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东极之光

芊里

<p class="ql-block">抚远,作为边陲小城,在中国版图上属“鸡嘴”位置,历来有“华夏东极”和“东方第一城”的美誉。华夏地域有四极,抚远是祖国陆地最东端的地方。我曾在漠河北极村找到祖国的最北,也曾在祖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感受丝绸之路的温度,还曾探访过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南极村。这次来抚远,踏着历史的回响,漫步祖国陆地最东端的土地,圆了我游览祖国陆地“四极”之梦。</p><p class="ql-block">初夏时节,我飞往哈尔滨,然后乘车一路向东,从虎头镇驶向边防331国道。这是一条风景优美的公路,更是一条连接东北边陲小镇的纽带。这条公路蜿蜒于中国北疆,横跨三省,如长龙卧于山野。世人皆知川藏线美,殊不知此路独特的边疆风情,每一处都像一幅精美的画卷。</p><p class="ql-block">站在完达山脉中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遗址上,抚摸着斑驳的水泥掩体,指尖传来粗粝的触感,那些凹凸不平的弹痕,镌刻着战火硝烟的岁月。而珍宝岛,像一颗翡翠镶嵌在乌苏里江的碧波之中。望着眼前这座美丽的小岛,思绪不禁回到那段特殊历史时期:1969年3月中苏发生珍宝岛战争,岛上“百年首捷,一岛独胜”的石碑记录着那段边境争端‌。虎头要塞和珍宝岛,这两处遗址分别记录了日本侵华和苏联边境冲突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近代苦难的见证‌。</p><p class="ql-block">穿过乌苏里江大桥,终于来到祖国最先迎接太阳的地方——黑瞎子岛。眼望昔日俄罗斯兵营,脚下是收回的国土,心中是充满的自豪。凌晨,登上东极阁观赏日出,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夜幕,一轮红日从水面升起,乌苏里江在霞光中变成金色,水天一色美丽至极。那一刻的震撼和感动,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你醒来。</p><p class="ql-block">黄昏,我伫立东极广场的江边,看晚霞将整个江面染成橘红色。江水轻轻拍打着岸边,发出悦耳的声响。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历史的厚重在这方寸之地完美交融。我忽然懂得时间本是环形长河,每个黎明都是古老太阳的新生,如同黑龙江水裹挟着贝加尔湖的寒气,在抚远这片冲积平原上,完成永恒的相遇与告别。</p> <p class="ql-block">百年俄韵,铁路古镇。横道河子镇的中东铁路机车库,始建于1903年,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百年历史遗迹。它不仅是火车机车的存放和维修场所,更是中国铁路史上的一段重要记忆。横道河子火车站,鹅黄色的建筑点缀红色的尖塔,色彩斑斓的俄式小屋,仿佛是一幅夏日油画。机车库15 扇库车门依次排开像一把手风琴,弹奏着如诉如泣的弦律。</p> <p class="ql-block">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威虎山城主要由城门楼、林海镇、夹皮沟、神河庙、威虎厅等多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城门楼是旧林海山城城门的复原模式,融合了东北山城的传统建筑样式,如青砖楼座、翘檐、起脊等,是以20世纪30年代东北山林文化和冰雪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兴凯湖,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美称,是东亚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俄界湖。据文字记载,从西周王朝开始,兴凯湖就属于中国版图的内陆湖,唐代称兴凯湖为“湄沱湖”,金代称为“北琴海”,清代改称为“兴凯湖”。“兴凯”为满语,为水往低处流之意。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将中国的内陆湖改变为中俄界湖。伫立在浩瀚如海的兴凯湖畔,只见烟波浩淼,波涛涌浪使劲地唤醒着湖滩上的沙砾,无际无垠的湖潮像是诉说着自己被尘封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被誉为“北国公路之王”的边防331国道。</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虎头要塞,是日本关东军在中苏边境修建的军事要塞群,位于虎头镇周边的完达山余脉丘陵地下。该要塞由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五个主阵地组成,结构复杂且设施齐全,被日军自诩为“东方的马奇诺防线”。‌‌‌1945年8月,苏联红军在中国部队配合下进攻虎头要塞,仅用半个多月便摧毁了这一号称“可坚守6个月”的堡垒,标志着盘踞中国东北14年的日本侵略军被彻底消灭,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p> <p class="ql-block">鱼跃赫哲,船歌故里。这里是乌苏里江起点,这条波澜壮阔的大江,承载着经久不衰的渔歌。漫步乌苏里江边,体会歌唱家郭颂老师在此创作的“歌在船头、唱在浪中”《乌苏里船歌》的韵味和意境,了解赫哲族文化,感受赫哲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珍宝岛,满语“古斯库瓦郎”,意为“军队营盘”,是位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方一侧的岛屿,自古是中国领土。珍宝岛面积仅0.74平方公里,状如元宝而得名。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岛,因 1969 年 3 月发生中苏边界战争(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而驰名中外。岛上“百年首捷、一岛独胜”的石碑,是对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胜利的纪念‌。“英雄树”依然挺拔,它曾是战士们的天然掩体,树干上至今还留着几处弹痕,它不仅记载着战争历史,更象征着这片土地上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黑瞎子岛,又称抚远三角洲,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因‌该岛常有黑熊栖息,东北地区将黑熊俗称为“黑瞎子”而得名。黑瞎子岛自1929年“中东路事件”被俄方占领,一直实行军事控制。直到2008年10月,黑瞎子岛部分领土才归还中国,形成世界上唯一的“两国一岛”格局。</p><p class="ql-block">黑瞎子岛以其原始的自然生态和独特魅力的景区——春季桦树新绿,夏季绿荫浓密,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四季皆可观赏到如画般的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称黑瞎子岛为“北代岛”。</p> <p class="ql-block">东极广场,又称太阳广场,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卡杂克维茨沃镇相望。广场主要以华夏东极主体雕塑“民族魂”雕塑墙、“历史之墙”、“四极之墙”等景观组成,是我国陆地领土最东端的地标性景观。广场背倚祖国、面向东方,三角形的河口沙洲形状如同锋利的军舰舰艏,劈波斩浪,以“起航”为总体景观意象,高39.5米的东极极标雕塑为桅杆,以昂然挑起的河口观景广场为舰艏,象征着中国这艘巨轮正起航驶向东方。而“华夏东极”抚远,则正是这艘中华巨轮高昂的船头,每天都在为祖国迎来最早最新的一轮朝阳。</p> <p class="ql-block">‌东极阁坐落在南山公园山顶,为抚远市最高点,可俯瞰城市全景及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景观。凌晨登阁,一阁看两国,尽享旭日东升的壮丽景色,这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心灵的洗礼。‌东极阁建筑采用仿唐纯木结构,由主体楼阁和四个抱厦组成,造型恢弘大气。以“华夏东极日出”闻名,被官方定为“华夏东极的精神图腾”,承载边疆文化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同江三江口是松花江与黑龙江的汇合处,汇合后俗称“混同江”,故名“三江口”。黄色的松花江与黑色的黑龙江汇合后的两江之水,泾渭分明,蔚为三江奇观而闻名遐迩。三江口是中俄边境处,同俄罗斯犹太自治洲隔江相对。</p> <p class="ql-block">东极之旅不仅是一次地理的探索,更是一场文化的洗礼。‌在华夏东极迎接东方第一缕阳光‌,让人心潮澎湃。界碑与“东”字雕塑无声诉说着国土的庄严,而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流则勾勒出自然的壮阔‌。极地之东,不过是一个地理概念,而触动我的,是这片土地上那些未被言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登上东极宝塔,眺望对岸俄罗斯在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市,历史的复杂情感与当下的和平共存交织成独特氛围‌。‌江水无言,黑瞎子岛上的土地不会说话,但它记得每一双踏过的脚印,每一滴洒落的鲜血,每一场无言的对峙。如今,它被开发成了旅游区,游人们在此拍照留念,很少有人会去想这片土地承载的记忆。</p><p class="ql-block">抚远以最东的曙光、沉默的界江和混融的边疆文化,让人在辽阔中感知渺小,在静谧里体味家国情怀。离别的车上,抚远的轮廓渐行渐远,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舍和感动。这座小城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独特的魅力,让人充满难以磨灭的印记。在华夏这片土地醒来最早的城市里,每道波浪都是重新描摹的国界。抚远教会我的,是蹲下来倾听——界河之下的暗流,永远唱着比岸上更悠长的和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