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光

静言

<p class="ql-block">一看到粽子上市,就知道端午快要来了。可能是粽子和艾草的味道太难忘,也可能是儿时的记忆太清晰,总感觉所有节日中,端午是最熟悉、最亲切的。就像一位知心的老友,虽然平常不总见面,但每年聚上一次,聊聊近况,心里头就格外踏实。更重要的是每每又可以唤起童年美好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的端午,恰好在高考前,又恰好遇上了六一儿童节。虽然儿童节与我们再无关联,但我们依然可以葆有一颗童心,让自己活得像个孩子。虽然高考在即,我们还是决定让孩子们先回家过个开心的端午,第二天下午到校复习迎考。虽然每天忙忙碌碌,却格外虔诚的备好了粽子、艾草和五彩绳。想借着满满的仪式感,唤回过去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农历五月初五,应该是一年中气候最好的时节了。天气已经有了夏天的感觉,却不会太干燥和炎热,只要躲开了晌午的烈日,身体和心里都算得上舒爽。水中的粽叶,好像也收到了什么信号,生长得恰到好处。碧绿的叶片伸展开来,蔓延出了理想的夏日氛围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来,当初这最早发明粽子的人,一定是个常在自然中做客的美食家。芦苇、箬竹等植物的叶片,天然有淡淡的草木清香,却很难做的软烂。糯米米香浓郁,口感黏糯,白嘴吃也难免单调。而二者一结合,青草香味既能沁入到糯米中,足够结实的叶片,也最大程度地留住所有香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过端午节,过的是一份独属于东方的浪漫。这份浪漫,不仅源自屈原那千古传颂的情怀,更源于世世代代中国人于这个节日里,精心营造出的那份生活美感。食粽子,是端午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那一片片翠绿的粽叶,包裹着香甜的糯米和各种馅料,再用细绳紧紧扎住,仿佛是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都紧紧地锁在了里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能吃上粽子,简直是一种奢侈。粽子都是自家包的,母亲早早准备了糯米和红枣,黄荆木灰水。粽子最多放一小块瘦肉或者一两颗大枣,没现在这么多口味和花样。可正是最原始的做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粽子的本味。只需稍微沾些白砂糖,一口吃下去,独特的草木灰香气,令人回味无穷。不仅是最清新的夏日味道,还有烙印在童年记忆中的甜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虽然没有过年包饺子那么热闹,但包粽子起码有两个泡糯米、泡粽叶的大盆,所以阵仗更大,时间也更长。大人们一忙起手里的活,<span style="font-size:18px;">就没心思管</span>孩子们的学习了。记忆中,这几个小时我们不是在外面疯玩,就是坐在那看动画片。老旧的电视机,播放着不算清晰的影像。那个比我岁数还大的电风扇,一边卖力地吹风,一边咔咔作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等到天边有了一丝霞光,终于盼来了等候已久的粽子,还有母亲带着心愿和祝福,悄悄系在我们手上的细细的五彩绳。当水蒸汽随着掀开的锅盖喷涌出来,随之散开的粽子香,与满屋的艾草味一样深刻、难忘。时至今日,大家一吃起粽子,总会想起那些无忧无虑,美好而温暖的日子,所有与端午有关的记忆,总是那么鲜活、清晰,触手可及,仿佛就在眼前一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晨,人们将采来的艾草和菖蒲挂在门上,据说可以驱邪避灾,保佑家人平安健康。那一束束翠绿的艾草和菖蒲,不仅为节日增添了一份浓浓的节日氛围,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母亲也不例外,年年端午一到,一大早便去屋后山上采来艾草、菖蒲、鱼腥草、葛藤、金银花藤,先挑几根艾草、菖蒲和葛藤挂在门上,剩下一些将和鱼腥草、金银花藤一起煎水,给孩子三个泡澡,据说可解毒止痒,不逗蚊虫叮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忆里观龙舟、赛龙舟更是端午的盛事,如今更是一年比一年盛况空前。吃过早饭,人们几乎倾巢出动,万人空巷,早早来到河边准备观看精彩的龙舟赛。比赛开始,只见一条条龙舟如离弦之箭,在江面上飞驰,鼓手们奋力击鼓,划船手们齐心协力,那激昂的鼓点、整齐的划桨、飞溅的水花,无不展现出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岸边观众的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震天动地,让人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将端午的欢乐气氛推向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记忆当中,端午节,总是充满仪式感的,它让所有人欢聚一堂,也让儿时的我们,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无忧时光。在这个节日里,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想尽办法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着粽子,一边聊着家常,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犹记得我们看完龙舟赛回到家里,母亲便号令我们准备开餐,于是将大桌子抬到院子中的石榴树下,大家团团围坐大块朵颐。五月榴花红似火,正当应景,美食美景,好不欢喜!待我们兄妹仨成家后,每次回家过端午,便会一齐动手张罗饭菜。往日那张大桌子坐不下了,母亲便每每准备了两桌,孩子们一桌,大人一桌。大家围坐在父亲母亲身边,边吃边聊各自的工作和事业,各自的生活和孩子,一大家人其乐融融,幸福飞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吃完饭则在院子里嬉笑玩耍,老人们则坐在一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一刻,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所有的烦恼和疲惫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份浓浓的亲情,如同端午的粽香,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田。它让我们明白,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幻,家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家人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端午,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留下了太多印记。五月初五这一天,在多少人心中,还是那个夏日的早晨。阳光照在窗户上,细风摇曳着树枝,院子里鸟语花香,还在朦朦胧胧梦中的时候,母亲围着围裙,端来一只只新出锅的粽子。这时,父亲刚好抱着一搂艾草进门,艾草上还有晶莹的露珠,他们笑着说:今天是端午,这一年要无病无灾安安康康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人们只能在餐桌上感受乡土人情的凝聚,在渐渐淡化的记忆中,感知时节的到来。而至于端午,或许终有一天,会淡化为日历上一个寻常的符号,定格为记忆里的一种颜色。然而,艾香四季轮回,生活永远向前,只要不变的时节如期而至,端午,就依然会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如约而至。至于节日的意义,永远不变的唯有相伴。</p> <p class="ql-block">五月五,过端午。登高望远,或临江观龙舟竞渡,或遍尝节日美食,时光静好,不负岁月绵长。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端午习俗的滋味,也许不如当年浓,但记忆中的味道永不变味,思念也如酒越陈越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端午,始于先民们对“安康”的祈盼。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今日端午,请尽情放“粽”才情,放“粽”快乐吧!在此,将端午的祝福传递给你。愿每个朋友,愿大家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平安喜乐,幸福绵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5.31.于紫巾山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