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一直在寻找他的踪迹,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我都找不到有关藏传佛教格鲁派六世达赖拉嘛仓央嘉措的任何信息。</p> <p class="ql-block">在大昭寺八廓街东南角的玛吉阿米餐厅,站在这幢小楼面前,我看着络绎不绝来此地打卡的人们,又想起了仓央嘉措,想起了《见与不见》,想起了《问佛》,想起了《那一天》《不负如来不负卿》。</p><p class="ql-block">那一日闭目在金殿香雾中,蓦然听见是你颂经中的箴言,那一夜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已飞,喔飞成仙,不为来世,只为有你喜乐平安……</p> <p class="ql-block">四百多年前,西藏藏传佛教格鲁派第六世达赖拉嘛仓央嘉措究竟经历了什么?一个西藏佛教的最高领袖,年轻的仓央嘉措去了哪里?听说他大逆不道,违反教规被蒙古士兵押解京城,途中藏民们舍命救他,可还是殒命青海,年仅23岁。</p> <p class="ql-block">这一段历史是说不清楚还是不能说,越是说不清楚的事情人们越想弄清楚,于是,他就成了人们的惦记。人们似乎在布达拉宫长长的阶梯和数不清的禅房寻找着仓央嘉措留下的脚印,在大馨洪亮的声音中似乎感觉那是传递着大昭寺对他的呼唤。</p> <p class="ql-block">玛吉阿米恍惚就是一个谜,过去她是仓央嘉措追逐的美女,今天,她依旧如同一个传说中的美女,每天迎接着不断的访者,讲述着她与仓央嘉措的爱情故事。这里不仅曾经寄托着仓央嘉措也寄托着今天千千万万藏族同胞和天下百姓对爱情与幸福的期待,为什么追求美好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p> <p class="ql-block">“那一瞬我已飞,哦飞成仙,不为来世只为有你,平安喜乐”。还有谁敢怎么说,藏传佛教求的就是来世呀!为了爱,你却可以不顾一切。这诗句的故事性和画面感如此之强,让人热泪盈眶。我的眼前浮现出我见到的珠穆朗玛,我见到的冈仁波齐,我见到的在神山间飞翔的雄鹰,那自由自在的雄鹰。一万五千公里途中,我没有一天不在听《那一天》,那是我听了多少年才听懂了的一个凡人不凡的心跳。我的眼前不是枯坐的他,不是焚香的他,他在那,八廓街的人流中,他在那,他在神山之间翱翔。他是一个鲜活的,有情感的,爱生活的,向往自由的西藏王。</p> <p class="ql-block">仓央嘉措有一颗纯净仁爱的心,他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艺术作品,成为人世间最美的格桑花。</p> <p class="ql-block">不管见与不见,他都在那里,他是雪域高原的情憎,更是雪域高原上的雄鹰,他不惜用生命击碎世俗,捍卫情真。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年轻,最睿智,最仁爱的伟大的诗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他走了,带着300多首情诗,在佛法与自由的纠结中走了。他走了,他在“自古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的矛盾中走了;他走了,带着他对西藏和对拉萨八廓街,更是对玛吉阿米的无限眷恋走了。从此,这个世界上不仅少了一个佛法领袖,更是少了一个向往自由的天才诗人。</p> <p class="ql-block">纯净无争的爱,没有世俗的尘埃,仓央嘉措的诗歌,是雪域高原上的雪莲花,是藏民心中最美的格桑花。</p> <p class="ql-block">去西藏,不能仅仅只是为了看不一样的风景,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仓央嘉措,他们是西藏的文化符号,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紧密相关,不能忘了他们。我驾车行驶在雪域高原,远方是雪山大湖,我的思绪随着车窗外的风雪飘游,漂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