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后我的足迹

蔡月兴

<p class="ql-block">午后,我和朱懿心在科学会堂没有直接出门,而是朝东走去。从思南路到雁荡路,这一片区域都归属科学会堂。这里曾经有一个少体校,现在已经消失了。科学会堂内有九幢大楼,楼楼相连并且相通。东大门上,陈毅元帅在一九五三年书写的“科学会堂”四个大字格外醒目。金色的大字展示在灰色底板之上,周围绿植环绕,让这个地方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建筑物外墙由红砖砌筑而成,配搭金属栏杆作为防护措施,既确保了安全稳固,又兼具美观。</p> <p class="ql-block">科学会堂的主楼外观非常漂亮,典型的法式建筑风格让人眼前一亮。建筑群位于前景左侧,古典优雅的风格与右侧的草坪和树木环绕的小径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对比。小路上停靠着一辆金色面包车,有人行走或站立交谈,背景远处可见现代化高楼大厦的轮廓。</p> <p class="ql-block">楼梯上盖着红地毯,显得十分壮观。大厅内有一条铺着红色地毯的楼梯,两侧装饰着精美的木质扶手与栏杆。墙上镶嵌着彩色玻璃窗,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树木的倒影。一位穿着浅色外套的人正沿着楼梯向上走去,仿佛在追寻着什么。</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楼梯上留念。一位老人站在华丽的大楼内旋转楼梯旁,背景是一扇色彩斑斓的彩色玻璃窗。这一刻,仿佛时间静止,只留下人与建筑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楼前的花园草坪充满了生机。晴朗天气下的公园景色,绿草如茵,树木茂盛。远处可见现代化高楼与传统建筑风格并存的城市景观,让人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与融合。</p> <p class="ql-block">百年的大树见证着岁月的流转。这是一棵茂盛的大树,树叶鲜绿,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背景是一座现代化高楼建筑与郁郁葱葱的树木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着历史与现代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花园水池增添了一份宁静。一个圆形水池置于绿树丛中,水面平静泛着黄色光泽,周围铺设整齐石板路供游人漫步欣赏四周景色。池中央点缀假山景观增添自然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p> <p class="ql-block">我俩留影。一位老人站在草坪上,背景是一座具有欧式建筑特色的房屋,周围停着两辆小型车辆,天空湛蓝无云。这一刻,仿佛所有的美好都被定格在了这一瞬间。</p> <p class="ql-block">陈毅元帅题的科学会堂书法原稿陈列在大楼橱窗中,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一幅书法作品展示在一个玻璃柜内,“科学会堂”四个大字醒目地书写于白纸上,并附带“陈毅题”的落款签名及印章图案。</p> <p class="ql-block">走出科学会堂东门就是复兴公园的北门。复兴公园入口处有一座石制牌坊,上面刻有“复兴公园”字样,并配有黑色铁栅栏门。这里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园,给人一种自由与放松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我告别朱懿心走进复兴公园。公园里布置得十分精致,草坪上铺满了各种颜色鲜艳的小花,并以黑色铁艺围栏分隔开来,在远处可以看到喷泉正在工作,周围还有许多树木遮挡阳光,给人一种宁静与舒适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草坪喷水池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地方。公园中央设有一个喷泉,周围环绕着精心修剪过的草坪及花坛;各处种植着不同颜色的小花,形成鲜艳夺目的花卉景观;远处可见几位行人正在散步或观赏美景,仿佛在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这块大草地我们曾在1959年为欢送周简老师而拍过班级集体照。一片广阔的草坪上点缀着郁郁葱葱的大树,背景中的凉亭静谧地矗立于其中,天空湛蓝无云,整个场景充满自然气息和平静感。</p> <p class="ql-block">从复兴公园西门出,我来到香山路孙中山故居。以前读中学时天天在此经过而从未进去过。现在对外开放,我如愿以偿,迈步进入。孙中山铜像坐落在绿植环绕的小平台上,周围摆放着整齐排列的红色玫瑰花盆栽,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庄严与伟大。</p> <p class="ql-block">一幢两层楼高的砖瓦结构房屋矗立于画面中心偏左位置,在其前方生长一棵大树遮挡部分阳光照射到地面形成斑驳光影效果;几位游客正在观赏并拍照留念,仿佛在追寻着历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间装饰典雅的传统中式客厅,墙壁呈浅黄色,天花板上悬挂着一个复古吊灯。房间中央有一张圆形木桌,桌上摆放了一个透明玻璃罩内的白色花瓶。墙上挂着一幅黑白照片,旁边有两个高大的金属花瓶放置于架子上。窗户边框为深色木质框架,并装有百叶窗,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香山路东端,一条铺着红色砖块的小路两旁种满了高大的树木,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光影,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与历史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出了孙中山故居,我又来到周公馆。一座三层楼高的建筑矗立于绿树环绕之中,外墙覆盖着茂盛的爬山虎植物,红色木制阳台栏杆显得格外醒目,在其下方聚集了一些游客正在参观或交谈,仿佛在追寻着历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一块绿色牌子上面写着“周公舘”,牌子旁边有一棵开满粉色花朵的树枝垂下来,枝条上有挂着一些小铃铛装饰品,整个场景显得非常宁静和谐,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一块标牌贴于墙上,上面写着“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 上海市人民委员会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六日公布”,背景墙面是由大小不一的小石头构成,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庄严与伟大。</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间布置复古风格的房间,墙壁上挂着一幅穿着西装的人物画像;房间里有一张木质床架与条纹被子铺盖着,并摆放了一个木制书桌及椅子组合成的工作区;墙上装饰着深色木质柜门以及玻璃窗格设计;天花板上有圆形吊灯点缀其中,仿佛在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在国民党统治时的简朴生活和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经历了科学会堂,复兴公园,孙中山故居和周公舘四个场景,感到不虚此行,很有意义。</p><p class="ql-block">2025.05.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