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

苏州太极拳

<p class="ql-block">关于烦恼的种类,经中说有八万四千烦恼。简单归纳,主要有贪、嗔、痴、慢、疑五种。贪,是对事物的贪求和占有之心。嗔,是对不喜欢的境界生起仇怨、苦恼、损害等情绪。痴,是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从而引发错误的观念与言行。慢,是执著自身长处而轻视他人。疑,是因缺乏智慧而对真理产生怀疑。</p><p class="ql-block">烦恼潜伏在我们心中,那么,它和我们是什么关系?我们感受一下,当烦恼生起时,内心是什么感觉?当我们生起贪心时,则会觉得,我现在很需要金钱,需要汽车,需要权力,这些东西对我很重要。有没有这种感觉?是不是觉得,当我们需要什么,对它很在乎的时候,这种贪著之心就成了我们的化身,和自己不分彼此?</p><p class="ql-block">当我们生起嗔心时,我们是不是觉得:我在生气,这个气必须要生。这样才有满足感,同时让自己觉得很痛快,很强大——我是不好惹的,不好欺负的!有没有这种感觉?当我们陷入慢心时,会觉得自己很优越,高人一等。比如我们有某方面的长处,受到他人肯定,或是取得一定成就时,会立足于这个长处,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有时候,我们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从而陷入自卑。这时候,自卑就代表了你。</p><p class="ql-block">所以说,烦恼是自我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执不是孤立的存在,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烦恼,都是我执的得力助手,和我执密切相关。贪代表我的存在,嗔代表我的存在,慢也代表我的存在。每种烦恼产生作用时,都会让自我得到某种满足。</p><p class="ql-block">在满足的同时,又给自我带来无尽痛苦。比如过分在乎,就会导致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嗔恨、我慢等烦恼也是同样,会带来种种负面情绪和伤害。禅宗有个公案叫“家贼难防时如何”,烦恼就是我们的家贼,一天到晚做着“损法财,灭功德”的坏事。面对这些防不胜防的烦恼,我们该怎么办?祖师的回答是:“识得不为过。”识就是认识,你知道他是贼,就可以提防了。</p><p class="ql-block">从太极修行来说,就是内心要有正知。烦恼的生存基础是不正知。我们在不正知的状态下,才会把烦恼认定为我,不懂得和烦恼保持距离,甚至会成为烦恼的奴隶。如果我们建立正知,就能看到烦恼的过患,看到烦恼是敌人,不是“我”。</p><p class="ql-block">就像《楞严经》说的“客尘”,要认清它是客人,不是主人。这一认知非常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