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隔篱莲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到端午节!吃粽子,收祝福,好不开心!了解我的朋友知道我不爱吃肉粽,一早发来粽子图片,特意说明不是肉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句大言不惭的话,在所有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才是我的最爱。尽管其他节日比如春节、清明、中秋,个个更隆重,但正因为他们被赋予太多意义,过节的心情便没有那么轻松。而端午节基本上就是个吃货节。您或许会问:不是为了纪念屈原吗?其实,说句真心话,屈大夫的事迹虽然感人至深,但时隔上千年,如今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于我们小老百姓而言,端午节更开心的还是有假期可休,有粽子可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端午节之所以是我的最爱,而且数十年初衷不改,原因当然首先是喜欢吃粽子。但吃粽子似乎也不必非等到端午节,尤其是如今,只要你愿意,一年到头都能吃到粽子。我就常常有事没事看到粽子就想买两只,但吃来吃去,总觉得端午节的粽子才最香,本来嘛,粽子原本就属于端午节。可见,喜欢端午节,不仅仅因为喜欢粽子,还喜欢端午节特有的节日气氛。而这种气氛,多半也与记忆有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童年的时候,端午节是唯一不用帮忙家务而可以坐享其成的节日。说来也奇怪,一贯喜欢支使我做家务的母亲,唯有包粽子从不让我沾手,结果导致我错过了最佳学习年龄,到如今也没能掌握核心技术,成为我终身遗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过话说回来,不用干活的端午节,便也成了单纯快乐的节日,再说还有粽子相伴多日,端午节的记忆可谓悠远而绵长。记得,端午节后许多个中午放学回家,我们兄妹几人就坐在门前的屋檐下,阳光照着斑驳的院墙,门前树荫婆娑,地下落满枣花,我们一边吃粽子,一边翻着小人书东拉西扯......</p><p class="ql-block"> 虽然这样的端午节随着童年一去不复返,但那份美好的记忆却铭刻在心底,在每年的这个时节都被重新唤起,在吃粽子的同时,重温一回旧梦,抚慰一下被岁月摧残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端午节浓浓的怀旧意味,粽子也就只喜欢童年的味道,这也是我多年来拒绝所有非甜类粽子的原因,而且最恨的是那咸肉粽,因为它严重偏离了我记忆中粽子的甜美滋味,我甚至觉得以它一身陌生,混迹在我熟悉的粽子的行列里,就是对我无比钟爱的粽子的一种冒犯。想到这里,我突然有点不寒而栗。我似乎明白了种族主义的由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人对于异己,不管是人还是物,都有着本能的排斥,如果一任其自由泛滥,人类永远不能走向文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说,多年了解下来,爱吃肉粽的朋友占多数,原来我倒成了异类。这才恍然大悟,多年来,是我这些喜欢肉粽的朋友们,一直在理解着我,宽容着我。一任我没完没了,喋喋不休。好在如今认知有了提高,坚持自我的同时,不再排斥他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祝四海亲朋和各地师友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端午吉祥安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0日写于上海</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31日重新编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