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滕王阁

悟.空

滕王阁的由来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它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沿江路的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始建而得名。据载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曾被封于山东滕州故为滕王,并且在滕州建筑一阁楼,名曰"滕王阁"(已被毁),因不得民心,滕王李元婴被调到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任都督,因怀念故地滕州,李元婴在属下的谄媚下,召集能工巧匠,亲自选址便又修筑了江南洪都的"滕王阁"。</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告别了庐山,踏上南昌的这块宝地时,顿觉赣江的风裹着江南独有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吹开了千年的历史长卷,将我们引向那座曾经承载着历代文人墨客情怀的滕王阁。在导游详细讲解的过程中,我心中充满了好奇,究竟是什么魔力能让滕王阁历经29次的重建呢?为什么能火了1300年?只<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因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span>。</p> <p class="ql-block">  据导游介绍,我们眼前的滕王阁是‌1989年重建竣工的。其建筑风格完全是仿宋的,采用明三暗七的格局,底座高度12米,主体建筑高57.5米,相当于9层楼那么高,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全部采用古代木构建筑形式,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span>。‌据说这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与他的弟子,搜集大量古代资料,绘制出8套图纸,从中精选出来的一套方案!这套图纸完稿于1942年,因国家战乱,民不聊生,无暇顾及重建。</p> 神童王勃的传说 <p class="ql-block">  说心里话,过去知道《滕王阁序》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但对王勃的生平与历史知之甚少,才疏学浅。这一点与才华横溢的福君弟弟相比,我就惭愧的多了!若不是为了制作美篇所需,还真不知什么时候能阅览一下相关历史。</p><p class="ql-block"> 王勃,中国唐代文学家、著名诗人,山西人。他的祖父是隋末思想家王通、他的父亲是泽州长史王福畤。王勃,六岁作诗,九岁成文十岁博览群书,十二岁到十四岁学医,十六岁入朝为官。“所学之广、所学之精,无愧于神童之称”。</p> <p class="ql-block">  王勃十六岁时,科举得以进士及第,在沛王李贤府中做事。一次沛王李贤和英王李显斗鸡娱乐。王勃为其助兴的同时,也有卖弄学问之嫌,写了《檄英王鸡文》。唐高宗知晓后大为不满,认为王勃有意挑拨离间皇室家族,一怒之下就把王勃贬出京城。此后的王勃在虢州参军之职上,又因一个官奴犯下重罪。幸遇天下大赦,免于一死,但仕途因此搁浅,其父亲也因而被贬为交趾县令(今越南北部)他去交趾探望父亲,次年返回时遭遇海上台风,不幸遇难,英年早逝,年仅27岁。</p> 滕王阁序的诞生 <p class="ql-block">  王勃去交趾探望父亲,路过洪州时正值重阳节,闻阎都督府在滕王阁举办大型宴会,各路名人名流汇聚一堂为滕王阁的建成纂文。王勃年少轻狂,不知其中内幕,自告奋勇,挥毫泼墨,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全文773字,引用20多个典故致敬前人,新造30多个成语沿用后世,并且是即兴发挥,震惊天下。因此,便有“千古第一骈文”之美誉,滕王阁也因此名扬天下!千古风流!</p> 千古风流 <p class="ql-block">  远望滕王阁,见其飞檐斗拱在蓝天白云下舒展如翼,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芒。走近时,正门两侧红柱上的楹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赫然入目,这两句不正是王勃笔下的千古绝句吗?拾级而上,每一层都宛如铺开的历史画卷。二层的《人杰图》壁画上,欧阳修、王安石、汤显祖等江西历代名人栩栩如生,他们的才情与风骨在丹青中凝固,成为这片土地上最璀璨的星辰。三层的浮雕则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繁华景象,四层的《地灵图》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江西的名山大川,让人不禁感叹这片土地的钟灵毓秀,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  登上滕王阁的最高层,凭栏远眺赣江犹如一条玉带蜿蜒而过,江面上波光粼粼,船只往来如织。八一大桥横跨城区两岸,仿佛是连接着历史与现代;红谷滩新区的高楼大厦错落有致,呈现出现代化都市发展的美丽蓝图。此时距离黄昏还有一段时辰,我们不可能等待晚霞映红半边天的出现。但却又几只白鹭掠江而过,不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高楼下面和滕王阁的旁边,仿古建筑比比皆是,绿树成荫,游人如织,环境优美。虽无王勃当年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情景出现,但历经千年时光流转,眼前的繁荣盛世不也是王勃所期待的梦想吗?</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滕王阁北园,开放的区域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再次亲近这座千年名楼。这里不再是单纯的景点,而是成为了南昌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历史经典与现代文明交融的公共空间。它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和包容着现代人的梦想与生活。在我们来南昌前,因九江庐山距离黄山景区很近,差一点就改变了行程。考虑去了黄山就有可能割舍了江西全境游的最后一站,难免又要留下一点“遗憾”,所以,与福君商量后还是决定来南昌拜访一下仰慕已久的滕王阁!</p> 写在最后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离开滕王阁时,温柔的风轻轻拂过,我知道那是从赣江吹过来的。我在想,没有王勃的旷世奇才,哪有滕王阁的今日辉煌。<b>传说王勃逝后安葬在交趾(今越南的北部),那里曾经是我们的国土,不知何时划给了越南。我真担心越南像韩国一样死不要脸,说不上有一天说王勃就是他们的祖先呢</b>!滕王阁不仅是一个优美的建筑符号,更是一座文化的丰碑。它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承载着文人的情怀,向世人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明的传承。也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历史的厚重,还有那融入到中华民族骨髓里的优美文字和灿烂的千古华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