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数学文化作为数学学科的灵魂,愈发受到重视。2025年5月19日下午,我校首个数学市级课题——《初中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的结题报告会在行政楼三楼小会议室隆重举行,是数学组继2023年获得揭阳市示范教研组后的第二大盛事!</p> <p class="ql-block"> 出席报告会的专家领导有:榕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林炎城,教研员池秋虎、林伟丰老师,榕东中学校长曾希展、榕东中学副校长肖若虹、榕东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林顺芝及课题组相关成员,共同见证这一历时两年的课题研究成果绽放光彩的重要时刻。会议由办公室陈浩芝主任主持。</p> 课题报告启新章 <p class="ql-block"> 报告会伊始,课题组主持人陈晓娜老师以“深耕数学文化沃土,培育校本课程新苗”为主题,开启了课题研究过程与成果的汇报之旅。陈晓娜老师表示,在课题立项之初,团队便明确了研究目标:通过挖掘数学文化的深厚内涵,开发具有特色的初中数学文化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领略数学文化的魅力,提升数学素养与文化自信。</p> 课程体系创新篇 <p class="ql-block">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经历了“理论学习 - 实践探索 - 反思改进 - 总结提升”的螺旋式发展路径,<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过反复研讨与打磨,课题组构建起了一套系统的初中数学文化校本课程体系。教师们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数学文化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数学文化故事会”“数学谜题挑战赛”“数学与艺术创作展”等活动中,沉浸式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span></p> 深耕细作展成果 <p class="ql-block"> 陈晓娜老师展示的一系列数据与案例令人振奋。经过课程实施,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显著(<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52%上升到89%</span>);教师在数学文化教学方面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极大锻炼,多位教师在市、区级教学比赛中获奖,课题组还形成了3本校本教材、5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30个精品案例。此外,校本课程资源包,包括教材、课件、拓展阅读材料等,也已完成初步开发,并进行了推广试用,获得广泛好评。</p> 专家点评引方向 <p class="ql-block"> 专家组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点评。专家组成员对课题组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林炎城老师强调:"课程开发要突出地域特色,比如可以研究本地非遗项目中的数学智慧,让文化传承更接地气。"池秋虎老师指出:"该课题选题精准,研究扎实,建议后续可以重点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系统培养,让文化浸润更有深度。"</p> <p class="ql-block"> 林伟丰老师建议:"要建立长效机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常规教学,同时加强校际交流,发挥辐射作用。"陈浩芝主任表示:"学校将认真吸收专家建议,持续推进数学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p><p class="ql-block"> 专家们的点评既肯定了成绩,又指明了方向,为课题研究的后续深化提供了重要指导。</p> 资料查验见真章 <p class="ql-block"> 在资料检查环节,专家组对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成果性资料进行了细致查阅,包括课题立项申报书、研究实施方案、活动记录、学生作品、调研报告等。 </p><p class="ql-block"> 专家组对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些资料详实记录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有力支撑了研究成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p> 展望未来再扬帆 <p class="ql-block"> 校长曾希展在总结发言中,对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是一次教学研究的探索,更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希望课题组以此次结题作为新的起点,认真吸纳专家意见,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扩大课程辐射范围,让更多学生受益于数学文化的滋养。</p> 光影铭记研途路 <p class="ql-block"> 此次结题报告会,既是对市级课题《初中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的全面总结,也是对未来数学文化教育发展的一次展望。相信在课题组的持续努力下,初中数学文化校本课程将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让数学文化在榕东中学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p> <p class="ql-block">供稿、摄影、编辑:杨良旭</p><p class="ql-block">初审:肖若虹</p><p class="ql-block">终审:曾希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