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甘南—3、花湖、郎木寺、拉卜楞寺

廊桥听雨

<p class="ql-block">若尔盖花湖位于若尔盖和甘肃郎木寺之间的213国道旁,热尔大坝上有3个相邻的海子,最小的叫错尔干,最大的叫错热哈,花湖是居中的一个。若尔盖花湖四周数百亩水草地是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在四川最大的草原——热尔大坝草原中间,热尔大坝草原是全国第二大草原,仅次于呼伦贝尔大草原,海拔3468米。浩原沃野,广袤无垠,是中国最平坦的湿地草原。原野上绿草如茵,簇簇野花,五彩斑斓,遍地牛羊如散落在草原的颗颗珍珠,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黑颈鹤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若尔盖大草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若尔盖大草原天高气爽,日出晨曦,帐篷点点,炊烟缭绕,牛羊漫野,牧歌悠悠,风情醉人。若尔盖花湖独特旖旎的自然风光,古朴多彩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漫步若尔盖花湖,枕黄河涛声,观日落牧归,共水天一色。漫步若尔盖花湖栈道,看鸥翔鹤舞,任云卷云舒。</p><p class="ql-block">两个小时后我们前往下一站郎木寺。</p> <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到花湖这里,阳光充足,水色纯美,湖畔草地上开了很多小黄花,如入仙境。湖水透彻的蓝有着无法形容的纯净;缱绻在水天之间的云彩,有着魔力般的妖艳。</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虽然名字带有一个寺,但它并非是寺庙,而是一处名为郎木寺的小镇。一半是四川省若尔盖县的红星镇,一半属甘肃省碌曲县郎木寺镇管辖。一条小溪穿镇而过,只有两米多宽的溪流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白龙江。江北属甘肃,江南属四川。</p> <p class="ql-block">川西与甘南的郎木寺镇因郎木寺而出名。郎木寺有两部分,一个是四川的达仓郎木寺(格尔底寺),另一个是甘肃的安多达仓郎木寺(赛赤寺),两个寺院隔着白龙江相互守望。两座寺庙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建筑风格各异,却又和谐共存。</p><p class="ql-block">郎木寺名声在外,有“甘南十景” 之一的美誉和 “东方小瑞士” 的称号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赛赤寺,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拉萨甘丹寺第五十三任赤巴坚参桑格创建。这座寺庙建在山坡上,大多是金顶,高大有气魄。大经堂、佛塔、僧舍等建筑群错落有致,占地面积约2600亩,彰显着寺庙的雄伟与壮观。</p><p class="ql-block"> 天葬台位于赛赤寺院西北 300 多米处,是安多地区最大的天葬台之一,已有 400 多年的历史。这是甘南地区唯一允许参观的天葬台。</p><p class="ql-block">朗木寺镇很小,从四川寺大门口步行到甘肃寺大门只用了七、八分钟。</p> <p class="ql-block">现有大经堂、弥勒殿、金瓦殿、续部经堂、长寿殿、马头明王殿、禅和塔等十余座建筑,并有闻思、续部、时轮、医学、雕版印经等五大学院。</p><p class="ql-block">大经堂位于寺院的正中央,豪华雄伟,是整个赛赤寺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后面是弥勒殿,是僧人们诵经和信徒朝拜的场所。整个建筑庄严巍峨,宏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p><p class="ql-block">朝上走到金瓦殿,‌被誉为“世界一庄严”,‌建造精美,‌金碧辉煌,‌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著称。</p><p class="ql-block">金色的屋顶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最高层为宫殿式方亭,四角飞檐,上覆鎏金铜狮、铜龙、铜宝瓶、铜法轮等。</p> <p class="ql-block">在大殿前的旁边是拍摄这个山(极像欧洲阿尔卑斯山)的最佳摄影地点。</p> <p class="ql-block">宗喀巴殿,宗喀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1419年在拉萨甘丹寺圆寂,时年63岁。圆寂时,将自己的衣帽传给贾曹杰,于是贾曹杰继承了甘丹寺住持之位。藏传佛教史上将宗喀巴大师、贾曹杰、克主杰合称为“师徒三尊”。</p><p class="ql-block">续部经堂,喇嘛僧人精修研习佛经的殿堂。</p><p class="ql-block">赛赤寺的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每一个大殿都有金碧辉煌的屋顶,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灿灿,就像一座座宫殿,夺目耀眼。在藏传佛教中,金顶意味着无上尊贵,通常只有大经堂后殿,或者供奉了释迦摩尼或弥勒等主尊,以及大活佛寝宫与灵塔等殿才会使用金顶。用金顶的数量来判断寺庙的等级,例如扎什伦布寺才不过四个,但是赛赤寺突破了这一常规,一座寺庙弄出了10个金顶,显得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位置拍摄的四川的郎木寺(格尔底寺)。</p><p class="ql-block">格尔底寺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红星镇。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第一世格尔底寺活佛茸青更登降参在白龙江源头的达仓郎木修建了一座小型隐修寺。此后不断发展,成为阿坝地区格鲁派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寺院之一。肉身舍利塔更是格尔底寺的一大特色,这里供奉着五世格尔登活佛的法体,全藏区历史最长、保存最完好。格尔底寺大多则为银顶,比较简朴,因地势低几乎与镇上民居混为一体。</p><p class="ql-block">网友和游人为了区分两个寺庙习惯的称他们为金顶郎木寺和银瓦郎木寺。</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天下无贼的拍摄地)。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格鲁派六大寺庙包括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和拉卜楞寺‌)。</p><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拉卜楞寺是1709年由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大师主持始建,经历代嘉木样大师和各大活佛的不断扩建和完善,寺院成为佛家神圣的宗教禅林、传播知识的综合性学府,以及整个安多地区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心,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赢得第二西藏之称。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拉卜楞寺先后建有经堂6座,大小佛殿48座,依其用途,分为经堂、佛殿、囊欠、僧舍和其他5类,建筑特点分为石木和土木两类,外石内木。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经堂旁的下续部学院的佛殿。</p> <p class="ql-block">在拉卜楞寺首先参观的是医学院经堂,在这里讲解的小师傅大致介绍了拉卜楞寺医学院的历史和发展,以及经典的药品和疗效、对藏药的贡献。而且,小师傅着重介绍了医学院的学生和师傅,每年都安排相当多的时间出去采药,然后再回寺庙后炮制和制药。这正是目前中医医生所欠缺的基本素质之一。</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的三绝为酥油花、唐卡和堆绣‌,这三种艺术形式集中展现了藏族宗教艺术的巅峰成就,被誉为藏传佛教文化的瑰宝。</p><p class="ql-block">这是寺庙僧人制作的酥油花和堆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