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罗坪山罗坪心盛会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有着自己的语言,独特的文字,音乐、舞蹈、服饰和宗教信仰,彝族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如过彝年、火把节、端午节打跳等。每年五月端午,在罗坪山的罗坪心都要举办盛大的歌舞、赛马活动。来自周边的各族同胞欢聚于此,举行打跳、歌舞、赛马等活动。</p><p class="ql-block"> 彝族是一个多支系,多称谓的少数民族,其中内部存在多种族群分类,主要包括黑彝、白彝、红彝、花腰彝等,据板桥、骑龙山的彝族说,板桥、骑龙山属于黑彝支系。现在的板桥、骑龙山的彝族相传在清道光年间由四川大小凉山逐渐迁移过来的,道光年间的彝族开始实行的是等级制度,即土司、黑彝、白彝、奴隶(娃子)。乔后村板桥、骑龙山的祖上属于黑彝,由于受不了这种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和不愿服从土司的领导,就从四川大小凉山迁移至(今兰坪县通甸),解放后1952年搬迁到剑川县羊岑,1953年遭遇土地滑坡,粮食收成大减,分别于1953年至1956年搬迁到乔后板桥和骑龙山。板桥及骑龙山土地资源丰富和气候适宜就一直定居在乔后。</p><p class="ql-block"> 90年代,那时候老百姓生活基本上很困难,村民需要靠采药来添补一下收入,日复一日的采药,相对于自小就喜欢音乐舞蹈,在高山上的牧民生活中创造出了大量的音乐舞蹈,日子就显得单调得多了,他们长期居住在高山,以畜牧为生计,马匹也成为了彝族的传统交通工具,男孩子自小就开始要学习骑马牧羊这项技能。当时板桥的村组长罗文华、陆顺宝,骑龙山的村组长陆虎特、张宝海四人就提议,在板桥山顶(小地名叫小罗坪心)的地方组织板桥、骑龙山采药的男男女女在端午节这天组织一下唱歌打跳及赛马的活动,彝族同胞也是说干就干。1990年两个村的彝族群众聚集在板桥小罗坪心这个地方,吹着锁啦、弹起三弦、打着鼓,浩浩荡荡地组织起了罗坪心盛会。</p><p class="ql-block"> 次年,洱源周边的彝族村寨知晓在板桥小罗坪心举办端午节盛会后,洱源茈碧湖镇的杨家队、陆家队、炼铁乡的牛桂丹、乔后大树村的塘寨彝族群众加入到板桥小罗坪心的五月端午罗坪心盛会的行列,由于参加活动的群众越来越多,而且洱源、炼铁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小罗坪心已经不能容纳这么多人,于是商议从1994年起端午节盛会从板桥小罗坪心搬迁到罗坪山的山顶罗坪心举办。</p><p class="ql-block"> 如今,随着媒体的宣传报道,罗坪山罗坪心五月端午盛会吸引了大理地区更多的人前来参与。</p> <p class="ql-block"> 二,进入罗坪心</p><p class="ql-block"> 五月的鲜花盛开洋溢着满满的热情与奔放;五月的山林茂密展现了夏的激情;高山的挺拔和云雾的环绕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彝家人民浓浓的盛情。</p><p class="ql-block"> 顶着五月的雨水,顺着浓密的青松,沿着弯曲的罗坪山公路我们到了“大唐风力发电站”,沿途风景秀丽、青松挺拔浓郁、野花娇艳暗香飘逸、云雾蒙蒙如临仙境。</p><p class="ql-block"> 踏入了“大唐风力发电站”,站在一棵风塔之下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一枚叶片二十多米,一座塔身高达四十多米,塔下一簇簇灌木也在坚韧地展现了它顽强的意志。扎根贫瘠地,挺身雷雨中,不跟奇石争艳丽,岁寒笑恶风便应是此境吧!</p> <p class="ql-block"> 三,乔后村总支书记李家妹在罗坪心端午节民族文化联欢活动开幕式上的讲话 :</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乡亲、朋友们: </p><p class="ql-block"> 在这粽香四溢、艾草青青的端午佳节,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相聚在美丽的罗坪心大草甸,共同迎来这场充满民族特色的文化联欢活动。在此,我谨代表村党总支、村委会,向精心筹备此次活动的全体彝族同胞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远道而来的各位朋友,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节日祝福! </p><p class="ql-block"> 端午佳节,是中华民族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今天,我们在这片广袤的草甸上,以彝族特色的骑马竞技、热情奔放的民族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庆端午,这不仅是一场欢乐的聚会,更是我们对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彝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我们的先辈骑着骏马翻山越岭,在历史长河中踏出坚韧的足迹;我们的舞蹈,是对生活的礼赞,每一个步伐都饱含着对土地的深情。今天,当骑手们在草甸上策马驰骋,当乡亲们跳起欢快的彝族舞蹈,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希望我们的年轻人能多学、多看、多传承,让骑马竞技的豪迈、歌舞艺术的灵动,成为我们彝族儿女永不褪色的精神图腾,让彝族的文化火种代代相传、越燃越旺!</p> <p class="ql-block"> 文艺表演,民俗活动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培养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 “砰……”随着发令枪响,蓄势已久的骑手们策马扬鞭,骏马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出,瞬间点燃现场。赛道两边的观众欢呼呐喊,为参赛队员加油助威,加油声、呐喊声、掌声交织,参响了一曲振奋人心的夏日交响曲。经过激烈角逐,多位骑手脱颖而出,展现了彝族群众精湛的骑术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p><p class="ql-block"> 赛马场上的欢呼声还未散去,欢快的音乐声就已响起,民族歌舞表演轮番上演,身着彩秀服饰的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踩着鼓点跳起了打跳舞,即使下着蒙蒙细雨,也丝毫不影响人们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赛马比赛激动刺激,民族歌舞表演丰富多彩,共同打跳热闹欢快……这场端午盛会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集中展示了乔后的民俗文化、乡村风情,在歌舞欢腾中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动人乐章。</p> <p class="ql-block"> 真正永续的从来不是胜负本身,而是那股流淌在骨子里的文化血脉,是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更是永不停歇的奋斗之志!</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手机上2017年五月端午天气晴朗时拍摄到的一张彝族少女,彝族妇女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形态多样化,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满目,各具特色,服饰上还有银制品和刺绣装饰。</p> <p class="ql-block"> 图片:李家妹</p><p class="ql-block"> 文字:李军宝,杨晓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