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快乐的小学生活

晚霞婷好

<p class="ql-block">  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是金子,记忆也是,被时光打磨出来的都是生命中最难忘的珍贵的记忆。</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涤忽间已年过花甲,回想往事,还是小学生的日子单纯而快乐。</p><p class="ql-block"> 我的小学是在大西北河西走廊的一个小城度过的,学校是一个寺庙改建的,上课的教室很大在高高的台阶上,教室夹墙里躺着一尊很大很长的睡佛,教室窗户也大,都是纸糊的,大多数时间是开着的,能看到外面的景色,上课时我常常望着操场上那座白塔走神,老觉得那座塔在漂移。</p><p class="ql-block">学校没有操场,只有教室中间的一片空地是我们做操开会听校长训话的地方,夏天,太阳晒得黄土地冒烟,学生们戏耍跑步时激起尘土飞扬,弄得身上脸上都是土,人们叫我们弥陀寺的泥娃娃。</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最难忘的是两位女老师。她们是从上海来的,沈老师短发圆脸,皮肤白皙,总是未语先笑像花儿一样,朱老师清瘦一些,梳齐眉的留海两条小辫子搭在肩上,刘海和辫稍都烫起小卷。</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小孩子眼里,她们是那么时髦,衣服花色总是那么好看。</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西北妇女大都是穿黑色或蓝色的衣服,打着补丁。夏天能穿件月白色短上衣就很鲜亮了。</p><p class="ql-block">沈老师朱老师她们穿着花色鲜艳又体显身材的衣服,年轻漂亮,像一束明媚的阳光照亮我们的眼。女同学们也学着样用火筷子把刘海辫稍烫起小卷。</p><p class="ql-block"> 甘肃的冬天很冷,教室里只有一个泥巴糊的土炉子,还经常点不着。沈老师的手冻得肿起像个小馒头,她依然认真的在黑板上书写。手指冻僵了拿不住粉笔,就使劲儿搓搓或者用嘴哈气,她怕同学们冻坏手脚,讲课时会停下几分钟让我们原地搓手跺脚,那可是学生们心中最盼望的时刻,齐刷刷的跺脚声飘出窗外,隔壁教室也跟着响起咚咚跺脚声。大家手脚暖了精神也振作起来。</p><p class="ql-block">随着一声“下课!”同学们争先恐后冲出教室,跳绳踢毽子,扔沙包,斗鸡(两人各端起一只脚屈膝撞对方膝盖),这个游戏大多是男生玩,女生喜欢跳皮筋。</p><p class="ql-block">两节课后的大课间常有集体跳大绳,有大个子男生甩绳,有时男老师也会给学生们甩绳,大家排队往里钻跳,有时候双绳一起甩,每人连跳两根绳,需要灵活,速度,节奏都把握好才能顺利跳过,这正是一些技巧高的同学大显身手的时刻,跳绳的和观看的同学们都很专注,那几个会变着花样跳双绳的的男生就像比赛的运动员一样受女生们崇拜,十几分钟的热身之后,后面的两节课似乎不那么冻的难熬了。</p><p class="ql-block"> 尽管教室里很冷,同学们都很爱上学,课堂纪律也很好,没有听说谁因为怕冷不来上学的。</p><p class="ql-block">那时候,老师经常做家访,班里几十个学生家家都走到,我作业完成得快,经常被沈老师叫上陪她家访。</p><p class="ql-block">晚上,老师在煤油灯下批改一摞摞作业,是那个年代老师的标准形象。那时候家长大多数不识字,老师也没有让家长检查批改作业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是沈老师带着我去城外的兵营玩,那是志愿军回国后的驻地。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她为什么要带上我?因为当时还有朱老师给她做伴。记得好像是去看一位刚回国的志愿军军官,回来的时候,天都黑了,朱老师牵着我的手走在前面。那位军官和沈老师落在后面边走边聊,我忍不住回头看看怕老师丢了,朱老师笑着让我别回头,“沈老师丢不了”。</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美好又有些奇怪的夜晚,我不知道沈老师她们在谈什么笑什么,但我吃到了当时最好吃的糖块,老师说是奶糖,是那位军官给的,那香甜的味道让我回味了好多天。</p><p class="ql-block">从那以后,哪位年轻军官就常出现在我们校园,还带着一位同样年轻军人教我们跳朝鲜舞,学生们围成一圈跟着他们比划,校园里响起“拖拉吉 脱拉吉”的歌声,我们不懂啥意思,但喜欢那优美的旋律和简单舒展的舞姿。</p><p class="ql-block"> 少小不谙世事,长大了回想起来才感觉那时候的年轻人,从上海繁华的大城市来到贫穷落后的大西北真不容易,从习惯吃大米到天天吃小米玉米面,偶尔吃白面就算改善生活,仅仅改变生活习惯这一关就多么不易。何况,交通不便,一份家信要走十天半个月。</p><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五十年代,是怎样一种激情让无数大城市的年轻人来到大西北,建设大西北,许多人扎根留在大西北,奉献了一生。但我知道,是他们这些年轻人给贫瘠封闭的小城带来了知识,文明,兴旺了教育,才有了我们这些学文化有知识的一代。</p><p class="ql-block"> 他们是我永远难忘永远感恩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