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浩荡 梦绕巍峨-骆明振评析冯柏乔七律《清明忆恩师伯龄》【中华诗评】2025

中华诗评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华诗评】2025-1总261期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华诗坛.让诗歌走向众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师恩浩荡 梦绕巍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评析冯柏乔七律《清明忆恩师伯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骆明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明忆恩师伯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冯柏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冤梦依稀半百前,幸逢晚霁慰残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曾于雪夜程门立,每向芸窗手授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墨渍葵园犹刻骨,诗痕电海尚萦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而今我亦霜侵鬓,愧负深恩一泫然。</p> <p class="ql-block">冯柏乔博士于乙巳年清明写了一首七律思忆小学时的恩师谢柏龄。为方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这首思念诗的内涵,诗评者将其译成散文。</p><p class="ql-block">“我在清明时作了一个梦,既濛濛泷泷,又真真切切;既感亲切,又感惭愧。梦到五十多年前的景象,我最尊敬的小学老师谢伯龄在遭到不公平的对待,受到了冤屈之后,从中学下放到沙院小学。谢老师以平常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将智慧的火花点燃学生的激情,将父亲般的慈爱温暖学生的心灵。令人感到幸运的是,在傍晚,风止了,雨停了,天空凝聚了晴朗,飘动美丽的霞彩。值得欣慰的是谢老师的冤枉得到了澄清,提供了继续发挥其才华的机会,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并且安度了晚年,享受了天伦之乐。这是依稀的梦向清明之梦转化。接下来的梦境,就是超越历史之梦,也就是梦中的梦。在大雪纷飞,寒风凛冽的夜晚,我伫立在雪地上,静候老师醒来,开门进去,成为程门入室弟子。在老师的书房,阅读经典著作,每每得到老师的亲自指导,悉心教诲,领悟了理学格物致知的奥义。实际上,这是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小学聆听谢老师教诲的梦。接着,我的梦境从融合历史典故之梦转化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现实之梦。梦中,谢老师常到我葵园故居挥毫作墨,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墨宝。墨渍至今仍然散发着墨香,依然闪烁着浓墨的光彩,使我从中受到启发,激发了学习书法的兴趣,并且成为我毕生的艺术追求。谢老师为我写了很多格律诗,激发了我写格律诗的热情,开启了我心灵之窗!写诗也成为我的爱好和执着的追求。谢老师这些诗作,至今仍然流传在电白,在茂名。诗的意境萦绕在信笺里,萦绕在书籍的字里行间。我的梦醒了,是醒梦。在醒梦里,我流了眼泪,我感悟了师恩浩荡,因为我如今已白发苍苍了,然而比起谢老师的高尚人格和他的博学多才,我显得逊色。在醒梦中,我又感悟了梦绕巍峨。谢老师对我的恩重如山,我还未有做到最好的回报而感到愧怍。”</p><p class="ql-block">下面评析冯柏乔七律《清明忆恩师伯龄》的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清明,是拜祭先人的节日。清明,是怀旧的渊源。值此清明时节,冯柏乔博士思忆恩师谢伯龄,是自然而然引发的。谢伯龄博学多才,师德高尚,是电白小学优秀教师,中学优秀教师,培养了很多优秀学生,深受学生敬仰和爱戴。谢老师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受到冤屈,从中学下放到沙院小学任教,是冯柏乔小学时的老师。谢伯龄老师对冯柏乔一生影响极大。可以说,冯柏乔成为中国当代著名儒商,著名诗人和著名书法家,是和谢伯龄老师的教育培养分不开的。虽然谢伯龄老师作古了,然而,他永远是冯柏乔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于是,写了一首艺术水平很高的思念诗,以纪念谢伯龄。这首诗具有以下艺术特色。</p> <p class="ql-block">一、梦境萦回,典故与现实的融合</p><p class="ql-block">梦,按中国传统的说法,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按弗洛伊德的《梦的解释》,梦,通常是潜意识中的愿望或欲望的表达。冯柏乔对恩师谢伯龄的思念,就产生了梦。梦中表达了冯柏乔的愿望。冯柏乔这首诗以“冤梦”为起始,贯穿于全篇。梦境贯篇体现在:一是梦因产生了梦果。由于冤梦,产生了梦因,也生成了梦果。因为谢伯龄蒙屈,才从中学下放到沙院小学任教,成为了冯柏乔的老师。这是梦的因果关系。其梦之因果,萦回往复,萦回方式表现为或濛泷,或清晰,或奋进,或超越,或现实,或悲哀,或欣慰,或愧疚,或历史式融合现实。“冤梦”表现濛泷、悲哀。“晚霁”表现为清晰,清明,欣慰。“雪夜程门”既表现为钦仰、尊重、虚心,又表现为耐心、礼貌、涵养。“芸窗手授”,既表现为渴求、追求,又表现为激动、感动,更是启迪。“墨渍葵园”既表现为铭记,又表现为永久。“诗痕电海”,既表现为飞扬,又表现为灵动。三是历史式和现实式的有机结合。“雪夜程门”、“芸窗手授”是典故式,也是历史式。“墨渍葵园”、“诗痕电海”是现实式,也是具体式。梦的萦回,把典故和现实结合。四是梦的虚和梦的实结合起来。如果说:“雪夜程门”是虚梦,那么“墨渍葵园”就是实梦。如果“芸窗手授”是虚梦,那么“诗痕电海”就是实梦了。虚与实,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五是醒梦与愧梦结合。“霜侵鬓”是醒梦,几十年过去了。诗作者也是霜染鬓发了。这表达了诗作者对自己人生历程的感慨,谦虚地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出色,以至“愧负深恩”,认为比老师逊色,愧对老师的大恩,表达了诗作者永求上进的心境和砥砺前行的开拓精神。</p> <p class="ql-block">二、梦中生梦,悲伤与欢欣的结合</p><p class="ql-block">梦境萦回,表现了诗作者对老师情感的深厚。这是诗的意境在梦的萦回中体现出来。梦中生梦,表现了诗作者对恩师非常敬佩的感情,以及对知识的迫切渴望。于是产生了梦中梦。诗中的“曾于”与“每向”都表达了作者曾经在“程门立雪”,并且还每每在书房得到程颐老师的亲自指点,传授经典。这是典故演化成梦境,成为真梦。典故中的梦境是冯柏乔博士的亲身经历。他把自己当作杨时或游酢在雪中站立于程门,恭敬等候,望其收留为弟子,得到程颐的教授。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用美学观点分析,就是审美的移情作用。诗作者把对向谢老师求教,当作是向程颐求教。于是梦境就进入了“程门立雪”。这种梦的移情效果:一是塑造出恩师谢伯龄的高大形象,媲美于著名理学家的程颢、程颐。二是表现出冯柏乔尊敬老师,虚心求教的高尚品德。三是梦化典故。这种表现手法在中华诗词历史上纯属首创,体现了丰富诗的内涵和拓宽诗的外延的别出心裁的表现手法。这种写作手法所表现出的艺术效果,为中华诗词宝库增添了神韵。</p> <p class="ql-block">三、梦醒求圆,尊师与报恩的和合</p><p class="ql-block">诗作者沉浸在对恩师思念的梦境中,沉醉在聆听恩师教诲的兴奋中,反省在梦醒的徬徨和愧疚中。这种愧疚,是谦语,表现出诗作者励志前行,自强不息的精神。实际上,在谢老师的言传身教中,诗作者是最出色的学生,胸涌家国情怀,秉承儒商的济世宗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对老师的最大的报恩。尊师必定要报恩,报恩是尊师的体现。在师生的情谊层面分析,师恩越深,感情越深,师恩越难报。而师恩深似海,要如何才能报答。每当睡梦中而潜然泪下。由此看出冯柏乔与谢伯龄的师生情谊何其深厚!何其博大。浩荡若大海,巍峨若高山。而我亦与谢伯龄老师相交几十年,成为知己,在我当民办教师时常向他请教,向他学习诗词,书法。所以,读到冯柏乔的结句“愧负深恩一泫然”时,我也流下了眼泪,以致在和冯柏乔博士通话交流诗的感受而泣不成声。当我说到谢伯龄老师的夫人莫老师身体健康,已愈百岁高龄,冯柏乔很高兴,说要回去探望师母。冯博士的人情世故如此通达,实是难得!</p> <p class="ql-block">冯柏乔七律《清明忆恩师伯龄》的思想特色。</p><p class="ql-block">冯柏乔的《清明忆恩师伯龄》是尊师报恩的典范,体现在:</p><p class="ql-block">一、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作者对恩师的感情,愈深厚,愈真挚。五十多年过去了,但冯柏乔仍然铭记恩师的点点滴滴,如露水之晶莹,如溪流之澄澈,如夏兰之幽香,也就是恩师的形象及精神已融化在诗作者的灵魂中,并以老师的为人处世的态度,笃厚待人和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作为学习榜样,激励自己前进。正如毛泽东在1937年1月30日,在延安写给徐独立的60岁生日的贺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多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毛泽东是尊师的典范。冯柏乔同样是尊师的典范。</p><p class="ql-block">二、树立恩师的崇高形象。冯柏乔在诗中说“曾于雪夜程门立”,把谢伯龄老师与历史上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相媲美。这是崇拜恩师的体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既要品德高尚,又要知识渊博,才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值得学生终身记忆。正因为谢老师德才兼备,所以冯柏乔心中永远铭记谢老师的教诲和恩情。</p><p class="ql-block">三是懂得报恩。报答师恩,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上。以什么实际行动报答师恩。冯柏乔博士是著名儒商,怀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为家乡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冯柏乔所创建的仁风国学文化研究院,成为了全国国学教育基地,为宏扬国学文化作出重大的贡献。而他仍然感到愧疚,“愧负深恩一泫然”。说明了冯柏乔的谦虚精神,认为恩师样样都比自己高强,比自己厉害。由此反映了冯柏乔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高尚品德。</p> <p class="ql-block">此外,冯柏乔这首七律在用词方面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梦”字贯穿全篇,使整首诗笼罩在梦的氤氲中,呈现出诗意的朦胧美。“梦”字表现出情感深沉的积淀,理智清晰的提升。而读者读朗时,情感体现出既濛泷又清晰,既沉重又轻松,既悲哀又欢欣,既愧疚又自豪!受到尊师教育和启迪。“晚霁”不仅描写傍晚的绚丽景色,而且蕴含象征意义。“雪夜”不仅描写大雪纷飞的夜晚,而且反映了求学者的坚韧精神。“霜侵”不仅描写自然,而且反映了艰苦的人生历程。“泫然”,为压轴之词语,与诗的首联相呼应,表现为既喜且悲,既悲且喜,既矛盾,又不矛盾的情感。这些词语的运用既精确,恰当,又形象,深刻,体现出诗味的浓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6日于</p><p class="ql-block">仁风国学文化研究院</p> <p class="ql-block">【诗评者简介】骆明振,男,1949年生。别号行素山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获中华精英诗词学学家称号。诗词含蓄,遂成象征风格。本人是教育心理学副教授。创作诗词多从心理描述入手。著有《寸草春晖词集》。创作了《骆宾王赋》,《沙院赋》,长律《绿之歌》(新韵320韵),《马之歌》10O韵等。精研草书,左书尤为得心应手。多年研究美学和文艺评论理论。</p> <p class="ql-block">【原诗作者】冯柏乔博士(DR.FUNG PAK KIU),金科伟业(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著名儒商,原香港新华社香港地区事务顾问,江西省政协第九、十、十一届委员,茂名市政协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届常委,电白政协第五、六届副主席,北师大客座教授,暨南大学客座教授,中华两岸四地文化交流总会会长,2014年荣获“中国自主品牌行业领军人物”, 2015年在山东孔子国际文化节荣获“孔子儒商奖”,2016年荣获“全球杰出华人奖”。 他肩负“要把健康和财富带到万户千家”的使命,倡导“丰财富德,利己惠人”的企业精神,沿着打造亚洲文化新品牌之路迈进。</p> <p class="ql-block">【中华诗评】总编辑: 中国玫瑰</p> <p class="ql-block">【中 华 诗 坛】</p><p class="ql-block">首席顾问:非马、桑恒昌</p><p class="ql-block">顾问:张福平 根源 舞韵</p><p class="ql-block">美术顾问:柯林胶</p><p class="ql-block">书法艺术顾问:许广纪</p><p class="ql-block">首席诗评家:橙石、怡然、王佐臣</p><p class="ql-block">专席诗评家:幂闻、吴垠、陈传燕、 中国玫瑰、 蒋江华、陈实、万年、杨生伟、陈娇娥、王蕾、兰妮</p><p class="ql-block">社长:麦进通</p><p class="ql-block">总编:许向阳</p><p class="ql-block">常务总编:中国玫瑰、白月光、明之、羽君、王佐臣、凘雯、橙石</p><p class="ql-block">主编:中国玫瑰、兰馨月儿、白月光、羽君、陈实、吴顺珍,凘雯</p><p class="ql-block">执行主编:孙继烈、徐家祥、袁书辉、刘显英、</p><p class="ql-block">张 生、林文彤、杨 硕、吴 杰、张积荣、崔明之、谭绿松、杨 泽、赵 靖、陈玉元、李 玲、李其新、李 勇、凘 雯、顺 珍、芦 荻、廖 梦、伍登华、曲士文、淡泊风云、向日葵、繁花似锦、陈 臣、左岸云</p><p class="ql-block">编辑部主任:江南</p><p class="ql-block">行政总监:崔明之、陈娇娥</p><p class="ql-block">【四大刊物】</p><p class="ql-block">1《中华诗坛.诗词专刊》许向阳主编。</p><p class="ql-block">2《中华诗坛.现代诗刊》白月光主编。</p><p class="ql-block">3《中华诗坛.公众平台》兰馨月儿主编。</p><p class="ql-block">4《中华诗评》中国玫瑰主编。</p><p class="ql-block">【专刊】</p><p class="ql-block">《中华诗坛.同题诗周刊》主编:白月光、伍登华</p><p class="ql-block">《中华诗坛公众号》主编:李玲、凘雯</p><p class="ql-block">《中华诗坛.华人头条》主编:兰馨月儿</p><p class="ql-block">《中华诗坛.今日头条》主编:羽君</p><p class="ql-block">《中华诗坛网诗》主编:胡洁、素宏</p><p class="ql-block">中华诗坛同题诗.美编主编:山清水秀</p><p class="ql-block">中华诗坛.影音主编 .混音:燕随云翔.相思明月</p><p class="ql-block">【中华诗坛诗歌朗诵艺术团】</p><p class="ql-block">总监:蓝棠</p><p class="ql-block">团长:燕随云翔</p><p class="ql-block">首席金牌主播:燕随云翔、京鸽、灵修、江帆</p><p class="ql-block">主播:曾经飞翔在蓝天、丁香、满园春色、留光溢彩、北极星、分享快乐、墨兰、兰裳为羽、大河、开心最重要、弓关、味道纯、小妮、大智若愚、竹节、孤独的牧羊人、墨然、暗香疏影、 蚕豆花儿开、金色霞光、东北虎、吉祥如意、真现实、媛缘伐木人、两地孤木、桂、蚕豆花儿开、琴韵悠扬、采诗、逐月、勇往直前、清茶、紫色雪莲、路在脚下、米粒、阿木、千里草、美丽芬芳、小草、绿色家园、钰儿、善娘、莎拉公主、</p><p class="ql-block">水、寻梦园、晨曦、酒窝 、兵哥哥、格桑花开、赵杰、紫藤赤鹿 、阿双......</p><p class="ql-block">曾经在中华诗坛编委工作过的人士有:</p><p class="ql-block">小影(美国)、佛子、柯羽、袁赤、白丁、大江东去、郭娅、齐绍亮、王晓华、青斌、乔玉峰、</p><p class="ql-block">林文彤、吴杰、杨硕、柯儿、笑林强哥等</p><p class="ql-block">中华诗坛编辑委员会</p><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