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为锡宜一体的标志性工程竺山湖隧道自开通以来。无锡和宜兴两地居民就一直盼望着能有一条公交线穿湖而过,便捷隧道两端高效出行。</p> <p class="ql-block"> 从5月28日起,无锡公交正式开通163路公交线路,同时,宜兴公交开通253路公交线路。</p> <p class="ql-block"> 从无锡城区坐上88路公交车,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雪云路(梅梁路)</span>换乘<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锡163路(或宜兴253路),可直达周铁车站。也可坐89路到马山公交培训中心,</span>换乘直达周铁车站。</p> <p class="ql-block"> 周铁镇,隶属于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地处宜兴市东北部,东濒太湖。</p> <p class="ql-block"> 2700年前的周朝,因朝廷在这里设立“铁官”,专门管理冶铸铁行业,于是古镇取名为“周铁“。</p> <p class="ql-block"> 从终点站周铁公交车站下车过分范路,沿北塘路步行800米就能看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岳飞衣冠冢和缵忠侯岳霖墓</span>。</p> <p class="ql-block"> 左边是岳飞衣冠冢,墓碑较大,上写“岳飞衣冠塚”五个大字。右边是岳霖墓,墓碑较小,上写“缵忠侯岳霖墓”六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宜兴是岳飞的第二故乡,<span style="font-size:18px;">岳飞在宜兴娶李娃为妻,并生下岳霖、岳震、岳霆三子。宜兴不仅</span>是“岳家军”的发祥地,也是岳飞之子岳霖出生及其后裔繁衍生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岳飞衣冠冢和缵忠侯岳霖墓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其中岳飞衣冠冢是在岳飞遇害后,岳霖在一时找不到父亲遗骨的情况下,为纪念父亲而建。</p> <p class="ql-block"> 此处比杭州的岳王坟早了58年。杭州岳王坟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而周铁岳飞衣冠墓由岳飞的三子岳霖于宋隆兴元年(1163年)建立。</p> <p class="ql-block"> 出来一路往周铁镇中心走,路过尹廋石广场。广场上矗立着尹瘦石先生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尹廋石广场位于周前路,是周铁镇的一个重要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 尹瘦石先生(1919-1998)是著名的雕塑家,他的作品在中国现代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尹瘦石广场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缅怀和敬仰这位艺术家的场所场。</p> <p class="ql-block"> 位于朝阳路上的周铁农贸市场,生鲜食品、农产品、服装饰品、日用百货,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 早市里人头攒动,吆喝声、讨价声不断,最能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感受到城市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 农贸市场里的湖汉小馄饨店,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著名小吃店。</p> <p class="ql-block"> 这家店的小馄饨可不是传统的泡泡馄饨,而是大馄饨的迷你版,每只馄饨里都有肉馅。皮子大概只有正常馄饨皮子的三分之二大。价格亲民。</p> <p class="ql-block"> 馄饨的口感不错,汤底也很鲜美,适合喜欢尝试新口味的人。</p> <p class="ql-block"> 周铁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留了大量原始建筑和人文景观。古镇上的一条老街,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成为后人追思历史,寻觅江南古迹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走在老街用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上,看着两边青瓦白墙的老房子,顿时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 周铁老街,严格意义讲为四条街,分别用东南西北来称呼它。</p> <p class="ql-block"> 老街呈十字形布局,这在江南地区很常见。你要是站在十字街口的中心位置,基本上可以做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p> <p class="ql-block"> 只是这四条街并非一样长短,南街、西街稍微短一截,约170米长;而东街、北街稍微长一点,约有200米的进深。</p> <p class="ql-block"> 周铁老街上的建筑,几乎为一个模样,沿街一式二层小楼,一楼为店面,二楼为住家。</p> <p class="ql-block"> 店多成市,在水运发达的年代,周铁老街上的店铺,几乎都是红红火火,老街上开有书院、茶亭、裁缝店、老虎灶、布料行、米行、竹器行,当然还有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杂货铺。</p> <p class="ql-block"> 大多数小楼还是从前的木结构建筑,其中还有清朝、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当然有条件的人家也会把原先木结构翻新为水泥砖块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即便是现在去到周铁老街,依旧能见到这些店铺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四条总长度不超过一公里的周铁老街,曾经叙写过周铁古镇辉煌的历史,也出过很多出类拔萃的人物,毕竟经济富裕的水乡,崇尚耕读,能养人、育人。</p> <p class="ql-block"> 程天民院士旧居,位于无锡宜兴市周铁镇老街的北街上,坐东朝西,是一座两进两开间二层临街的民国风格小木楼。</p> <p class="ql-block"> 程天民面积约250平方米,属于宜兴市文物控制单位。</p> <p class="ql-block"> 旧居二楼分为书法和卧室,突出了程院士翰墨丹青的文学修养。</p> <p class="ql-block"> 程天民院士1927年12月生于宜兴周铁镇,是我国著名防原医学与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第三军医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 周铁镇,另一个名称“竺西”。起因是从前周铁临太湖处,有一座突入湖水中的小山,名叫“竺山”,周铁镇在竺山的西面,所以就有了“竺西”的雅号。后因采挖石料,人们把这座竺山给挖平了,所以现今的周铁,就成了“一望无际”的平原。</p> <p class="ql-block"> 从周铁老街最北端,跨过这座桥,就是竺西医院旧址。</p> <p class="ql-block"> 竺西医院是民国时期由张效良和谢绍柏共同创办的,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医疗服务,还成为张效良联络革命力量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如今,竺西医院旧址已成为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成为了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竺西医院隔壁就是竺西书院,书院取名竺西书院,是为了纪念周铁桥的历史名人“竹山先生”蒋捷。</p> <p class="ql-block"> 走进里面,就看到一个老者的雕像,走近一看,原来他就是我们南宋时期的著名进士——蒋捷,就是他在崇文尊教的周铁创建了竺西书院,让更多的孩子徜徉在书的海洋之中。</p> <p class="ql-block"> 走过前院,来到天井,东边是一个樱桃树,西墙边几株芭蕉长得正旺盛,这不就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p> <p class="ql-block"> 穿过天井,来到后院,就来到了竺西讲堂,里面还成列着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桌椅,此时我仿佛看到了学子们手拿书本,摇头晃脑地跟着蒋捷先生读着书,那朗朗的读书声在我的耳边萦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书院出来后,沿着老街边的小河往前走就来到了太湖风筝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分上下两层,下面那一层的展柜里放着各种各样的风筝,有可爱的燕子风筝,有飒爽的老鹰风筝,有震撼的长龙风筝……。</p> <p class="ql-block"> 墙上还张贴着风筝制作技艺介绍。</p> <p class="ql-block"> 走上二楼,摆放着许许多多的奖牌和奖杯,这是我们周铁风筝队比赛获得的荣誉,风筝在周铁有很悠久的历史,一开始它叫鹞笛,渔民在太湖中航行,用它来指引方向。</p> <p class="ql-block">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沿着小河边继续往前走,来到一座石,拱桥前,这就是周铁桥。</p> <p class="ql-block"> 走过周铁桥,眼前一棵粗壮的银杏树展现在你的眼前,它可是有1800多年的历史,相传为三国时期吴国太所栽种,曾遭雷劈,但却依然郁郁苍苍,它屹立在周铁桥变见证着周铁老街从古到今的沧桑变化。</p> <p class="ql-block"> 周铁古镇,镇口那棵树龄在1800岁,传说为三国时期孙权母亲亲手植下的银杏树,每到秋天,能美成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 周铁城隍庙始建于明朝初年,由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下令敕建,乾隆和道光年间亦有重修。前殿供奉城隍神四品显佑伯杨国兴大元帅,后殿供奉幽冥教主、二楼慈航真人。</p> <p class="ql-block"> 周铁城隍庙是宜兴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风雨仓桑,朝代更迭,周铁城隍庙也历经兴衰。</p> <p class="ql-block"> 最近周铁镇又开始热闹起来了,一是穿越太湖的宜兴至马山快速通道,出入口就在周铁的太湖岸边;二是 “大拈花湾”文旅项目也落户在周铁。</p> <p class="ql-block"> 在周铁车站坐上宜兴公交243路可直达大有秋。</p> <p class="ql-block"> 周铁福善寺始建于东汉时期,与光武帝刘秀有着深厚的渊源。在刘秀与王莽的争斗中,他曾在太湖流域活动,并在一次大风中得到神助。为了纪念“太湖之神”,他在竺山建立了这座寺庙。</p> <p class="ql-block"> 寺庙内供奉着黄二相公和猛将两尊神像。黄二相公是渔民和船民的保护神,而猛将则是庄稼的保护神,人们祈求他保护农业,五谷丰登。</p> <p class="ql-block"> 大拈花湾-大有秋是宜兴大拈花湾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项目,大有秋项目地处太湖西岸,位于周铁镇竺山湖地区。</p> <p class="ql-block"> 与灵山胜境、禅意小镇·拈花湾一脉相承,隔湖相望,致力于打造一处“美好旅居地,活力健康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有秋”的命名,出自宜兴籍唐代诗人蒋防诗作《秋稼如云》的名句“肆目如云处,三田大有秋”,寓意目所能及之处,都是丰收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登高远眺太湖的浩渺烟波,还是漫步唐风宋韵建筑间的文化沉淀,景区通过自然馈赠的山水画卷与匠心独运的人文设计,为游客营造出逃离城市喧嚣、对话天地的心灵归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登临景区高处,三面环山的开阔视野与太湖的碧波万顷尽收眼底,春有油菜花海如金毯铺展,秋见枫林层染似火焰漫山,溪流湿地与原生植被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太湖边的空气裹挟着湿润的水腥气息,山林间竹笋菌类的清香随风飘散,这种未经雕琢的自然气息让人瞬间感知生命的本真。</p> <p class="ql-block"> 景区命名源自唐代诗人蒋防"三田大有秋"的诗句,竺山书院、唐风建筑群等载体将诗词意境转化为可触摸的景观,青瓦白墙与湖光山色构成水墨长卷。</p> <p class="ql-block"> 围坐品茗的闲适、米酒温喉的暖意、书屋观展的雅趣,将日常起居升华为艺术行为,在细节中展现东方生活哲学。</p> <p class="ql-block"> 民宿的设计,选用唐宋时期的禅意风格,雍容中带有返璞归真之感。中国禅宗的“清正雅和”强调重视精神生活,透过线条、点面达到精神世界的规律变化,明心见性。</p> <p class="ql-block"> 大有秋建筑的空间设计不讲究富丽堂皇,而是用最简单的天然素材进行装修美化,用自然传统的手法加以点缀,设计理念上追随魏晋。</p> <p class="ql-block"> 落实在实践上,建筑主要选择大气的唐宋建筑,屋顶选用茅草,一层层向上铺实,也称为“苫庐”。</p> <p class="ql-block"> 禅学美意在商业街的体现拈花湾小镇的核心商业区称为“香月花街”,有餐饮、民宿、茶艺、佛教周边等商业活动,商铺出售的产品大多具有浓厚的禅意文化。</p> <p class="ql-block"> 大有秋景区出来,坐上宜兴243路,第五人民医院下车,马路对面换乘无锡公交163路回马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