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七绝·屈原</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p><p class="ql-block"> 屈子当年赋楚骚,</p><p class="ql-block"> 手中握有杀人刀。</p><p class="ql-block"> 艾萧太盛椒兰少,</p><p class="ql-block"> 一跃冲向万里涛。</p> <p class="ql-block"> 伟大领袖以人为题材的诗词不多,古人就更少了,屈原是其中之一。这可能是古今吟咏屈原最特别的一篇了。之前的屈原,一般是冤屈形象或气节象征。在毛主席这首绝句里,屈原也曾是位高权重的者,“手中握有杀人刀”,同样,他也是个悲剧的理想主义者,“艾萧太盛椒兰少”,“萧”、“椒兰”,皆出《离骚》,一指小人,一指君子。对屈原而言,满朝之上,他是被孤立的少数派,但宁折不弯。</p> <p class="ql-block"> 屈原以死明志,表明他为了反抗黑暗、追求理想而矢志不渝。尽管屈原的死,没有唤醒那些昏君佞臣,没有换来强大的楚国,但屈原的形象却是高山仰止,屈原的精神却与日月同辉!毛主席的这首《七绝》,同样描绘的是一个个性刚烈,不与黑暗势力合流的勇士形象。虽然他德才兼备,忠君爱国,一次次劝诫,但跟魏征不同的是,他不幸面对的是一个昏庸无能的楚怀王和楚倾襄王。国破家亡之后,只能一跃冲向万里涛,用死来对污浊世界进行最后一次抗争。</p> <p class="ql-block"> 这首诗作于1962年。是毛主席诗词中唯一缅怀屈原的作品。相比之下,毛主席更喜欢阅读屈原《离骚》,这是他终身长伴的书目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