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子的美篇

信子

<p class="ql-block">当教室的日历翻到“乙巳年五月初五”,我们迎来了第21个端午日。20年,5186777班,7300个日夜,足够让一株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也足够让一群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而今,我们站在这个特殊的节点——既是第20年传承的见证者,也是本届学生初中生涯的最后一个端午。</p> <p class="ql-block">变与不变:青春的褶皱与年轮</p><p class="ql-block">20年间,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核。三年前,我们用彩线编织香囊,今年我们用植物拓印;从前,粽子是长辈的手作,如今学生自己亲手包粽子带给家人。但变中亦有永恒:包粽子的糯米香从未消散,手腕上的彩线如年轮一般年复一年更新,拔河时的呐喊声依然穿透雨幕。变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对传统的敬畏;变的是活动形式,不变的是集体记忆的联结。</p> <p class="ql-block">童年的粽香,织就传承的经纬</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母亲的灶台总在端午飘香。糯米与红枣在粽叶中层层包裹,如同岁月将爱与期待细细织就。那些年,节日是母亲掌心的温度,是糖糕里藏的甜,是月光下听不完的传说。长大后,我接过这根“彩线”,将端午的凉糕、中秋的月饼、除夕的饺子,化作教室里的仪式感,一针一线缝进学生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20年,5186777,七届学生,七种性格,21次端午的欢笑与泪水。每一届都有独特的色彩:有的班级偏爱端午艾叶煮蛋的碰蛋的喧闹,有的班级痴迷于端午团扇的彩绘静美;有的班级会在端午节熬出浓浓一锅石头汤;有的年份我们便把端午过到户外五福赐黄,额头赐王,阳光照射,像一朵朵向日葵。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那句:“我们的节日,我们一起过。”</p> <p class="ql-block">彩线上的向日葵:一针一线系青春</p><p class="ql-block">今年的彩线,多了一枚向日葵。</p><p class="ql-block">“向日葵象征一举夺魁!”。我低头为每个孩子系上彩线,指尖掠过他们手腕的温度,恍惚间回到二十年给第一届弟子系彩绳时的絮语:“系紧些,邪祟进不来。”每到毕业季端午节甚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初一的他们,羞答答地接过彩线,手指绞着衣角说“谢谢”;初三的他们,大大方方地将彩绳塞进我掌心,反手为我系上,动作轻柔得像在系一件珍宝。这一刻,彩线不再是祈福的符号,而是时光的纽带——一头系着我的青春,一头系着他们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上届的学生发来信息:“老师,高考前能回来系彩线吗?”六年前,他们也是这间教室里的孩子,如今已长成能独当一面的少年。彩线系住的,何止是手腕?更是六年的成长、六年的牵挂、六年的“回家”。</p> <p class="ql-block">拓印青春:慢工细活,方得本色</p><p class="ql-block">文化衫上的班徽拓印,是孩子们最爱的“解压课”。</p><p class="ql-block">“咚——咚——咚——”木槌敲打植物叶片,汁液在棉布上晕染出墨绿的纹路。有孩子急得满头大汗,攥紧木槌狠狠砸下,叶片的脉络却支离破碎;有孩子屏息凝神,轻敲慢压,棉布上渐渐浮现出完整的叶形。</p> <p class="ql-block">“拓印和考试一样,越急越错。”一个孩子举着棉布笑,叶片的纹路像一张笑脸。青春本就是一场拓印,用力过猛会撕裂,急功近利会模糊。唯有稳住节奏,轻下力气,才能将时光的脉络完整拓印。</p> <p class="ql-block">班长胡大姐姐,花了一周时间给每个同学编花、写信、送玩具。我总想:“从前我是那个大姐姐,现在她是。”我笑她学得一模一样,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了她青春里的“母亲”——那些藏在信封的爱,那些藏在折花的祈愿,那些藏在日常里的耐心,早已化作她生命里的光。</p> <p class="ql-block">青春驰骋:夕阳下的合影,是永恒的诗</p><p class="ql-block">操场上,夕阳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奔跑、跳跃、大笑,像一群脱缰的小马。有人将文化衫甩向空中,班徽在风中猎猎作响;向日葵在余晖里闪闪发光。我举起相机,快门按下的瞬间,听见青春的响动——是木槌敲打植物的“咚咚”声,是彩线缠绕手腕的“簌簌”声,是四十三颗心跳动的“怦怦”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十年,七届学生,21次端午。彩线在变,从红绳到彩绳,从平结到向日葵;粽香在变,从红枣到豆沙,从糯米到水晶凉糕;但不变的是那句:“我们的节日,我们一起过。”</p> <p class="ql-block">时空织语,青春拓印。</p><p class="ql-block">彩线系住的,是二十年的光阴;粽香飘散的,是永远的家文化。</p> <p class="ql-block">毕业季的最后一个端午,我悄悄在心底给每个孩子送上祝福:“愿你如粽叶,柔韧包容;如糯米,纯粹温暖;如彩线,绚烂多彩。”</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的端午,我们的节日。</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春天景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