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个栀子花开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时刻——六一儿童节与端午佳节的美好相遇。为了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郴州市苏园中学二年级组特别策划了"童趣六一,粽享欢乐"双节主题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包粽子、文化讲解、趣味互动等环节,我们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传统节日的习俗,更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顾2025年5月30日下午这场充满欢声笑语的活动吧! </p> 端午文化小课堂:聆听历史的回响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伊始,老师们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多媒体素材,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文化课。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屈原的故事:老师深情讲述了屈原投江殉国的历史,孩子们听得入迷,眼中闪烁着对这位爱国诗人的敬仰之情。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端午习俗:从赛龙舟到挂艾草,从佩香囊到饮雄黄酒,老师一一讲解了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孩子们纷纷举手提问,课堂气氛热烈。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互动问答:"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孩子们踊跃回答,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p> 包粽子大作战:指尖上的传统文化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包粽子环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在家长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化身"小小厨师",开启了他们的包粽子初体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技巧:家长志愿者首先示范了三角粽、四角粽等不同形状粽子的包法,从粽叶的折叠到糯米的填充,再到棉线的缠绕,每一个步骤都细致讲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亲子合作: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尝试着。有的孩子手法生疏却充满热情,有的孩子创意十足,为粽子添加了独特的造型。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成果展示:经过一番努力,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粽子诞生了!有的小巧玲珑,有的憨态可掬,每一颗粽子都凝聚着孩子和家长的心血。 </p> 趣味互动环节:知识碰撞欢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让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我们还设计了端午知识趣味问答环节。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提出了许多与端午节相关的问题,如"端午节的别称是什么?""粽子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 </p> 作品评选与颁奖:收获成长的喜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的最后,我们进行了粽子作品评选。评委们根据创意、美观和合作精神,评选出了“粽子制作能手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颁奖环节中,孩子和家长手捧奖状和奖品,脸上写满了成就感。 </p> 合影留念:定格美好瞬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接近尾声时,孩子们高举自己包的粽子,笑容灿烂,合影留念。这一刻,传统文化与童真快乐完美融合,成为这个夏天最珍贵的记忆。</p> 文化传承,快乐永驻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童趣六一,粽享欢乐"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包粽子的乐趣,更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反馈:许多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既增进了亲子感情,又让孩子学到了知识,希望以后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感悟:孩子们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学会了包粽子,还知道了屈原的故事,我觉得端午节特别有意义!"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化需要传承,快乐需要分享。愿这份端午的记忆,伴随着粽子的清香,永远留在孩子们的心中。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特别鸣谢:家长志愿者、全体老师的辛苦筹备! </p> END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照片:邝雪娟及二年级教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梁竞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审:邓湘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审:李晓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终审:彭红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