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故里,别样的风情

卓子

<p class="ql-block">昵称卓子,美篇号1542052(福建)</p><p class="ql-block">手机拍摄</p> <p class="ql-block">近日去溪囗游玩,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p> <p class="ql-block">溪囗山青水秀,历史底蕴深厚。</p> <p class="ql-block">这里宁静祥和,极具人间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见一座传统牌坊,雕刻精美,古韵悠悠,见证了溪囗的历史变迁,也成为了这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这里蓝天白云,自然风光旖旎。</p> <p class="ql-block">每一处风景都像是一幅画,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山间的小溪潺潺流淌,水声清脆。</p> <p class="ql-block">与周围的自然风光交织成一曲美妙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云雾缭绕中,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隐约可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妙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四尊青铜雕像展示出孩子们嬉戏玩水的情景,在水面上投下倒影,让人回到了童年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远处一片宁静的湖光山色,一女子在洗衣,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一条石板路延伸至水边,旁边有一排木制栏杆。水面平静无波纹,反射出周围的景色。这里的风景如诗如画,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一座古老的石桥横跨于宁静的湖面上,周围环绕着茂密的绿树与青苔覆盖的小径,水面波光粼粼,反射出天空的颜色。这座石桥仿佛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一座铜制弥勒佛像矗立于石板路上方,背景是一片绿意盎然的山林与远处模糊的建筑群,相得益彰,美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步入蒋介石父子故居,去了解蒋氏家族的兴衰。蒋氏故居,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武岭路上,是一处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与人文情怀的著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是蒋介石及其家族的重要生活场所,更是近现代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见证地。蒋氏故居建筑群中西合璧,结构独特,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富有江南府第特色的代表性建筑,是探访民国历史、领略江南民居风情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蒋氏故居占地面积广阔,主要由丰镐房、玉泰盐铺、小洋房、文昌阁、蒋母墓道、摩诃殿、蒋氏宗祠、武山庙、武岭门等构成,每一处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武山庙始建年代无考,清朝末年,蒋介石的父亲蒋肃庵当上“庙首”。</p> <p class="ql-block">到了民国初年,武山庙办起了“武山小学”,成为当时溪口最像样的学堂,蒋经国曾在这里受启蒙教育。</p> <p class="ql-block">沿着武岭路往前走,绿荫掩映下的武岭门显得庄严雄伟,“武岭”二字”由国民党元老于佑任题写。</p> <p class="ql-block">蒋氏宗祠则是蒋家重要活动的场所,如修谱、祭祖、婚嫁、迎娶、出殡等。这座建筑传统中式风格浓郁,内部结构穿斗和抬梁相结合,门柱上有精美的雕刻,体现了蒋氏家族的显赫地位和传统文化底蕴。作为蒋氏家族的宗祠,它承载着家族的荣耀和传承,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家族制度。</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则是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别墅,位于溪口镇高处,可俯瞰整个溪口镇美景。这座建筑为攒尖顶楼,阁式建筑,寰宇穹顶结构,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攒尖后以宝瓶收顶,顶部为椭球。文昌阁内部悬挂着宋美龄的画作,见证了蒋宋联姻后的生活点滴,也体现了蒋介石对宋美龄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玉泰盐铺则是蒋介石的出生地,位于蒋氏故居景区靠西端,武岭路中街簟场弄口。大门在围墙右前方,石框架上刻有“清庐”两字,右下侧墙角嵌刻有“玉泰盐铺原址”基石一块,落款为“中正”。这座盐铺见证了蒋氏家族的起源和发展,也是蒋介石早年生活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武岭中学是一所历史名校,其前身是蒋介石先生遵母亲遗愿创办的“武岭学校”。成立于1927年7月,学校设置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实行军事化管理,人称“小黄埔”。</p> <p class="ql-block">从1932年起,蒋先生亲任校长,另设校务长管理日常事务,后成立由宋美龄、蒋经国、蒋纬国、陈布雷、陈立夫、陈果夫等12人组成的校董会,宋为董事长。1948年1月,其所属的普通中学部定名为“武岭中学。</p> <p class="ql-block">蒋氏故居的丰镐房,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大小房间49间,房子格局为前厅后堂,两厢四廊,楼轩相接,廊庑回环,属于江南旧式世家府第建筑。</p> <p class="ql-block">丰镐房的建筑既有白墙黑瓦、飞檐翘角的江南传统民居特色。建筑的梁架结构、雕刻、彩绘等工艺都十分精湛。</p> <p class="ql-block">又融入了西式的门窗、雕花装饰等元素。</p> <p class="ql-block">东西厢房分别为宋美龄与毛福梅的住房,根据两人不同习惯,分别布置西式家具和中式家具。两边有两棵宋美龄亲植的桂花树,宋美岭情商极高,西面毛氏住地称为“金桂”,以视尊重毛氏;东面自己这边则为“银桂”。据说2003年宋美岭在纽约去世,不久“银桂”则莫名的枯死,难道是宋美岭魂归故里?后来又移植了一棵相近的桂花树。</p> <p class="ql-block">会客厅采用传统书画装饰,显得庄重典雅,高贵大气。</p> <p class="ql-block">中式餐厅展现出精致高雅又不失简约,显示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向往。</p> <p class="ql-block">毛福梅罹难处,1939年12月12日,侵华日机对溪口镇丰镉房、文昌阁等目标进行野蛮轰炸。蒋经国之母毛福梅出后门躲避,不料刚出后门,炸弹在后弄邻宅爆炸,墙倒被压而罹难。</p> <p class="ql-block">这座特别的周顺房,与蒋介石故居丰镐房相连,位于 丰镐房的东南角。原房主周云生据说与蒋介石儿时玩伴,同年生。蒋介石扩建丰镐房时曾想购买,周云生不同意,蒋介石也不强买。因拒绝搬迁而被称为“民国第一钉子户”。后来蒋介石逃亡台湾,正好在祖国的东南角,当初没有强拆,倒是给自己留了一席之地,是高人指点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