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参战退役军人和志愿者在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河南五星拥军团的资金支持下,端午节走访慰问烈士父母</p> <p class="ql-block"> 这个本该阖家团圆的节日里,有一群人望着空荡的座位,把思念藏进菖蒲的绿意里——他们是英雄烈士的父母,是把孩子交给国家的人,也是在每个节庆里,默默守着回忆的人</p> <p class="ql-block">妈妈呼唤儿子,“回家吃饭” </p><p class="ql-block">烈士的母亲曾说,儿子参军前最爱吃她包的红枣粽,每年端午总要提前三天泡好糯米。可自他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牺牲后,灶台前的身影就只剩她一人。"以前总嫌他挑食,现在多想再喊一声'吃饭了’,听他嘟囔着‘妈,又是粽子啊'。”她摩挲着儿子的军装照片,皱纹里落满了未寄出的牵挂。英雄们奔赴山河时,身后是父母踮脚眺望的目光,而那句“等你回家”,最终变成了墓碑前永不褪色的菊花。 </p> <p class="ql-block">岁月里的“隐形勋章” </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在龙舟赛的吶喊中感受热闹,英雄的父母们或许正沿着儿子曾走过的路慢慢走。有位父亲每年端午都会去烈士陵园,把新采的艾草放在墓碑旁:“他小时候调皮,总说长大了要当保护大家的人,现在他做到了,我替他高兴。”这些父母的肩膀上,扛着两种重量--失去孩子的痛,和为孩子骄傲的光。他们把悲伤酿成了沉默的力量,就像艾草的气味,清淡却坚韧,在时光里悄悄守护着英雄用生命换来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今天,想把牵挂系成五彩绳</p><p class="ql-block">端午的五彩绳有祈福的寓意,真想把这根绳子系在英雄父母的手腕上,告诉他们:“你们的孩子从未被忘记。”那些埋在心底的话,那些没来得及尽的孝,都化作了这个国家的山河无恙。当我们剥开粽子时,不妨抬头看看天空,或许英雄正借着云朵的影子,轻轻抱一抱他的父母。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刻,艾草正香,江水长流。英雄的父母親啊,请让这满城的粽香捎去问候:您牵挂的孩子,是我们永远的骄傲;而您,也是我们放在心尖上的牵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