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海南岛上的热带雨林深处,黎族先民踩着黎母山的云雾,用树皮、野麻和彩棉编织出了中国最早的“织锦活化石”——黎锦。这项传承超3000年的技艺,不仅是黎族的“无字史书”,更在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缕丝线都缠绕着山野的魂与民族的根。</p> <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黎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先民可追溯到古代百越族的一支。早在新石器时代,黎族先民就已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根据考古发现,在海南岛的许多地方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等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黎族先民早期的生产生活状况。在先秦时期,黎族与岭南地区的其他越族部落有着密切的联系。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海南岛进行管辖,黎族也逐渐与中原文化有了更多的交流融合。</p> <p class="ql-block">海岛民族之花——黎族传统文化综合展</p> <p class="ql-block">纺织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用棉线、麻线等材料制作衣物及日常用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黎族就懂得用木棉纤维纺织衣服,西汉时期已有精美的 “广幅布” 作为 “岁贡” 珍品 。2006年,该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 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12月5日,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黎锦图案丰富,多源于自然,如几何纹、牛鹿纹、青蛙纹</p> <p class="ql-block">服饰文化:黎族内部因方言、地域等差异分为 “侾”“杞”“润”“美孚”“赛” 等五个支系,各支系女服饰绚丽多彩,且内部因居住地不同又有差异。如侾黎服式有三星式等多种;杞黎服式有琼中式等 ,不同服式既适合热带生活,又具鲜明民族特</p> <p class="ql-block">黎族陶瓷文化是黎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黎族人民的智慧、审美和生活印记,具有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造型:黎族陶器的造型质朴、简洁,具有浓厚的原始艺术风格。不同类型的陶器有着独特的造型特点,比如黎族的陶罐,通常腹部较大,口部较小,便于储存物品;陶碗则多为敞口、浅腹,方便人们进食。此外,黎族陶器的造型还受到其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一些陶器的造型会模仿自然界中的物体,如葫芦形的陶壶等,体现了黎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p><p class="ql-block">功能:在功能方面,黎族陶器主要分为生活用具和祭祀用品两大类。生活用具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用于烹饪的陶锅、用于储存粮食和水的陶罐、用于饮食的陶碗陶杯等。祭祀用品则在黎族的宗教祭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像一些造型独特、装饰精美的陶器会被用来盛放祭品,表达黎族人民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和祈求。</p> <p class="ql-block">簪类:有骨簪、银簪等 。润方言妇女骨簪雕刻精美,有武士头盔、单人头和双人头图案 ;美孚方言妇女发髻插满牛骨簪、银簪等各色饰品 ;哈、杞和赛方言妇女饰以银质或铜质发簪 。银质发簪形状多样,如长簪(分双叉、单叉 )、钉簪、步摇簪(簪头鎏金、嵌珐琅,簪尾银链坠小铃铛 )、弓箭簪(形似弓箭,外镶金粉 ) 。</p><p class="ql-block">其他:已婚妇女绾髻,插木梳,润方言还会有铜质或银质插片 。</p><p class="ql-block">颈饰</p><p class="ql-block">项圈:各方言妇女都佩戴,杞方言妇女的五色彩串珠项圈较特别 。还有银项圈,以及黎苗文化融合象征的套圈颈饰 ,在隆重场合佩戴 。</p><p class="ql-block"> 压领、胸牌等:如麒麟送子、瑞兽呈祥、喜鹊登梅等图案的银压领、银胸牌、银腑吊饰 ,传达多子多福、祈福纳祥、爱情美满等愿望 。</p><p class="ql-block">耳饰</p><p class="ql-block">整体风格硕大、简洁、粗犷 ,区别于中原耳饰的复杂之美 。</p> <p class="ql-block">自然崇拜:敬畏万物有灵</p><p class="ql-block">黎族认为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雨、树木等皆有神灵主宰,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例如:</p><p class="ql-block">山神与土地神:狩猎和农耕活动前,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山神保佑猎物丰收、土地神赐予作物丰产,若遭遇灾害,也会通过祭祀向神灵赎罪。</p><p class="ql-block">水神与雷神:靠近河流的黎族部落会祭祀水神,祈求航行安全或避免水患;对雷电等自然现象感到敬畏,认为雷神能惩罚恶人,祭祀时会以牲畜或粮食作为贡品。</p> <p class="ql-block">黎族因地域、生活习俗及语言等存在差异,划分出哈、杞、润、美孚和赛五大方言区 ,其妇女服饰也各具特色。黎族妇女服饰丰富多样,涵盖盛装与常装,盛装华丽且搭配骨、银饰品,堪称精美艺术品。</p><p class="ql-block">女装尤为绚丽,上衣分对襟、无纽上衣以及贯首衣两类,下摆、衣背、袖口绣精美图案;下衣是穿织图案筒裙 。图案以人纹、动物纹为主,花草纹、几何纹为辅 。妇女发型为绾髻脑后,头戴精美图案或黑色头巾,插骨、银、铜质头钗,佩戴各异耳环 。这些服饰充分展现出多元文化特色与审美意趣,也彰显着热带风情和海岛文化特质。</p> <p class="ql-block">在展览现场,一件件珍贵文物静静陈列,仿佛在无声诉说着黎族先辈们的故事。透过这些文物,我们仿佛能看到他们在岁月长河中辛勤劳作的身影,用双手编织着生活的美好画卷。同时,展览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织锦学习活动,让年轻一代近距离感受这门古老技艺的魅力,在他们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此外,一系列民族文化研究与媒体宣传活动的开展,也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营造了良好的弘扬与传承氛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