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的贝伦塔与航海纪念碑

海之声(周志浩)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2号我们旅游团来到了里斯本的贝伦塔风景区,贝伦塔又称圣文森特塔,是葡萄牙里斯本最具标志性的历史建筑之一,也是大航海时代的重要见证。514–1520年,由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下令修建。</p><p class="ql-block">作为特茹河入海口的军事防御工事,保护里斯本港口及附近的圣哲罗姆派修道院,同时纪念里斯本主保圣徒圣文森特。</p><p class="ql-block">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邻近的热罗尼姆斯修道院共同成为葡萄牙航海黄金时代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塔身融合了晚期哥特式与文艺复兴元素,是葡萄牙曼努埃尔风格的典范。装饰细节极具象征意义,是欧洲最早此类雕塑之一。</p><p class="ql-block">塔身共5层,包括长官室、国王厅、观众厅及顶层小礼拜堂。防御设计巧妙,如阳台地板开孔可倾倒沸油抵御外敌。</p> <p class="ql-block">大航海时代,达伽马等探险家由此启航,开启通往印度新航路。常与纽约自由女神像类比,代表葡萄牙的海洋精神与国家荣耀。涨潮时塔楼似漂浮河面,被誉为“仙境”;登顶可俯瞰特茹河与大西洋交汇的壮阔风光。</p> <p class="ql-block">贝伦塔是葡萄牙地理大发现时期的“石制史诗”,其建筑艺术、历史纵深与航海基因浓缩了帝国的兴衰。它不仅是军事工程的杰作,更是人类探索海洋的永恒丰碑。</p> <p class="ql-block">我们旅游团在里斯本还来到了里斯本的航海纪念碑风景区,航海纪念碑亦称“大发现纪念碑”。 位于葡萄牙里斯本贝伦区,毗邻贝伦塔、塔霍河畔,据信是15-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远征的出发地。1960年,为纪念航海家**亨利王子(唐·阿方索·恩里克)逝世500周年而建。 </p><p class="ql-block"> 历史渊源其设计雏形源于1940年世博会的临时建筑,后因象征意义重大,于1958年重建为永久性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设计与象征意义:建筑形态 、船帆造型:高52米,形似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船,以钢筋混凝土与玫瑰色石材建造,表面覆盖辛特拉石灰岩雕刻。 碑顶矗立大型十字架,侧面视角可见一把垂直巨剑,象征航海时代“一手持圣经,一手挥利剑”的殖民扩张精神。</p><p class="ql-block">人物雕塑群,核心人物:船头为亨利王子(西方大航海时代开创者),身后排列达伽马(印度航线发现者)、哥伦布(美洲发现者)、麦哲伦(环球航行领航者)等共80位航海相关人物,涵盖航海家、科学家、传教士及将军。 </p><p class="ql-block">正面刻有“献给亨利和发现海上之路的英雄们”,彰显对勇气与探索精神的礼赞。</p> <p class="ql-block">航海纪念碑不仅是里斯本的地标,更是一部立体的航海史诗——它以艺术化的船体、密集的英雄雕像和脚下的世界地图,无声讲述着葡萄牙如何以勇气与野心改写人类地理认知。站在碑顶,河风拂面时,仿佛仍能听见五百年前远征的号角。</p> <p class="ql-block">边缘的浑天仪是纪念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摆放蕴含深刻的航海历史象征意义。两座浑天仪分别安放在纪念碑主体两侧的地面石质台基上,对称分布,紧邻碑体。浑天仪为青铜或石制仪器,造型仿照古代航海导航工具,由多层环形结构组成,中心轴线指向天极,表面刻有经纬度刻度。</p><p class="ql-block">浑天仪是葡萄牙大航海时代的核心导航工具,用于测量天体高度以确定船只纬度,是远洋探险的关键装备。</p><p class="ql-block">浑天仪作为葡萄牙国徽的核心图案(金色浑天仪上方嵌盾徽),象征航海家对全球探索的历史贡献。 </p><p class="ql-block"> 葡萄牙国旗的绿色部分代表对航海先驱的致敬,而浑天仪则直接体现航海文明的根基。与纪念碑的帆船造型呼应,共同构成“航海精神”的具象化——恩里克王子引领的航海事业依赖此类仪器突破未知海域。</p> <p class="ql-block">航海纪念碑边缘的大地上埔有一个世界地图,我找到了我们中国的地图。</p> <p class="ql-block">里斯本横跨特茹河的主要桥梁有两座,我们看到的是四月二十五日大桥,它始建于1962年,1966年通车,原名“萨拉查大桥”(以独裁统治者命名)。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爆发“康乃馨革命”,民众以和平方式推翻独裁政权。为纪念这一民主胜利,大桥更名为“四月二十五日大桥”。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航海纪念碑位置可以遥看到里斯本4月25日大桥,眺望特茹河,眼前展开的是一幅融合了自然壮阔与人文历史的流动画卷。这条被称为里斯本“母亲河”的水道,不仅承载着城市的呼吸,更以多重视角呈现出令人屏息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特茹河在此处河面开阔,水流平缓如镜,河水在阳光下泛着银灰色的波光,向大西洋方向缓缓延伸,形成一道天然的地理走廊。河面上游艇缓缓穿行,拖曳出细长的水痕,风景非常美丽。</p> <p class="ql-block">特茹河的4月25日大桥,既是地理的枢纽,铁桥鲜红的钢骨则铭刻着现代民主的重生。河水沉默流淌,将历史、信仰与生活编织成里斯本永不褪色的灵魂风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旅游团的大巴通过大桥时拍摄的桥上行车的风景图片。</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二张</p> <p class="ql-block">里斯本的耶稣像是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一座著名宗教纪念碑,位于特茹河南岸的阿尔马达山顶,与里斯本市区隔河相望。</p><p class="ql-block">耶稣像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像。葡萄牙在1934年派遣主教访问巴西后,受到启发,决定建造类似的纪念碑。为了感谢上帝在二战期间保佑葡萄牙免受战火侵袭,同时象征和平与神圣的庇护。1949年开始建造,1959年5月17日正式揭幕,历时10年完成。雕像高28米,底座(方形柱状基座)高82米,总高度110米,是欧洲最高的耶稣像之一。</p> <p class="ql-block">热罗尼姆斯修道院位于葡萄牙里斯本贝伦区,是葡萄牙曼努埃尔式建筑的巅峰之作,也是大航海时代辉煌历史的象征。1983年与邻近的贝伦塔一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教堂在1502年由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下令兴建,纪念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成功开辟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并作为王室陵墓和远航水手的祈祷教堂。 </p><p class="ql-block">教堂工程耗资巨大,依赖葡萄牙海外贸易(尤其是东方香料)税收的5%支持,耗时近百年(1502–1580年)才完工。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中,全城多数建筑损毁,但修道院几乎完好无损,保护了正在祈祷的葡萄牙王室成员,被民众视为“神迹”。</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的建筑与艺术特色是曼努埃尔风格典范 融合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及海洋元素,以繁复的石雕著称,如航海绳索、珊瑚、异域动植物等主题,象征葡萄牙的航海霸权。每年圣诞节,修道院会举办烛光音乐会,在回廊的穹顶下聆听圣歌,被旅行者称为“穿越时空的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我们旅游团在导游带领下到了一个贝伦区蛋挞店,这个蛋挞店可不简单,是蛋挞的发明地,世界上第一个蛋挞就是这个店做出来的。</p><p class="ql-block">这个蛋挞举世闻名味道极佳,令人陶醉。外皮酥脆,散发着诱人的黄油香气,而内部则充满乳脂的浓郁,还夹杂着柠檬与肉桂的独特气息。这间拥有180年历史的蛋挞店,究竟蕴藏着怎样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在19世纪初的贝伦区修道院旁,矗立着一座炼糖厂与一家小巧的杂货店。</p><p class="ql-block">1820年,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在(贝伦区)爆发,这场革命最终导致修道院被迫关闭。而在1834年,修道院内的神职人员与工人被逐出修道院,这一事件更是让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群陷入了沉寂。为了谋生,修道院中的一位修士(或修女)在院旁的小杂货店内开始售卖一种自制甜点。这种甜点因其独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艺,逐渐在当地赢得了口碑,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贝伦区的蛋挞。</p><p class="ql-block">在那个时期,贝伦区被视为远离里斯本的偏远之地,唯有乘坐汽船方能抵达。然而,该区的修道院与贝伦塔却成为了吸引游客的磁石。游客们仿佛热衷于周末的农家乐之旅,时常踏足这片土地,欣赏这里的风景并品尝那令人赞不绝口的蛋挞。</p><p class="ql-block">直至1837年,贝伦蛋挞这一美食终于以正式的名字挂牌上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品尝。</p><p class="ql-block">如今,在贝伦蛋挞店,点心师傅们每日都沉浸在制作蛋挞的乐趣之中。</p><p class="ql-block">制作工艺与口感方面,蛋挞外皮酥脆,内里乳脂浓郁,还夹杂着柠檬与肉桂的独特香气。其知名度延续至今,成为葡国经典甜点。</p><p class="ql-block">下个图片为蛋挞店内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旅游团的导游购买了蛋挞,我们旅游团人员每个人一个,我品尝了蛋挞味道不错。</p> <p class="ql-block">创建于1837年的蛋挞店外景。</p> <p class="ql-block">这个店铺的蛋挞包装袋。</p> <p class="ql-block">旅游团人员在在这个古老的蛋挞店门口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欧洲人也在这里买了蛋挞</p> <p class="ql-block">在蛋糕店门前见到的温馨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原来生活最美的风景,从来不在追逐的远方,愿每个读到这些文字与照片的您,都能在自己的故事里找到治愈的糖霜。如果今天有点累,记得对自己说:辛苦了,明天会更好。麻烦你给我留下观后的感想及评论,谢谢!本美篇编辑于2025年5月31号,谢谢您的光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