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一渡”……镇江

LM

<p class="ql-block">三山一渡‌是江苏镇江的著名旅游品牌,涵盖金山、北固山、焦山和西津渡四个核心景区,每个景点均承载着独特的历史典故与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焦山 ,位于镇江市区北侧长江中,需从南门乘船抵达。</p> <p class="ql-block">照壁上,正面为“庄严国土”,背面为“利乐有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佛家认为,“庄严国土”意为通过净化内心、心怀慈悲,创造人间净土,体现佛教“自利利他”的思想‌。</p><p class="ql-block">背面“利乐有情”进一步强调助人向善的宗旨,两者共同构成佛教倡导的修行目标‌。</p> <p class="ql-block">焦山上的万佛塔‌,该塔始建于元代,后毁于战火,于1999年重建,现为七层八面的明清风格仿古塔,塔高42米,是俯瞰长江胜景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阳光明媚,却无人愿推开窗棂。</p> <p class="ql-block">这株树龄525年的枫杨,虽老态龙钟,树空成洞,却依然绿叶婆娑,悬于树洞上沿的一串花穗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焦山碑林里,绝对不容错过的是这一座匾额“瘗鹤铭”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  六朝《瘗鹤铭》原刻于焦山西麓崖壁上,后因山石塌坠落江中达七百余年,清康熙五十二年陈鹏年打捞,得残石五方,九十三字(其中十一字不全)。《瘗鹤铭》是隶书向楷书过渡过程中的一古体,行笔雄健,方圆并举,体势开张,结字错落,富于变化。宋代大书家黄庭坚称之为"大字之祖"。</p> <p class="ql-block">北固山山上的景点多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有关,以甘露寺最为出名,是故事里刘备招亲结识孙尚香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北固山位于镇江市区东侧江边,被称为天下第一江山,拥有壮丽的风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北固山分为前、中、后三峰,山势险要,曾是东吴的政治中心。山上有试剑石、铁塔、清晖亭等遗迹,还有许多文人墨客的诗篇。北固楼是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可以欣赏到长江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试剑石又名"恨石"。相传三国时,孙权、刘备二人游山时,各怀心思,暗中祷告,以佩剑劈石问天,果然剑落石开,各遂其愿,终成霸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处之所以称为东吴古道,与这里曾经是东吴政权中心有关。城墙据考证距今已有450年的历史,为明朝守城将领们为抗击倭寇修筑。</p> <p class="ql-block">北固山铁塔是位于甘露寺东侧的一座历史悠久的铁质佛塔,始建于唐代(825年),北宋重建为铁塔,现存残塔四层(高约8米),为全国仅存的六座古代铁塔之一。</p> <p class="ql-block">北固山铁塔位于半山腰处,而不是峰顶,主要是因为其地理位置和历史变迁。这座铁塔原本是建在峰顶的,但由于历史上的多次重修和损坏,最终被移到了半山腰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北固山“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源于南朝梁武帝萧衍于公元544年登临时的题词,后经南宋书法家吴琚重书、清代程康庄刻石留存,结合其险要地势与历史军事地位,成为文化地理双重象征。‌</p> <p class="ql-block">北固楼素以登高观景闻名,极目远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狠石,一名石羊。相传曹操率百万大军南下时,孙权与刘备(一说诸葛亮)曾据此共商破曹大计。</p> <p class="ql-block">在镇江金山景区,门楼上七个镏金大字“雄跨东南二百州” ,来自宋孝宗赵昚的《题金山》,气势不凡。此地距北固山仅四公里。</p> <p class="ql-block">金山“天下第一泉”即中泠泉,位于镇江金山景区,原为长江江心泉眼,因水质甘冽被唐代刘伯刍评为“天下第一泉”,后因河道变迁登陆,现存泉池为清代王仁堪疏浚并题刻。‌</p> <p class="ql-block">芙蓉楼里品一杯“金山翠芽”是一次很惬意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江天禅寺始建于东晋时期,原名泽心寺,唐代改称金山寺,清康熙年间(1683-1687年)因康熙帝御赐匾额更名为江天禅寺,但民间仍习惯称其为金山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远望金山,只见寺庙不见山,所以素有“金山寺裹山”的说法。金山寺覆金色琉璃瓦,十分气派,登塔可以俯瞰金山全景。白娘子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山山门,坐东朝西,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四柱三门,建于民国初年。正中高悬寺额,上书"江天禅寺"四字,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十月游鉴金山时命名、提写。山门巍然挺立,气象森严,两只明代石狮雄踞两旁</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保存着自唐朝以来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成片的传统民居,是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渡历史街区。2001年,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荣获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始成于三国,历代以来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漕运的枢纽,在此发生过众多的重大历史事件。目前,西津渡有3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有38处省、市级文保单位,有唐朝以来大量的历史遗存,西津渡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渡口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眼看千年,从三国时期一直到明清时期中国不同朝代的一小段路面展示于此。</p> <p class="ql-block">昭关石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传佛教标志性建筑,青石质地,大约完工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昭关石塔由下部的云台及上部的石塔构成,通高8.635米,塔下云台设四门,门洞上额刻"昭关"二字。塔座下为亚字形须弥座四层,上置仰莲覆盆座,承以钵形塔肚、亚字形塔脖、十三天、圆形宝盖及塔顶,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元代过街石塔。</p> <p class="ql-block">救生会,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代,是世界上最早义渡和救生的组织,延续宋元明清直至当代。现建筑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1999年由西津渡古街保护领导小组整修复旧。救生会修缮保护项目获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优秀遗产保护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古街高处的云台阁 ‌,位于镇江市润州区伯先路云台山顶,是镇江体量较大的古建筑之一,建筑形式具有宋、元古建特征。</p>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在镇江博物馆围墙险情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现。该遗址主要由残存牌坊柱及斜坡道路组成,镇江博物馆实施了保护展示。依据1871年绘制的《根据现状在镇江领事建筑预留地(317号)上构建房屋的草图》、1876年绘制的《镇江英国领事馆馆区平面图》和1916年绘制的《英国驻镇江领事馆总平面图》,推测该遗址作为领事馆正门以外的另一通道,不晚于1876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这一历史遗存已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镇江是有3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镇江博物馆建没于西津渡附近,了解历史,值得一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