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槐树

正邦来有名去有声

<p class="ql-block">【“豫信杯”中国散文大赛征文——224】| 李明生:老庄的杨槐树</p><p class="ql-block">原创</p><p class="ql-block">红罗山文学社</p><p class="ql-block">红罗山文学</p><p class="ql-block">2020年04月29日 06:01</p><p class="ql-block">老庄的杨槐树</p><p class="ql-block">李明生</p><p class="ql-block">老家住在河南省正阳南部的农村,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庄子里长满了大大小小,高矮不一的杨槐树,有的是被人们栽到房前屋后的,有的是自然冒出长在塘沿路边的,它们像一枝枝靓丽的花朵妆扮点缀着庄子的容颜,像一群群乖巧的孩子偎依在老庄母亲身边,给村庄增添了许多生机。</p><p class="ql-block">杨槐树圆圆的叶子,浑身长满尖尖的小刺,顽皮的孩子总不敢惹它,所以在那个年代杨槐树算是树族里在庄子上最旺的家族了。每到春天嫩嫩的圆里便会长出白白的花朵,一串串清香透甜,如鲜花怒放,似珍珠挂在树上,甚是好看。杨槐树花不仅好看不少人还喜欢吃,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它便成了人们度荒春的主要“粮食”。我们老家有个谚语,“二月三月青黄不接”。就是说到了每年春天的二三月,存粮已吃完,新粮食又没下来,正是生活困苦的日子,于是这些杨槐树花就成了人们充饥救命度荒春的“粮食”。</p><p class="ql-block">记得我上四年级初春的一天,放学刚进家门爸爸说今天没吃的了,早早懂事的我听了心中猛的一沉。我知道没粮做饭吃是早晚的事,只不过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半响爸爸说道家里还有大队救济的三十斤小麦粮本,你去公社粮所把它取回来磨面吃吧。(粮本就是国家给穷人救济粮食用的小本子)。十来岁的我深深知道这粮本对我家的重要性。爸爸积劳成疾患上气管炎病,整天喘不过气,早早丧失劳动能力,母亲下逝的又早,我们兄弟俩年幼不能下地劳动挣工分,家里生活非常贫穷,不到关键时候爸爸是不动用粮本的。</p><p class="ql-block">我地走十来里从公社粮所买回十五斤小麦背到家(其实小麦是取回来,当时不用花钱买)趁着哥哥刚撸好的杨槐树花煮了半锅,那天中午我一口气吃了两大碗,那硬硬的麦粒,那清甜的杨槐树花味现在还记忆犹新。第二天借磨(当时用磨用牲畜磨面是排号,临不着你用磨得提前申请还要自己推磨称借磨),把麦子磨成面拌着杨槐树花一直吃过了荒春……。也可能是吃的太多太久吧,所以总感觉后来的杨槐树花无论煮着吃还是蒸着吃都不怎么好吃,以至于后来我每每看到人们站在板凳上,站在树枝上撸杨槐树花的场面心中便一阵发怵,怎么还有人爱吃?然而在那个年代杨槐树花却能救活一个又一个家庭。</p><p class="ql-block">到了夏天,稠密的杨槐树叶下便成了人们纳凉的好地方,人们三三两两围坐在树下扇着扇子唠唠家常,好像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里凉快的地方了。我们这些光屁孩在一旁捉捉蛐蛐儿、撵撵知了,要不然就摘片杨槐树叶放在嘴里吹出好听的哨子声,或偶尔在大人身拍一下转身就跑,好不快乐,杨槐树下那种天真浪漫的日子想着都让人向往……</p><p class="ql-block">每到“树叶落地鸡瘦羊肥”的秋天,杨槐树下那黄黄的落叶成了牛羊儿的好牧场,其实在那个人都没粮食吃没柴烧的年代一个庄子也没几只羊,偶尔有一两户人家养一两只羊到了秋季也是没草喂,干枯的杨槐树落叶成了上好牧草,一片片杨槐树林成了一片片好牧场,羊儿开始肥起来,羊也多起来。刮秋风的时候,满树的叶子纷纷落下,随风飘扬,像仙女散花,甚是好看。</p><p class="ql-block">等到下雪的时候,劳累大半年的人们早早把枯萎的杨槐树枝杈剪下劈开晒干,一方面是为了杨槐树来年更好生长,一方面用来生火取暖做饭。由于那杨槐树树质坚硬结实,劈出来的木柴不但火旺而且耐烧,成了上好木柴,每到过年蒸馍,“煮刀头肉”这些重要生火用柴时非它莫属(刀头是供品,意思是希望上天护佑丰收平安)。如果用它做成家具农具更是耐用。记得1996年冬天,我急需一个钉耙耕地(带铁钉的耕耙),木匠来后看了看房前屋后的所有树木后告诉我,要想钉耙结实就得用屋后那棵大杨槐树做,听说要砍掉屋后的那棵大杨槐树,我心里酸溜溜的。不知是它对我家有救命之恩,还是我独爱杨槐树,竟然说去买个钉耙用算了……</p><p class="ql-block">随着近几年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老庄的人越来越富裕。不少人开回了小轿车,在城里买了楼房,庄子里的房子少了,人少了,许多杨槐树也被砍掉栽上了鲜艳的风景花树,每当看到这情景心中总有点即失落又高兴的感觉,失落的是那些陪伴我多年,曾经吃过它花乳,烧过它肢体甚至有救命之恩的杨槐树越来越少了,高兴的是老庄的人富裕了生活好了,环境也越来越美了。</p><p class="ql-block">从杨槐树的变化中我深深感受到,人类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开拓,社会才能前进,生活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强盛。有时候想着想着竟能愣在庄子里半响,这时留在家里的老人们便会围过来问,“怎么了,是不是舍不得老庄了,又回来看看?”。我总能笑着回答,“我想找找当年上树撸杨槐树花,找找在杨槐树下摇着扇子纳凉的感觉”。老人们便会哈哈一笑,“家里吃不愁穿不愁,谁还吃杨槐树花啊,一到夏天开着电扇吹着空调,那扇子早扔了。”说完我们相互笑起来。</p><p class="ql-block">这时,也只有在这时我心里便会有种在别处无法感受到的亲切朴实随和喜悦的感觉,这可能就是怀旧的感觉,这种感觉才使得我多少年来总想和孩子们一块常回来看看老庄,看看庄老庄里的老人,看看老庄里越来越少的杨槐树,看看我生命的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