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心史祭先贤 ‍一一记合肥一中老三届同学史啸虎赠书活动及阅读的初步感想

王士珑

<p class="ql-block">一卷心史祭先贤,</p><p class="ql-block">披荊探路五十年。(注)</p><p class="ql-block">借取分香喜相聚,</p><p class="ql-block">白首同窗乐似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啸虎父親史略先生从一九三五年左右开始革命活动,到一九八九年辞世,共五十余年)</p><p class="ql-block">合肥一中老三届初三3班同学史啸虎先生,撰写的《父亲的青年时代》正式出版了。</p><p class="ql-block">二0二五年五月三十日上午,借着这次赠书机会,我们老三届同学五十八人,相聚于徐萍融和酒店,先由啸虎同学介绍他写父親回忆录的初衷和感受;黄长明、尹佩贤等同学先后发表了阅读初步感想。然后开始文艺表演,同学们载歌载舞,互相举杯,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史啸虎同学父亲史略(1909一1989),是一位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叶就投身革命事业的老一代有文化的革命者,WG前任安徽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史啸虎在他父亲去世后,阅读、整理他父母亲遗留下来的大量文字资料,其中有许多建国后历次运动的检查材料,甚至包括所谓的"认罪书",对他触动很大。特别是他读到他父亲去世前三年大病住院时写下的一页《无题诗》,其中前言一句话:"偶思所存的笔记和所写的材料,积累很多,尤其是一九五七年以来的数量最大⋯"(见p2)词语虽然很平和,其中蕴藏着多么沉痛心酸的感情!遂激发啸虎同学探索乃父参加革命后的心理历程,他专程赴他父亲参加革命活动的旧址考查,尽可能走访父亲的亲朋好友,认真检索查证文字材料,反复修改订正,写出了这样一个另开生面的革命回忆录。</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说它是另开生面呢?因为绝大多数后代记述父辈的革命回忆录,都是记述父辈的丰功伟业,很少探讨父辈在革命过程中思想历程。而啸虎的这部回忆录正相反,较少涉及他父亲在革命历程中艰难危险以及贡献成就。而是尽可能还原他父亲投身革命事业前后的思想历程,特别是父亲没听从武汉当时党组织领导人的意见而执意赴延安党校学习,那位领导人因而就不转他党组织关系(见P170)他父亲只能过了七年半后再重新入党的委屈。他父亲后来怎么想请战友证明,实事求是地重新计算党龄而最终放弃的思想变化过程。</p><p class="ql-block">记录父辈参加革命的艰难危险和贡献成就,让后代铭记革命的丰功伟业,宏扬革命精神,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与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同样,真实地记录父辈在革命大潮中,虽经历委屈不公而不改初心,坚守理想信念,无疑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真实记录在革命过程中出现的人为纠葛对革命者心灵的创伤,对汲取历史教训,更好地团结一致建设伟大祖国,更具有精神层面的教育意义。窃以为这正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0二五年五月三十一日.乙巳端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