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君子

<p class="ql-block">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个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央的庞然大物,是中国最大的沙漠 ,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它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总面积达33.76万平方千米,因自然环境恶劣,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p> <p class="ql-block">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从1991年至2023年,历时30多年建成了四条沙漠公路,总里程超过1200公里。这些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是世界最长的流动沙漠公路 ,它的建成,让“死亡之海”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天堑。</p> <p class="ql-block">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我们选择了第二条沙漠公路,即从和田到阿拉尔,全程424公里。</p><p class="ql-block">我们早上约九点起程,进入沙漠公路后,只见这条贯穿"死亡之海"的公路,像一条黑色的丝带,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分为二,两旁<span style="font-size:18px;">连绵起伏的沙丘一望无际,广漠之地,人烟罕迹,飞鸟罕至,注定这是一次孤寂的旅程。</span></p> <p class="ql-block">踏上沙漠公路,真正感受到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沙漠里筑路,其中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筑路工人,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死亡之海”上书写了壮丽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途中,公路两侧有延绵不绝的芦苇方格,这是沙漠公路的固沙带,筑路工人将芦苇埋在浮沙上,形成的“芦苇方格”,用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固定沙土,以防止流沙侵害公路,保障道路的畅通。</span></p> <p class="ql-block">遍布沙漠的芦苇方格,如同大地的棋盘,记录着人类与风沙博弈的智慧,<span style="font-size:18px;">铭刻着筑路工人战风沙,斗严寒防沙治沙的艰难历程,向默默无闻付出艰苦的筑路工人致敬!</span></p> <p class="ql-block">与沙漠相伴的胡杨树,有的成片生长,有的独自挺立,<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些古老的树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是沙漠中的传奇,</span>它们见证了沙漠的变迁,也为这片沙漠带来了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行驶在这条笔直的沙漠公路,沿途的风景基本是沙漠、胡杨树、沙棘草等,刚开始还有点新鲜兴奋感,但架不住几个小时的路途几乎都是同一种风景,着实让人有点审美疲劳,坐在车里极易犯困,唯有时不时下车拍照打卡解乏。</p> <p class="ql-block">湛蓝的天空下,一棵孤独的胡杨树,枝干扭曲弯曲,依然以顽强的姿态挺立于荒漠之中,它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坚韧与顽强不屈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用镜头记录遇见的风景,用心去感受所见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阳光下的胡杨树,金色的叶子熠熠生辉,那粗糙的树干,是岁月的沉淀和生命的坚韧,它们在这片荒漠的土地上,孤独又顽强的生长着,顶得住风雪,耐得起干旱,生而不死一千年,以它千年的生命力,诠释着岁月的深邃与坚韧。</p> <p class="ql-block">荒漠中的胡杨树,就像是一位孤独的守护者,伴随着流淌的岁月,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旅途中,时常隐藏着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风险,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服务区,我亲眼目睹了一位失去生命的游客被抬上警车送走(沙漠途中没有救护车)。据说,这名游客是因吃东西不慎噎着,抢救不及时窒息离去,好惋惜!直感叹生命的无常,有时脆弱如纸,意外与明天不知谁先到,更感到要珍惜生命,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走停停,拍照打卡,快到目的地时,还遇到了堵车,直到晚上十点左右才到阿拉尔的酒店,这一天行驶了将近13个钟头。</p> <p class="ql-block">穿越沙漠公路,可体验一场极致的孤寂旅程,感受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从而对大自然有更深的敬畏,对<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有更高的敬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摄于2024年10月22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谢谢观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