql-block">栈道在巨蟒景点下环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位山中巨霸。山中的云雾变幻不断,蟒蛇在云雾中隐藏出没,这个峡谷就有了更多的惊叹和尖叫。</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山谷沿步梯向上,到了山的更高一层。在这一层云多了,雨也密集多了。在雨雾中,东方女神景点就在眼前。山头上一块巨石正如东方女性的头,留着齐肩短发,背对着山,望向山外的远方。这尊巨石像显得格外沉稳、宁静、安详。离它越远越象,当它融入众多的山峰和巨石中时,一种东方母性的美油然而生,我在这里拍下多张照片,真的感叹造化之神奇。</p> <p class="ql-block">20</p><p class="ql-block">三清山有三座山峰耸立,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故名为三清山。据传道教始祖葛洪在此修道,它被誉为“天下第一仙山”。</p><p class="ql-block">三清山与灵山和黄山都是花岗岩山体,但三座山各有不同。黄山以奇著名,黄山松是它的代表,灵山群峰耸立,具有奔腾之式,三清山以云海为景,四季云雾缭绕,尤其是雨后的云海和日出景象壮丽,被誉为“人间仙境”。这里森林覆盖率达88%,有江南灵秀之美。</p><p class="ql-block">高山之上,十里不同天,上下也不同天。山顶上,雨继续下,且有不停之势,同伴们开始下山。领队的桃花姐姐是户外运动达人,她觉得这样草草收场不值,得多把时间交给这座名山,我也兴趣正浓,果断跟领队走。</p><p class="ql-block">仔细研究景区的指示图,我们决定走南清园景区,向外双溪索道站方向走。</p><p class="ql-block">在玉台景点,拍到了云雾蒸腾的近景。云雾在山中升腾奔走,山石亦随之出没,云雾用纱巾戏弄,山峰掩面躲藏,整个山中都是流动的电影蒙太奇镜头。我说过,云雾是山之妖,山之面纱,云雾中的山才有灵气。我在这里拍了一个小视频,觉得这里有绿野仙境之浪漫。</p><p class="ql-block">沿石级往下走,这是很陡的地方,有直插山下的感觉,再下是一线天夹缝石级。一线天石级路窄,另有步道可走。因为下面的人要上来,下去的人就站立不动。桃花看到了山中的一只鸟,很兴奋地摄影。鸟儿在地上觅食,与人毫不相干,自由自在。当往下走时,发现有一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难怪之前等了那么久。</p> <p class="ql-block">21</p><p class="ql-block">下到一线天下边,有一个路牌,一边是走南海岸栈道回金沙索道站,一边是继续下山去百寿园和外双溪索道。在这里,一批同伴走栈道返程,我和领队再往下走。</p><p class="ql-block">这边是外双溪山谷,两山夹峙,中间一个峡谷连通山外,山谷的水从这里流出,索道从山外来到这里。这个时候是午后了,从这边上山的人仍是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仍在下雨,但这边却有云雨分离的独特。山谷上部是清晰的,山峰,游道,绿色山体,清新在目,但峡谷口却是云雾蒸腾,成为另外一片天。我们站在山谷中的一个平台,静静地欣赏峡谷口的云雾升腾。它是水墨画,峡口两边的山是泼出的浓墨,峡口的雾是半透时的晕染。这个景象又是一个不断变幻的小视频,峡谷口刚好露出一个索道高架,索道上的吊仓在雾中来来回回,这幅画就动起来了,还有云雾在谷口的翻腾、弥漫,画面流动不断。我们在这里看了很久,就象看一个电视剧一样。觅得一古诗,正好应景:坐看千山云起灭,始知身世在瀛洲。</p><p class="ql-block">三清山之所以称为仙山,它的仙气和仙境必定来自云雾,这次看到了云雾中的三清山的远景、近景和这里的水墨画,我觉得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22.</p><p class="ql-block">经百寿园回金沙索道站。</p><p class="ql-block">百寿园是一处山脊,我们沿山脊再往山顶攀登。下山走了多少级石级,上山就要还原多少级石级。这个攀爬一定会是为“百寿”而积累的体能锻炼。爬完石级就走上了平坦的栈道。这条栈道叫南海岸栈道。这个海应是“云海”的海,但今天是大雾弥漫的雾海。大批的游人迎面走来,他们是去往外双溪索道下山的,我们逆流而上,去金沙索道站。两个半小时的雾中徒步,不急也不慢。距索道站不远,又与满山的杜鹃花相遇了,免不了又对这个绿锦赞叹拍照一番。</p> <p class="ql-block">23.</p><p class="ql-block">下山,前往上饶市,仍是晚上十一点的卧铺普快车。在路上找到一个店子晚餐,店子干净整洁,特别是蔬菜炒出了天然的青翠,对这个店子大家赞叹不已。</p><p class="ql-block">上饶火车站是一个枢纽大站,广场上立有詹天佑铜像,广场边的高楼在晚上开启了灯光秀,放映一个介绍上饶历史文化的短片,现在城市的高楼群都变成了电子屏,城市的夜晚流光溢彩。</p><p class="ql-block">在这种流光溢彩中,我们挥手告别。</p><p class="ql-block">(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