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

清峰

<p class="ql-block">图片/原创</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2日</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又名麦积崖,因其形“如农家积麦文状”而得名。位于秦岭西段北麓,山峦迭翠,自古有“秦地林泉文冠”之称。周围群峰环抱,麦积一峰崛起,山高142米。据史料记载,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一417年)。</p> <p class="ql-block">  著名禅僧玄高、昙弘聚积僧人300禅修。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大兴崖阁,造像万千,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曾不断开凿或重修。洞窟开凿在悬崖绝壁上,“密如蜂房”,栈道“凌空穿云”。现存窟龛221个,泥塑、石刻造像7000余件,壁画千余平方米,北朝崖阁八座,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大景区位于甘肃天水市东南,地处西秦岭北支的东端,秦岭、贺兰山、岷山三大山系交汇处,中国版图中心带;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分水岭穿过景区。景区内动植物物种丰富多样,地质地貌,气候典型独特,石窟文化保存完好。被国务院审定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上,栈道凌云,石窟千年。丹霞映日,佛国梵天。泥塑含情,壁画流芳。心随意动,意与禅通。</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每一座石窟都是一个艺术宝库,雕刻精美,色彩鲜艳。佛像形态各异,表情生动,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据记载,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氏死后,为埋葬乙弗氏皇后,在这里开凿麦积崖为龛。公元561一572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在这里建造七佛阁。公元601年隋文帝时期,在这里建造了舍利塔。后来经过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的开凿扩建,就成为了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  隋代(公元581一618年),宋代重修。高浮雕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主佛身高15.70米,倚坐式,面如满月,法相庄严。两旁的菩萨侧身侍立,和蔼可亲。</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如同一部立体的佛教艺术史书,每一窟、每一像、每一笔,都蕴含着深厚的佛法与无尽的智慧,让人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内心得到净化与启迪。</p> <p class="ql-block">  北周(公元557一581年),宋、明、清重修。大型崖阁式建筑,前有栈阁,后壁并列开七个龛,龛内分别塑一佛二弟子或二菩萨。</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东方的雕塑陈列馆,每一处壁画都诉说着不灭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共同铸就的瑰宝,它的美,源于那鬼斧神工的丹霞地貌,更源于千余年来无数工匠的心血灌注。每一尊泥塑,每一幅壁画,都是历史的见证,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的美,是一种雄浑与细腻的结合。山势嵯峨,千龛万塑,似在诉说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泥塑壁画,又以其精湛的技艺,展现出生命的灵动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漫步麦积山石窟,感受那一份来自千年的艺术灵魂。在石窟艺术的光影中,仿佛听到了历史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实施的山体加固工程中,拆除了原有的木栈道,于八十年代初,除个别地方略作调整外,基本沿原栈道走向重新架设了钢筋凝土及钢管扶栏混合结构的新型栈道,使古老的栈道又焕发了新生。</p> <p class="ql-block">  随着木栈道层层加高,形成整面崖体布满石窟的奇观;北周后期,麦积山的造像、开窟数量大增;宋代以后,麦积崖的洞窟已经开满壁面;从宋代到清代,周边僧众一直持续地对佛像进行修复、重妆在一是程度上保证了佛像、宗教空间的完整性,因此信仰礼拜的人群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山峦叠嶂,绿树成荫,清泉潺潺,让人流连忘返。站在高处远眺,群山环绕,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的风景,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伫立,以其壮美与神秘,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它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是心灵的归宿。</p>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