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闽南山海(四)——福州(总结篇)

徐海军

<p class="ql-block">5月30日,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旅游目的地——福州,晚上7点30分就要乘D60次返回北京了。从霞浦出发,经过2个多小时路程,首先来到福州马尾区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参观。有一部中国船政史,半部中国近代史之说。船政文化博物馆是在原马尾造船厂的综合仓库基础上改建的,从当年的百年之大变局到船政诞生,船政教育,船政制造,船政制度,船政文化等方面展示了中国向海图强的艰难历程,展品有1000多件,其中一级展品3件,二级展品11件,三级展品几百件,从1866年左宗棠创办船政,船政出了严复、林则徐、范葆桢、詹天佑、邓世昌等一大批杰出人物,为中国的海军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通过参观,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有了许多新的感受。下午到中国历史名街三坊七巷参观游览,绐我的印象和天津的古文化街有些相似,但历史文化的厚重程度和天津古文化街就没有可比性了,三坊七巷发轫于晋朝,成形于唐、五代,发展于两宋、鼎盛于明清时期,成为明清建筑的″活化石″,出了严复,林觉民,林微因,冰心,陈衍等上百位历史名人,福建的名吃和特产在这里可以随处找得到,被国家命名为历史文化名街,有一段时间,曾一度要在三坊七巷搞商业开发,幸亏发现得早,被及时制止,否则,福州难称有福之州了。</p><p class="ql-block">闽南山海之行到此结束了,随团的成员大都是老年人,为什么旅行团老年人居多?我以为,这和上世纪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现在的70岁以上的家庭,大都一个子女,最多二个,有的甚至成了失独家庭,平时的孤独寂寞,家里冷清,出来走一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以排解心中的苦闷,可以互相交流,语境相同,活跃气氛。有的说,和老伴在家里,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参加旅游,几天几乎把一年的话都说完了,说说笑笑,心态也变得年轻了。还有一点,就是参加什么样的旅行团也很重要。老人们勤俭节约一辈子,攒下一笔钱不容易,但出来旅游就是享受晚年的幸福,就没有必要精打细算了。这次旅游,大家都很满意,主要是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服务得更好。特别要表扬全程陪同的领队小张和导游小叶及司机师傅,他们兢兢业业,每一处细节都想得什么周到,进房间帮助老人把网络联好,下车时搀扶每一位老人,有的忘记了自己的生日,但旅行社没有忘记,专门在旅游过程中送上生日蛋糕,在端午节当天,给每一位团员送上热气腾腾的粽子等等……。</p><p class="ql-block">旅途结束了,期待着下一次的新目标,新发现。</p> <p class="ql-block">1867年,法国造的插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马尾造船厂旧址</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克虏伯船炮实物</p> <p class="ql-block">林则徐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p> <p class="ql-block">文儒坊</p> <p class="ql-block">安民巷</p> <p class="ql-block">黄巷</p> <p class="ql-block">严复翰墨馆</p> <p class="ql-block">网红打卡地——爱心树。</p> <p class="ql-block">主街南后街</p> <p class="ql-block">我给领队小张和导游小叶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小张天天如此,次次如此。</p> <p class="ql-block">小叶知识渊博,一路热心讲解,受到大家热烈欢迎。</p> <p class="ql-block">司机师傅全程兢兢业业,保障安全。</p> <p class="ql-block">下次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