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美篇名.哲人(摄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美篇号.1235265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背景地.成都黄龙溪古镇</span></p> <p class="ql-block">五一节假日期间我们自驾来到黄龙溪古镇,刚一走进景区就被欢笑声,呐喊声所吸引,循着声音看到了古镇第一个标志性景观,西寨门前龙潭广场里的神龙抬头,龙头喷出的水柱涌向在池中的龙鼎,在巨大的龙潭池里人潮涌动,这里已成为欢乐的海洋,夏季这里必将成为人们戏水耍水的休闲胜地。顺着龙潭池的水流下泄到西寨门下又现第二个景观龙颈飞瀑,龙潭灵水自上而下,由龙潭广场倾泻过来产生的水流落差形成瀑布,分层叠进,水花跳跃,各具情态,将勃勃生机和灵气一路传递下去。</p> <p class="ql-block">黄龙溪有一个传奇故事。自古以来,黄龙是帝王的象征,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皇朝,黄龙溪出现"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的奇观,刘备以为瑞兆,专立此碑:"汉刻黄龙甘露之碑"。为了昭示立国天意,铸一铜鼎,择吉日沉于黄龙溪府河,铜鼎象龙形沉入水中。从此,千古一溪,得名黄龙溪。黄龙溪古镇是全国闻名的火龙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 <p class="ql-block">成都黄龙溪古镇以古色、古香、古风、古韵为特色,作为"天府第一名镇.田园城镇样板",黄龙溪曾是开明王朝最后的军事据点,曾是刘备登基的舆论策源地,曾是大宋水码头重镇。而今,古镇保存着最古老的遗址、民俗,有最川西、最国际的田园风景,更倍受影视界青睐,据说有两百多部电影诞生于此,被誉为"中国好莱坞"。是历史、文化、名胜、风光,一应俱全的"成都新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真龙现身,是黄龙溪水龙一条街的景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黄龙溪关于龙的传说由来已久,与传说不同的是,黄龙溪有着"水龙"和"旱龙"的说法,水龙文化涵盖了"神龙抬头、龙颈飞瀑、真龙现身、黄龙摆尾"四大主题。"真龙现身"景观是一段特别的亲水区,沿途有老式水碾、水井、水车、石磨等景点,为龙身增添了浓郁的古镇气息 让你感受水生龙趣与龙共舞。</p> <p class="ql-block">水碾,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十八记载"水碾,水轮转碾也。"川西地方水资源丰富,水碾子是昔日不可或缺的谷子、麦子等农作物加工工具。此处水碾为古镇乡间实物,从吊脚楼下伸上一根与木制水车相连的粗木轮轴,带动一根横木驳杠,杠头套着一块硕大笨重的石碾砣。工作时,碾砣隆隆地碾过环形石槽,槽内谷物经反复碾压,壳、实自然分离,随后用风谷机去粗取精,谷物加工便大功告成。</p> <p class="ql-block">黄龙溪古镇的水系被设计为"水龙"形态,其中"黄龙摆尾"指溪流末端的浅滩区域,形似龙尾摆动。此处连接水龙与旱龙(庙宇群),是古镇"龙形"布局的重要节点。在火龙灯舞等民俗表演中,"黄龙摆尾"是经典动作之一,象征龙腾飞舞的活力,常用于祈求风调雨顺。古镇居民将龙尾戏水活动与驱邪纳福的寓意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夏季游客常在"黄龙摆尾"浅滩戏水,当地有用水枪互射的习俗,相传被水溅到可驱邪纳福。</p> <p class="ql-block">黄龙溪一湖两河三寺,与龙有着奇妙的关联。传说府河与鹿溪河是龙的化身,两条河在此交汇,孕育出了这片富饶的土地。黄龙溪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龙,但龙的文化却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它是当地人心中的信仰,是古老历史的传承,也是黄龙溪独特魅力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谢谢你欣赏.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