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英国之旅

晨光

<p class="ql-block">  我最早开始向往英国,还是在小学四年级开始学英语时,老师告诉我们有种语言叫英语,学好它可以畅行世界。后来随着阅读范围扩大,开始喜欢抄录名人名言,英国人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对我影响深远。再后来读到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作品《哈姆雷特》<span style="font-size:18px;">《奥赛罗》《威尼斯商人》等,都深深吸引了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学习世界历史和地理时,英国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英国是世界上</span>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还有</span>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等,都给世界带来了神奇的变化<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始建于英国,英国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现代意义上议会民主制度的国家。英国还有个特别的称号叫“日不落帝国”,我觉得非常生动形象。早在18世纪至19世纪,英国<span style="font-size:18px;">殖民地遍布全球,任何时候在太阳能照到的地方都有大英帝国的领土,</span>“日不落帝国”称号足以反映出英国鼎盛时期其疆土的辽阔和影响的深远。</p><p class="ql-block"> 长久以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英国女王</span>伊丽莎白都以其<span style="font-size:18px;">优雅时尚和睿智勤勉的公众形象令人敬仰,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童话般的世纪婚礼等,也让人</span>记住了英国许多著名的城堡和教堂。我从小就怀有强烈好奇心,对英国这个老牌帝国也有强烈的探究欲。今年5月16日至24日,终于启程了“梦之旅国际旅行社”组团的9天英国之旅,幸运地碰到了南开大学旅游系毕业并曾在英国读完硕士的小校友作为我们13人小团的导游。下面这张照片,是登机前在长沙黄花机场与校友导游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英国是一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面环海的</span>岛国,领土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伦敦是英格兰的首府,位于英国南部,其纬度相当于中国最北端的漠河。从湖南长沙直飞伦敦历时11个小时,抵达伦敦希思罗机场时已是当地时间晚上7点,当地天黑很晚,在伦敦差不多晚上9点才真正黑天,抵达伦敦时恍如下午时分很明亮。</p><p class="ql-block"> 取行李很快,走出机场后,我们换乘一辆50余座的宇通旅游大巴前往酒店。我们下榻的第一家酒店是希尔顿,同国内高楼大厦的希尔顿酒店不同,这个希尔顿酒店大堂为平层,酒店局部最高处也只有三层楼,绿树环绕,内外都很安静。次日自助早餐品种非常丰富,出乎预料,自助早餐中还有生鲜三文鱼。餐厅老板是一位戴着圆圆眼镜、银发银须的热情老人。他热情自我介绍说,他在酒店工作了53年,退休后周末来餐厅服务,现在餐厅的名字吉姆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还引领我们观赏了餐厅大玻璃窗外生机盎然的小花园,那是他自己打理的,他不仅给树修剪造型,还根据植物造型分别给它们取了“母子”和“老爷爷”等名字,看得出他对自己的工作和园艺成果都十分自豪。</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伦敦后奔赴的第一个景点是剑桥大学,它位于伦敦以北50英里的古城剑桥市中心,是世界上第四古老的大学,<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立于1209年。剑桥大学是开放大学没有院墙,由</span>30多所学院组成。这里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如牛顿、达尔文、霍金等,诞生过12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2025 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第五。</p><p class="ql-block"> 说起剑桥大学,国人很容易联想到诗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徐志摩,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广为传诵。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就读于剑桥,</span>是中国现代数学之父。还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著名作家、翻译家萧乾,曾在剑桥留学,二战爆发后弃笔从戎奔赴前线,成为著名的战地记者。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span>2005年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86岁时完成博士论文,<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享誉世界体坛的我国乒乓球名将邓亚萍,留学剑桥并于</span>2008年获得剑桥大学土地经济学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剑桥大学后,一路穿梭校园游览校园建筑和风景,很快来到了康河边的游船码头。康河穿剑桥校园而过,河道不宽,我们泛舟时只选择了游人常选的一段。河两岸分布着剑桥大学不同的学院,徐志摩曾在岸边学院就读,《再别康桥》描述的就是这里的风景。导游介绍康河上有很多桥,诗中的康桥并无特定所指。</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再别康桥》</span></p><p class="ql-block"> 徐志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轻轻的我走了,</p><p class="ql-block"> 正如我轻轻的来;</p><p class="ql-block"> 我轻轻的招手,</p><p class="ql-block"> 作别西天的云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河畔的金柳,</p><p class="ql-block"> 是夕阳中的新娘;</p><p class="ql-block"> 波光里的艳影,</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心头荡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软泥上的青荇,</p><p class="ql-block">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p><p class="ql-block"> 在康河的柔波里,</p><p class="ql-block">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榆阴下的一潭,</p><p class="ql-block">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p><p class="ql-block"> 揉碎在浮藻间,</p><p class="ql-block">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寻梦?撑一支长篙,</p><p class="ql-block">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p><p class="ql-block"> 满载一船星辉,</p><p class="ql-block">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但我不能放歌,</p><p class="ql-block">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p><p class="ql-block"> 夏虫也为我沉默,</p><p class="ql-block">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悄悄的我走了,</p><p class="ql-block"> 正如我悄悄的来;</p><p class="ql-block"> 我挥一挥衣袖,</p><p class="ql-block"> 不带走一片云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康河岸边绿草如茵垂柳依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座桥被称为数学桥,又名牛顿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横跨剑河,</span>位于剑桥大学女王学院内,已有250多年历史。传说这座桥是牛顿在剑桥任教时设计建造,但实际设计者为詹姆斯•小埃塞克斯,整个桥体设计融合了数学、力学与工程智慧,没用一根钉子和螺丝固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身后是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这里是牛顿求学和短期任教的地方。很多游客都争相手持苹果在这里拍照,因为楼前那棵苹果树是从牛顿家乡的苹果树嫁接过来的。早在17世纪60年代,英国正处于鼠疫流行时期,牛顿回到了家乡林肯郡的伍尔索普庄园,那时他已对力学研究很久。有一天,他在庄园的苹果树下思考问题,突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砸在了他的头上,引发牛顿思索,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苹果垂直落地,而不是飞向其他方向,进而联想到天体运动,最终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人们认为,是树上掉落的苹果给了牛顿灵感和启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剑桥大学开学和毕业季典礼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徐志摩在剑桥大学<span style="font-size:18px;">访学的</span>国王学院,始建于十五世纪,学院楼右侧尖顶部分是唱诗班礼拜堂,每年圣诞节时BBC广播电台都会转播这里的唱诗班演唱的圣歌。为纪念徐志摩,<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8年剑桥大学国王学</span>在康河畔竖立了刻有《再别康桥》的诗碑,并修建了中式花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圣体钟也叫蚱蜢钟,<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剑桥中心街口,是剑桥大学的标志性景点。钟面是24克拉镀金不锈钢圆盘,直径约1.5米,钟面上没有指针和数字,是通过蓝色LED灯显示时间,该时钟行走忽快忽慢,每5分钟校准一次,</span>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无常<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为迎接剑桥大学800周年校庆,电热水壶的发明者约翰·C·泰勒出资100万英镑,历时5年</span>建成了这座雕塑钟,2008年由著名学者霍金为其揭幕。‌‌在钟表盘的顶部,有“时间吞噬者”的蚱蜢形机械装置,蚱蜢头时仰时伏,每分钟张合下颚,每小时发出链条敲击棺材的声音。创作者通过蚱蜢吞噬时间,提醒人们时光易逝应惜时如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们乘车前往古都约克市,距伦敦大约有3小时车程。约克市建城于公元71年,如今城中拥有众多历史建筑,如英格兰最大的中世纪主教座堂约克大教堂,还有欧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街道之一肉铺街,以及英国保存最好、最长的中世纪古城墙,全长3.4公里几乎围绕整个市中心。</p><p class="ql-block"> 人们或许有所不知,美国繁华大都市纽约的市名与英国约克市有着密切关联。早在1624年,荷兰人在印第安人手中买下美国曼哈顿岛,建起贸易站并命名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国打败荷兰后夺得了“新阿姆斯特丹”。当时,英王查理二世将新到手的殖民地送给了自己的弟弟约克公爵詹姆斯,詹姆斯就用自己英国封地“约克”给这座城市重新命名,为了将美国约克与英国约克相区分,于是就在美国“约克”前面加了一个“新”字,“新约克”(New York)音译为“纽约”就此诞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约克大教堂又称圣彼得大教堂,是英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长约160米,宽76米,建筑平面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约克大教堂从13世纪修建到15世纪完成,历时两百多年,过去是天主教堂现在归属基督新教。教堂广泛采用了尖拱、飞扶壁和修长花窗,是欧洲现存最大的中世纪教堂。这里是约克大主教的座堂,北英格兰14个主教区的任命及典礼均由约克大主教主持,约克大教堂是基督教在英格兰北部的精神象征。</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英国时间5月18日早上8点,我们乘车前往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午饭后由当地导游带我们游览爱丁堡。据导游介绍,爱丁堡365天有200多天会刮风下雨,今天很幸运是个晴天,但是气温较低风很大,有些游客穿了薄羽绒服还觉得被风打透了很冷。</p><p class="ql-block"> 爱丁堡的新老城区界限非常分明,这是一座既有历史底蕴又充满现代生机活力的城市。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爱丁堡整座城市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将整座城市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实属罕见。</p><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游览了爱丁堡大学,导游兴致勃勃向我们介绍了在这所大学读过书的我国名人,包括“一代狂儒”辜鸿铭、钟南山院士、知名演员张曼玉等。</p><p class="ql-block"> 在游览爱丁堡大学时,导游说《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柯南·道尔出生于爱丁堡,后来在爱丁堡大学医学专业毕业,他曾作为随船医生前往西非海岸,还做过军医,开过私人诊所,行医的经历为他创作提供了观察人性的视角,他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写作。受当时侦探小说如埃德加·爱伦·坡作品和法医学知识影响,他明察秋毫且擅长推理,创作以福尔摩斯为主角的系列侦探小说,使小说人物福尔摩斯成为史上最经典的侦探形象,对后来创作出《东方列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的英国悬疑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等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参观爱丁堡大学后,我们前往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在一楼主厅显要位置矗立着一座醒目的乳白色雕像,那是改写人类文明史的发明家瓦特。瓦特出生于苏格兰的格林诺克小镇,经他改良的蒸汽机极大推动了纺织、采矿、冶金等行业从手工劳动向机器化大生产飞速发展。</p><p class="ql-block"> 在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的科学与技术展馆内,有一只闻名遐迩的多利羊标本。多利羊是世界上第一只由细胞克隆出来的哺乳动物。</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前往爱丁堡古城途中路经一个红色外观的大象咖啡馆,现在这家小咖啡馆已经停业。导游介绍说,当年英国女作家J.K.罗琳<span style="font-size:18px;">创作她的魔幻系列小说《哈利·波特》时</span>生活拮据,曾在此咖啡馆蹭暖气全天写作,这个大象咖啡馆也因罗琳而闻名。罗琳富有后,转移到距此不远的巴尔莫勒尔大酒店(图片中那座外<span style="font-size:18px;">墙面黑黑</span>顶部有大钟的建筑),包下552号房间继续创作。我们在爱丁堡大街上时常看到一些街头艺人在表演。</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前往爱丁堡古城的街道上游人如织,我们先经过一段很著名的街道叫皇家英里大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约1英里(1.6公里),</span>连接着英国皇家在苏格兰的重要宫殿荷里路德宫和爱丁堡古城堡。荷里路德宫位于英里大道的最东端,最西端是著名的爱丁堡城堡,十六世纪初荷里路德宫落成之后,便取代了爱丁堡城堡,成为了苏格兰皇室的主要住所。皇家英里大道两旁有很多古老建筑、餐厅和酒吧,游人众多。 </p><p class="ql-block"> 在荷里路德宫与爱丁堡古城堡之间,还有一段建筑外墙色彩缤纷的街道叫维多利亚街,街道尽头和爱丁堡古城堡之间有一个广场叫埃斯普拉纳德广场,广场入口处有很多高悬的铁架。据导游介绍,每年7~8月间,这里都会举行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盛况空前,涵盖音乐、戏剧、舞蹈、歌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每年与国际艺术节同期举办的还有爱丁堡边缘艺术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节,有数千场各种类型演出,包括喜剧、戏剧、音乐、舞蹈等,以多样性和创新性而闻名。此外,这里同期还举办为期三周的爱丁堡皇家军乐节,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军乐队、鼓手、杂技演员等参加,还有摩托车队等表演惊险节目,最后以浪漫城堡烟花结束。每年七月,这里还会举办爱丁堡爵士与蓝调音乐节。导游说我们现在来此游玩是最好的时节,天气不冷不热,错开了高峰时段,到7~8月份由于大规模游人涌入爱丁堡,酒店、餐饮和交通全面告急,参观拍照都很困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爱丁堡城堡位于苏格兰东北部,<span style="font-size:18px;">耸立在135米高的城堡山上,三面悬崖一面斜坡易守难攻,是天然的要塞。爱丁堡城堡三面环海,隔海相望的东北方向是</span>挪威,西北方向是冰岛,北部是丹麦。 </p><p class="ql-block"> 爱丁堡<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堡始建于6世纪,曾经是皇室堡垒,历史上曾被来犯者围攻30多次,后来成为重要皇家住所和国家行政中心,</span>如今归属苏格兰文物局,现在城堡内仍有军队驻扎,对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 爱丁堡城堡集军事要塞、王宫、监狱于一身,其厚重的历史、独特的建筑和壮丽的景观,使其成为苏格兰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被誉为“苏格兰精神之堡”,每年接待游客超120万。</p><p class="ql-block">​ 如今在城墙上仍威武陈列着多门大炮,其中有一门长炮是专为雾天航行船只导航用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除周日和圣诞节等特殊日子外,每天下午一点都会鸣放一响礼炮,这一传统自1861年延续至今。</span>在爱丁堡城堡内还有皇家珍宝陈列馆,陈列着王冠、权杖和宝剑等珍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爱丁堡城以王子街为界被分为新老两个城区,王子街<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南为老城区,</span>王子街以北为新城区。在紧邻王子街南侧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子街花园中,</span>有一座高<span style="font-size:18px;">60多米</span>的黑塔名为司各特纪念塔,建于1844年,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司各特塔是为纪念苏格兰文豪沃尔特·司各特而建,</span>塔中央有一座司各特<span style="font-size:18px;">身穿长袍的</span>白色大理石雕像,旁边卧着他的爱犬,塔身雕刻出司各特作品中64位主人公形象。司各特纪念塔如今是爱丁堡城的地标,不仅是建筑杰作,更彰显着苏格兰文学与民族的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在王子街南侧的爱丁堡古城堡脚下,有一座拥有1200万件藏品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里边收藏了达芬奇、拉斐尔、提香、伦勃朗、莫奈、高更、梵高等名家原作,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实话说,以前我对苏格兰的爱丁堡了解并不多,对参观游览爱丁堡也没有太多期待,可是此行却给我很多惊喜,让我大开眼界。<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天全天参观游览累计步行10530步,</span>这里的确看点很多,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5月19日,我们从爱丁堡乘车前往曼彻斯特,车程3个小时,途中经过一个景点叫“英国逃婚小镇”,也称为“私奔小镇”。</p><p class="ql-block"> 该景区位于英格兰与苏格兰交界处的葛特纳格林小镇。早在18世纪,英格兰婚姻法规定,未满21岁的年轻人结婚需得到父母同意,否则婚姻属于非法无效。而同一时期的苏格兰则法律宽松,规定只要男孩年满14岁、女孩年满12岁,就可在见证人面前立下誓言成婚。为此,许多英格兰“早恋”情侣为早结伉俪,纷纷私奔到苏格兰边境的葛特纳格林小镇成婚。</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小镇,农忙时只有铁匠留守,所以铁匠就成了年轻男女的证婚人。铁匠会把两个烧红的铁块放在铁砧上锤打使其融合,象征相爱的两颗心永远在一起,小镇上的铁匠也因此被称为“铁砧牧师”。如今,南来北往的游人纷纷到小镇打卡,感受这里的浪漫氛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开逃婚小镇,我们乘车去哈弗斯韦特火车站体验复古蒸汽小火车,这是现今英国唯一保留的最原始蒸汽小火车。小火车只设始末两站,运程7.9英里,终点在温德米尔湖最南端的雷克赛得镇。 </p><p class="ql-block"> 小火车外表涂有两种颜色,车窗以上是浅黄色,车窗以下为红色,看上去色彩很明快。车厢内由过道分为左右两个区间,车厢内每两组对面而坐的双人靠椅配一个小茶几构成一个小包厢。车窗玻璃宽敞又明亮。</p><p class="ql-block"> 列车发车前由站台上工作人员手摇小彩旗示意,同时吹响含在嘴里的口哨来下达发车指令,蒸汽小火车接到发车令后一声嘶吼,车头烟囱喷出很多蒸汽,开始缓缓驶离车站。坐在车厢内明显感到列车在摇晃,耳边传来车轮与铁轨碰撞发出的咣当咣当声响,时而还夹杂着一两声沉闷的汽笛声,车窗外随风飘来列车烟雾和蒸汽会短暂遮挡视线。待列车平稳运行后,沿途呈现出绿意盎然的美景和散落的民居。短暂的20分车程如同一场时光穿越,令乘客们兴奋不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蒸汽小火车到达终点站就是温德米尔湖最南端的雷克赛得火车站,在那里换乘双层游轮开始观赏湖光山色。</p><p class="ql-block"> 温德米尔湖被称为英国的后花园,它是英格兰最大的天然湖,长约17公里,宽约1.6公里,呈狭长带状,湖水清澈,波光粼粼,周围群山环绕,森林茂密,四季景色都非常宜人。据导游介绍湖中共有19个岛屿,最大的岛是私人拥有的贝莱岛。我们乘坐的游船很平稳,速度不是很快,但是船头风还是挺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温德米尔湖游轮下来,我们随导游去一家茶餐厅,体验典型的英国下午茶。</p><p class="ql-block"> 英国下午茶始于19世纪初期,当时英国贵族的晚餐时间较晚,为缓解下午的饥饿感,<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常在下午3点到</span>4点之间享用茶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交活动,并在上流社会广为流行。</p><p class="ql-block"> 英国下午茶饮用的茶品以红茶为主,可自选红茶或奶茶,我选了红茶,口感柔和有淡淡茶香。与红茶配套的点心要用三层金属架构成的塔式托盘呈现。为我们配备的茶点最下层是四块甜咸两种口味的三明治,夹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瓜、火腿等馅料</span>;中间托盘里装着四块香酥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司康饼,很像</span>全麦饼,<span style="font-size:18px;">搭配奶油和果酱;</span>最上层是巧克力蛋糕、布丁和马卡龙等。</p><p class="ql-block"> 英国人吃茶点是按顺序递进的,先从最底层开始食用,然后吃中间层点心,最后吃最上层点心。这三层茶点中最下边有咸味,越往上越甜腻,虽然点心制作很精致,味道也很不错,但是吃到最后都是甜品,感到胃里并不舒服。我们只为体验下午茶没有安排午饭,在那一刻特别想念中餐。</p><p class="ql-block"> 在茶餐厅附近有个彼得兔展览馆,不远处还有家彼得兔纪念品商店。《彼得兔的故事》是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创作的童话,彼得兔最出名的地点就是温德米尔湖畔的波尼斯小镇,这里是彼得兔故事的灵感来源地。彼得兔博物馆立体还原了彼得兔故事中的23个场景,让粉丝们仿佛置身于童话中的梦幻世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抵达曼彻斯特后,我们第一站前往老特拉福德球场,这是英格兰境内仅次于温布利球场的第二大足球场,可容纳7.8万人观赛,我们还去球场下方曼联纪念品店逛了一圈。离开球场后,导游引领我们去曼彻斯特中国城感受了一下,高大牌楼很气派,随处可见的汉字招牌也很亲切,不知是天色已晚还是平时亦如此,街上比较冷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切斯特(Chester)是柴郡的首府,坐落于英格兰西北部与威尔士交接处,是英国著名的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市内保存着多处完整的古罗马遗址和城墙,拥有2000多年历史。城中大部分建筑保留了中世纪风格,多为黑白样式,黑木为柱、白土为墙,窗框也是黑色,有明显的都铎王朝时期风格。</p><p class="ql-block"> 在切斯特市东门上有一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装饰精美的</span>四面钟,钟的直径约2米,钟正面雕刻有切斯特市盾徽、英国王室盾徽以及拉丁文铭文。这座大钟是1899年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在城门上增建的,大钟是切斯特市地标,已<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列为英国一级保护建筑,</span>更被誉为除大本钟之外英国最上镜的大钟,游客经楼梯可登上钟楼顶部,俯瞰切斯特市美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莎士比亚故居位于伦敦西北约180公里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这里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span>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诞生地和逝世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故居<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镇中心的亨利街北侧,</span>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栋半木结构带阁楼的二层楼房,</span>故居外墙有黑色、棕色木质立柱和横梁相互交叉组成的三角形或方形图案,呈现出<span style="font-size:18px;">16世纪都铎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莎士比亚在此创作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威尼斯商人》等不朽名作,每年都有来自<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各地</span>数百万莎士比亚崇拜者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街口的莎士比亚雕像前留影,雕像斜后方就是莎士比亚故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牛津大学的名称源于其所在地牛津市,古英语中牛津意为“牛的渡口”,传说古代牛群曾在此涉水渡河而得名‌。‌‌‌‌牛津大学<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也是全球顶尖的研究型学府之一,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独特的学院制和导师制而闻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2世纪前,英国尚无高等教育机构,学者多赴法国巴黎大学求学。1167年,因英法两国王室交恶,亨利二世禁止英国学生前往巴黎求学,导致学者们聚集于牛津市,渐渐形成了学术社群,并最终发展为牛津大学。‌‌‌‌牛津大学创立于1168年,拥有39个独立学院,先后培养了28位英国首相、72位诺贝尔奖得主。2025年,在世界大学QS排名中位列第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英国,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都非常著名,两所院校师生常常互不服气,其实探究其历史渊源,牛津是剑桥的鼻祖,牛津比剑桥早成立113年。据导游介绍,最早成立的牛津大学开设了射箭课,因学生操作不当误杀了当地居民,引起当地民众强烈不满,1209年发生了牛津学生与市民激烈冲突,部分学者和学生离开牛津迁至直线距离125公里以外的剑桥,并在那里安营扎寨建立了剑桥大学,按现在的交通线路从牛津到剑桥乘火车要3个小时左右。剑桥成立时距牛津大学初创已过去一百多年,剑桥大学无论是建筑模式还是院校设计以及管理体系,都全盘继承了牛津的传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牛津大学图书馆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4世纪,当时有一批图书被移至圣玛丽教堂并定期对外开放阅览,之后陆续有大批捐赠书籍被送到这里。1598年,外交家托马斯·博德利<span style="font-size:18px;">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span>重建图书馆,亲自主持设计并广泛搜集图书,还设立基金会保证经费,后来该馆被命名为博德利图书馆。这座图书馆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目前藏书1100多万册,是英国藏书量第二大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我和先生在图书馆前威廉·赫伯特青铜雕像前拍了张合影。威廉·赫伯特曾于1617-1630年担任牛津大学校长,并向图书馆捐赠了大量手稿。照片中有一座圆顶圆楼,那是牛津大学标志性建筑拉德克里夫图书馆,我在铁栅栏旁扶着停放在那里的自行车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丘吉尔庄园也被称为“布伦海姆宫”,是英国<span style="font-size:18px;">非王室非宗教</span>建筑中唯一被冠以“宫”称号的私家庄园。它座落于牛津伍德斯托克,占地两千多亩。</p><p class="ql-block"> 这座庄园建造地曾是皇家狩猎场,1705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约翰·丘吉尔公爵在布伦海姆战役中以少胜多击败法军,</span>安妮女王为奖赏他的卓越战功,就将皇家猎场赐予他建造庄园,布伦海姆宫正是因为那场战役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丘吉尔庄园是由建筑大师约翰·范布勒设计、历时22年建成的,数百年来一直是丘吉尔家族府邸。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于1874年出生在庄园内,成年后又在此庄园内结婚。‌‌‌‌</p><p class="ql-block"> 丘吉尔虽然贵为英国首相,并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可他早年却是个令家长和学校都很头疼的孩子。丘吉尔父亲是英国财政大臣,母亲是社交名媛,父母都很忙碌无心管教孩子,丘吉尔从小调皮好动学业不佳,尤其在数学和拉丁文方面很差。‌他小学时数学不及格,拉丁文考试交过白卷,总成绩在全校倒数第三。后来父亲见他从小对军事很感兴趣,就建议他去报考军校,结果连考三次才勉强考中。军校毕业后,丘吉尔奔赴战场,作战中被俘后成功逃脱,后来当上战地记者,以后凭着军中业绩改为从政。</p><p class="ql-block"> 二战期间丘吉尔担任英国首相 ,成为世界抵抗纳粹德国法西斯的中流砥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了独特且重要作用。丘吉尔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被并称为“世界三巨头”。丘吉尔凭借其历史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卓越的演讲才能,获得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丘吉尔是首位以政治家身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领袖,瑞典文学院为此打破“不颁奖给现任政府官员”的惯例。丘吉尔一生充满传奇,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足迹。</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走进丘吉尔庄园内部,装饰极尽奢华,拥有大量油画、雕塑、精美瓷器和镀金装饰。宫内有41米高胜利纪念柱,有55米超长图书馆,乳白色安妮女王雕像和欧洲最大的私人管风琴分置图书馆两端。‌‌‌‌宏大建筑与宫殿外围精心设计修建的湖泊瀑布等自然景观相融合,成为建筑艺术的瑰宝。1987年,丘吉尔庄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都说英国阴雨天特别多,我们此行很幸运,九天中只有在巨石阵碰到一场短时阵雨,雨点挺大却来得急去得快,并没有影响我们抓拍照片。</p><p class="ql-block"> 我们前往巨石阵时乘坐旅游大巴先开到离巨石阵景点一公里开外的导站车停靠点,换乘导站车才能前往景点。这里的导站车同旅游大巴一样座位很多,空间很大,一辆接一辆发车频率很高。</p><p class="ql-block"> 巨石阵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距伦敦约120公里,由数十块高约6米重25~50吨的巨型砂岩和蓝砂岩呈环形矗<span style="font-size:18px;">立在绿色旷野间</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开阔的平原上十分醒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为确保游客安全和保护景点,以巨石阵为中心数十米开外拉起一圈安全警戒绳,游人可在绳索外环绕巨石阵360度观赏和拍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这些巨石从何而来,如何运输,为何而建,巨石阵排列的图形含义等,至今仍是未解之谜,英国巨石阵被誉为世界最神秘的史前遗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白金汉宫<span style="font-size:18px;">坐落于伦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span>是英国君主在伦敦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也是英国举行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仪式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白金汉宫历史可追溯到1703年,当时安妮女王将一块土地赠予白金汉公爵,公爵在此建造了白金汉屋 ,后来逐步演变为今天的白金汉宫‌‌,白金汉宫通常在每年7月至9月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白金汉宫广场位于白金汉宫正前方,广场中央有一座高大的汉白玉雕像,是‌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女王头戴皇冠手持权杖的坐像端庄威严,两侧有代表正义和真理的天使雕像。维多利亚女王‌<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大英帝国鼎盛时期的象征,碑顶胜利女神金像展翅欲飞,寓意复兴维多利亚时代的辉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白金汉宫的皇家卫队换岗仪式非常有名,也叫禁卫军交接典礼,通常在白金汉宫前的广场举行,每年4月至9月每天上午11:30开始,持续约45分钟;10月至次年3月,每隔一天举行一次换岗仪式,同样为上午11:30举行,游客可在围栏外观看。换岗仪式中,新卫队会身着传统红色制服和熊皮帽,与旧卫队完成交接,伴随军乐演奏,是伦敦极具特色的观光亮点。我们到白金汉宫是上午9点多,后边还要去参观大英博物馆,等不及观看中午的换岗仪式,不免有些遗憾。</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英国9日游纯玩团成员在白金汉宫前开心合影。</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位于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于1759年1月正式对公众开放,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藏品800多万件。导游说,如果一个人每分钟看一件展品,一天看8个小时,看完全部展品需要60多年。由于空间限制,馆内有99%的藏品未能公开展出。我们重点参观了中国馆、古埃及馆和古希腊馆,馆藏珍品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格林威治天文台位于伦敦东南泰晤士河畔的小山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环境优美视野开阔,</span>始建于1675年。当时为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精确观测月球和恒星,解决航海需要的海上测定经度难题,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下令建造格林威治天文台,如今这里已成为小博物馆。进入观测台内,仍可看到在天文台穹顶下安装的</span>大型折射望远镜,至今仍保留着原貌。</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国际经度会议‌,全球25国代表投票决定将格林威治天文台定为本初子午线的零度经线,以此为界将全球分为东西经度,每15°经度定为一个时区,环球360º刚好被分成24个时区,与地球一昼夜24小时相吻合,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这样就确定了世界标准时间,形成了全球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比如北京位于东八区,同伦敦时间就相差8个小时,这正是我们国际旅行中常会遇到的时差的来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格林威治天文台铁栅栏围起的小院入口处有一个子午馆,馆内有一条宽10多厘米、长10多米的铜质子午线被镶嵌在大理石地面中。这条铜质子午线从子午馆中笔直伸出,在天文台院内露天地面清晰可见,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线”,很多游客争相在此打卡,我和先生双脚分跨子午线两侧,体验一步跨东西两半球、双脚同时踏入两个时区的难得经历和奇妙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格林威治天文台如今已成为博物馆,馆内不仅收藏着巨大的天文望远镜,还收藏了四代航海钟和</span>众多珍贵的天文和航海工具<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1997年这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年均接待游客数百万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格林威治天文台楼顶一侧,有一个类似十字架,下边清晰可见一个红色大圆球,那就是格林威治天文台著名的时间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833年,在天文学家约翰·庞德监督下,在格林威治天文台屋顶上设置了一个可以升降的时间球,每天一到12:55,时间球就会升至桅杆一半的位置,到12:58那时间球会升到桅杆的顶端,当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到13:00时,时间球会准时落下。这个时间球</span>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时间标志之一,最初主要是为了让泰晤士河上的船只和伦敦居民准确对时,后来随时间推移,时间球也成了向公众展示格林威治标准时间的一种表达方式。这个时间球从1833年沿用至今,只有在天气过于恶劣如遭遇大风等,时间球才不会运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格林威治天文台后边沿山坡平缓下行的步道</span>可一直延伸到泰晤士河边。站在坡道护栏旁,身后草坪的尽头有一排长长的白房子,那里如今也是博物馆。在白房子后边绿树掩映下,紧邻泰晤士河畔有相对而立的双塔楼,那里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皇家海军学院。</p><p class="ql-block"> 团友们漫步在绿树芳草间,想到马上就可乘游轮观赏泰晤士河风光了,大家心情都格外舒畅,当我举起手机准备拍照时,团友们都笑意盈盈挥手致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泰晤士河是伦敦著名景点,乘游轮从<span style="font-size:18px;">格林威治天文台出发至市中心的</span>威斯敏斯特,途经<span style="font-size:18px;">伦敦塔桥、泰特现代美术馆、莎士比亚环球剧场、</span>伦敦眼、议会大厦、大本钟等,全程约一个半小时。</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的游轮上下两层,底层有近200个座椅,五连座一排,隔中间过道左右并列。底层观光舱被大玻璃窗全封闭,如果游人怕冷或遇刮风下雨可躲在玻璃窗内观景。顶层是开放的观光区域,也有成排的座椅。游船很平稳,放眼可观赏泰晤士河两岸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 同法国塞纳河相比,泰晤士河道更宽,河面桥梁相对较少,两岸有不少现代高楼大厦建筑,如伦敦的新老金融区高楼林立很抢眼。当游轮来到横跨泰晤士河的滑铁卢大桥时,导游特别提醒我们这里是拍摄著名电影《魂断蓝桥》的取景地。游泰晤士河最吸引人的景点还是伦敦的几个地标建筑,包括伦敦塔桥、大本钟、议会大厦、伦敦眼,这些耳熟能详的景点如今身临其境亲眼目睹,感觉同书本、电视或视频中的观感大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此行最期盼的就是碰到好天气乘游轮尽兴观赏泰晤士河畔美景,很多景点如伦敦塔桥等,只有从河上或天空俯瞰才能拍出最佳全景。今天游泰晤士河虽然有点阴天没有体现蓝天白云的通透背景,但是没有下雨,站在船顶观赏平台没风也不冷,这已经是万幸了,很知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开泰晤士河游轮,我们登上威斯敏斯特桥,在我们身后就是著名的伦敦大本钟,大钟旁边的建筑群是英国议会大厦。</p><p class="ql-block"> 大本钟<span style="font-size:18px;">楼高95米,有四个钟面,总重13.5吨,底座正方形边长为12米,</span>大钟直径7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分针长度超4米。</span>钟楼设计体现出哥特式风格尖顶、精致雕刻等元素,外观典雅庄重,是伦敦的地标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大本钟的正式名称为伊丽莎白塔,关于“大本钟”名字的由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建造钟塔的第一位监督官名叫本杰明·霍尔,于是给大钟取名为“本”,还有说法认为大钟取名本,是为纪念1850年获得英国重量级拳击冠军的本·康特。</p><p class="ql-block"> 1916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避免钟声引来德国轰炸机,钟声曾被静音两年。1923年,英国BBC广播电台首次在新年前夜广播了钟声。二战期间,伦敦遭德军狂轰滥炸,幸运的是大本钟依旧矗立不倒。</p><p class="ql-block"> 在英国,人们把大本钟作为庆祝新年最重要的场所,收音机和电视里都会播放钟声迎接新年到来。在阵亡将士纪念日,钟声代表着默哀开始。此外,英国电视台和电台每天播放的新闻节目,也以大本钟报时为前奏。<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本钟是英国文化和历史的象征,代表着英国的传统与稳定,也成为许多文学作品和著名电影的取景地</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本钟前团友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在我们身后是伦敦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双塔楼。该教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伦敦市西部,</span>坐落于泰晤士河北岸,因此也被称为西敏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敏寺全长156米,宽22米,大穹隆顶高31米,钟楼高68.5米。教堂正门向西,由两座全石结构的方形塔楼组成。</span>它原是一座天主教隐修院,始建于公元960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历时20年建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来又经过两次重建。</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敏寺</span>不仅是宗教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英王室的礼拜教堂,</span>更是英国王室加冕、婚礼及安葬地,英国在这里已举行过39次君主加冕典礼。<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1年,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盛大婚礼也在此举行。西敏寺还是陵墓圣地,目前已有20多位英国国王下葬于此。</span>英国一些名人如<span style="font-size:18px;">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也长眼于西敏寺。</span></p><p class="ql-block"> 西敏寺的建筑风格历经变迁,从最初的罗马风格演变为哥特式风格,后来又受到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影响,直到19世纪修复后恢复了哥特式原貌,是哥特式建筑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海德公园是英国最大的皇家公园,​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教堂附近,占地360多英亩,公园旁就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繁华商业街,有</span>相连相通的牛津街、摄政街和邦德街。</p><p class="ql-block"> 海德公园18世纪前曾是英国皇室狩鹿场,查理一世执政期间,海德公园开始向公众开放。1851年,英国在海德公园内修建了水晶宫,并成功举办了万国工业博览会。</p><p class="ql-block"> 海德公园是英国社交名流和演讲者的聚集地,也是政治活动的热门地点。海德公园著名的演讲角又称“自由论坛”,自1872年起,每星期天下午人们都会站在自带的梯架上发表演说,内容涉及国计民生等各种话题,有“肥皂箱上的民主”之称 。</p><p class="ql-block"> 海德公园有大片绿地草坪和波光粼粼的湖面,湖畔草地上野鸭、灰天鹅悠哉悠哉享受着绿草和暖阳。在湖畔巧遇两位骑警,我不敢离马太近,远远来了张合影。先生寻到海德公园著名“演讲角”后特别兴奋,端起架式想表现出演讲者的澎湃激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温莎城堡<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伦敦以西32公里的温莎镇,占地约4.5万平方米,</span>是英国王室的家族城堡,也是现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最大城堡。它历经41位君主扩建改造,融合诺曼、哥特式等多元建筑风格,现为查尔斯三世的主要官邸之一。</p><p class="ql-block"> 温莎城堡起建于1070年,威廉一世出于巩固政治统治与军事防御的目的建造了城堡的前身,最初为木制城堡。12世纪后期,亨利二世<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石头取代木头建材,并将古堡中心位置的木塔用石头碉堡取代,称为圆塔,</span>将城堡改建为宫殿,成为主要王室住所。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晚年在此度过疫情隔离期,并于2022年在此安详离世。</p><p class="ql-block"> 英国王室经常在温莎城堡举办重要的国事活动,如嘉德勋章授勋仪式及王室婚礼等。2018年,哈里王子与梅根的婚礼就是在温莎城堡里举行的。早在1837年,温莎城堡就推出了游客门票制度。如今,每年有150万人前来参观古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游客参观温莎城堡时,每人配发一个手机大小可刷屏选项并佩带耳机的讲解器,选择中文解说后,即可对照城堡展厅标明的序号选取解说内容。温莎城堡宫殿很多,富丽堂皇,精美的展品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英国温莎小镇火车站<span style="font-size:18px;">毗邻温莎城堡</span>,是我们此次英国观光之旅结束的地方。该火车站建于1897年,站内保留着当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皇家专用火车</span>的机车头,许多游客到此打卡拍照。</p><p class="ql-block"> 温莎火车站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购物和休闲场所。站内汇聚了众多知名品牌和特色店铺,旅客可以在候车之余悠闲地逛店购物或享受美食。</p><p class="ql-block"> 在车站入口处立着一块醒目的框架,上面英文写着“我爱温莎”,为游人在此打卡留念提供了背景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结束英国9天之旅,告别希思罗机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