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裘国春</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我老家新昌的老习俗,中午午餐吃汤包(馄饨)的,而不像其他地方都是吃粽子。</p><p class="ql-block">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我父亲,他说祖上就是这么传下来的。我父亲说,这可能是纪念屈原吧。</p><p class="ql-block"> 父亲接着说。当年屈原在汨罗江投江自尽后,百姓怕屈原被鱼虾撕咬,就把肉馅用薄薄的面粉包裹起来投入水中喂鱼,鱼喂饱后就不会去叮咬屈原了。这个说法与投粽子喂鱼纪念屈原有相同之处,但更令人信服,因为我觉得汤泡喂鱼更合理,与粽子相比,鱼儿肯定更会喜欢这小小的像鱼饵一样汤包的。</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知道端午节的存在,远比屈原投江的时代要早,端午节主要是源于去邪除五毒的一种仪式。而且时令也正处在麦收时节,新麦上场,麦香飘飘。家家都磨点新面尝新,在除五毒的端午,便做成汤包(馄饨)犒赏全家,吃汤包(馄饨)就成了端午节约定俗成的一种仪式。</p><p class="ql-block"> 鉴于以上分析,我觉得我老家端午吃汤包(馄饨)更有其道理。我作为新昌人,那就遵循老家的习俗,端午的午餐,我就吃汤包(馄饨),一碗不够,咱就吃两碗,管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3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