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汉帝陵只有一个不在洛阳,那就是汉献帝禅陵,禅陵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七贤镇古汉村南,是汉献帝与曹皇后的合葬墓,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北部不远处就是云台山。 汉献帝禅陵为圆丘形,现存封土高7米,周长100余米,陵前有享堂5间。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 —234年4月21日 ),东汉末代皇帝。汉灵帝刘宏次子。那么,汉献帝的帝陵为什么不在洛阳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薨逝,魏王的臣子等数次劝魏王曹丕登基,刘协将帝位多次禅让给曹丕,曹丕假装屡次拒绝。魏王的三公九卿、尚书令等皆上书劝进,曹丕才接受帝位,建立曹魏。汉献帝刘协被曹魏政权废黜之后,居于山阳邑,被称为山阳公。刘协在山阳邑,以行医为业。据说,云台山百家岩嵇山亭内有山阳公石刻画像行医图。很可惜,我们一行十人被拒在云台山外,未能看到。山阳故城,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新城街道墙南村,是以汉代遗存为主的古城址。山阳故城占地面积300万平方米,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周长约5000米,四边城墙各有1个城门,城基系夯土筑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浊鹿城遗址位于焦作修武县五里源乡李固村,全村约有三千多人口。李固村是纪念一个大将而其的名字。李固是曹魏的一名大将,奉命驻扎在浊鹿城监视汉献帝刘协,防范篡权复汉,后来成为汉献帝跟随者,公元234年刘协寿终后,李固继续为他的孙子刘康保驾护航,公元253年,李固善终浊鹿城,当时的魏皇帝追封李固为大将军。后来浊鹿城逐渐废弃。浊鹿城遗址,位于李固村南,又名涿鹿城,古城址为正方形,方圆15里,后来虽然废弃了,但还有遗迹,并且轮廓分明,直到1970年以后,村民大规模建房,挖土垫地,古城墙迅速消失,现仅剩下村西南高出地面的300米遗址。历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战就发生在这里。上古时期,炎黄部落与九黎部落在此大战,建造了华夏第一座土城,战后炎黄部落收纳了九黎部落,形成了华夏族,“炎黄子孙”和“黎民百姓”的称呼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光熹元年(189年)八月,何进谋诛宦官事败,张让、段珪等宦官杀死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和何进的部将带兵反攻。张让、段珪等宦官根本不是正规部队的对手,劫持刘协和少帝刘辩逃出宫外。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赶来后,张让、段珪自知死期已至,跳入黄河自杀。刘辩独乘一马,刘协与闵贡共乘一马,从雒舍南行,公卿百官奉迎于北芒阪下。在回宫途中,在北邙山迎面遇上了来救驾的董卓大部队。董卓与吓得战战兢兢的东汉少帝刘辩交谈,刘辩语无伦次。董卓问起祸乱的来源,刘协把这次祸乱的经过说的一清二楚。董卓稳定京城局势后,废少帝,立刘协为汉献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协登基后,董卓自封为相国,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权。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各地的州郡牧守组成“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关东军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二月十七日,董卓下令迁都长安,焚烧雒阳宫庙,令京城洛阳百姓全部迁入关中。后来,曹操统一中原,打着侍奉天子的口号控制汉献帝,将其变为手中的政治傀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游 第312篇 东汉帝陵—刘协禅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