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时候,过端午节,我最爱吃糖粽子。</p> <p class="ql-block">卖糖粽子的,是山下大新庄村一个姓靳的老人。他挑着担子上山,担子两头,挂着两个竹篮子,竹篮子里装满了糖粽子。糖粽子是用粽叶子包裹的,那粽叶子是哪来的呢?原来,本地竹园里的斑竹笋快要长成竹子时,包裹竹子杆的笋叶就干枯了,风一吹,就掉了。笋叶子宽宽敞敞,叶面大,颜色暗黄,还洒落着好些紫褐色的斑点,像人哭泣时留下的泪痕一样。刘禹锡有诗云:“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那时候,我年龄尚小,不知道刘禹锡,更不知道这相思的诗句。我只知道,把干枯的笋叶拾起来,泡在水里,当包粽子用它的时候,它就是粽叶了。一听到老人的叫卖声,我和小伙伴们就会围拢来,看见篮子里的糖粽湿漉漉的,像缠线用的小纺锤,却不是两头圆的样子,而是两头斜三角的形状,它中间部位稍窄,被撕成细绳儿的粽叶子拦腰系住,真是包装精致,好看极了。我和小伙伴们个个嘴馋,忙着交代卖糖粽子的老人在大树底下稍等等,然后,都一窝蜂地争相跑回家了。我们口袋里没有零花钱,咋能买零食呢?向父母讨要,当时家里都穷,父母肯定不会给我们分文。咋办?活人能让尿憋死?我们不约而同,都去找鸡窝里的母鸡们帮忙。如果母鸡刚下蛋,我们就手到擒拿,捧着热乎乎的鸡蛋往老人跟前跑;如果母鸡还没到下蛋的时辰,就只能乖乖守在母鸡身边,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母鸡屁股,盼着鸡蛋快快从鸡屁股眼里钻出来。当“守株待兔”的我们终于如愿以偿时,就不敢停留片刻,手抓着还有些潮湿的热鸡蛋,屁颠屁颠地往外跑出来,向着等在大树下的老人,去换一个甜甜的、湿漉漉的糖粽子。那些糖粽子里的熟江米,或者包着红糖,或者包着白糖,或者包着大红蜜枣,老人任由我们挑选。当选好了的糖粽子吞进我们的嘴里时,那感觉,又黏又甜又清凉,好吃得不得了。当然,饱了口福的我们,一旦被父母发现我们偷了家里的鸡蛋时,那圆嘟嘟的屁股蛋儿上,自然免不了挨上几巴掌。</p> <p class="ql-block">过端午节,除了吃糖粽子,我们还真真切切地知道,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在手腕上、脚脖子上带上花线。还有,在我们的肚脐眼里、耳朵孔里,滴上味道浓浓的雄黄酒。</p> <p class="ql-block">姐姐们爱美,也手巧。端午节的前几天,她们就从游村的货郎手里买来七色线、或者五色线,如果手头不宽裕的话,买来三色线也行。她们精心把彩线摆置好,就拿着在手心里均匀去搓。等搓好了,就带在手腕上,还有脚脖子上。姐姐们告诉我,这叫“花线”,多彩多色,漂亮。姐姐们的手腕上戴的花线,我看了,说姐姐们带着花线好看。姐姐们微笑着看看我,都说弟弟带的花线好看,尤其可爱。</p> <p class="ql-block">母亲照顾孩子们周到,也细心。她对我们说:“这花线不光漂亮,还是吉祥物,它辟邪,恶鬼都不敢奔着你们前来。”我听了母亲的话,好像我带的花线变成了古代将军们浑身穿戴的盔甲一样,顿时感觉自己威风起来!母亲又说:“虽然恶鬼伤不了身,但是,地上的小虫还会钻进你的身子来祸害。不过,只要身上涂了雄黄酒,小虫就会吓得躲你远远的了!”等调好了雄黄酒,母亲就一滴一滴,很小心地滴进我的肚脐眼里,也滴进我的耳朵孔里。我想:雄黄酒味烈,肯定会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这样看来,有了姐姐们搓的花线和母亲调好的雄黄酒一起护着我,我的小身板儿倒真变成了钢炼铁铸,刀枪不入了!</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气温渐高,屋里很热。晚上睡觉时,我就拿了苇席和薄被子,和小伙伴们跑到大街上、平房顶上,铺了苇席,凉凉快快地去睡觉。大街上是黄土地面,不管是蚂蚁,还是啥爬虫,都挺多。虽然有花线和雄黄酒护着我,这些蚂蚁和爬虫不敢近身,但是,它们老是在我身边晃悠着,弄得我心里老不安生呀!我和小伙伴们,就离开黄土地面,都到一家平房顶上去睡觉。我们山村地势高,平房顶上更高。老辈人常说,高处不胜寒,的确不假。山风儿勤快,一阵一阵,不歇息地刮,撵得蚊子都站不住脚根。于是,我们不带扇子,也不怕蚊子叮咬了。夏天的晚上,天上星星多,就像哪个小伙伴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很是调皮可爱。此刻,我和小伙伴们也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也调皮,调皮得在平房顶上叽叽喳喳、追跑打闹着。平房顶上有个大哥哥,他会讲鬼故事,我们也爱听鬼故事。于是,我们就不跑了,坐在苇席上,围在大哥哥身边,一门心思地听着。黑漆漆的夜,披着长头发、吐着长舌头的鬼,吓得我们谁都不敢在平房顶上到处乱跑了。平房顶上,我们的圈子越缩越小,围着大哥哥的身边就更紧了。有一个小伙伴特别胆小,忽然,就吓得哇哇大哭了。大哥哥停了声音,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杏子,先给了哭着的孩子一个,又把剩下的给我们分了。他笑着对我们说:“这杏啊,是这平房下我家门前的那棵杏树结的,那树上就住着鬼呀......”话没说完,那个刚刚不哭的小伙伴又吓哭了。“不哭,不哭,只要你们不每天爬树上偷杏子,鬼就不会找你们麻烦。”停了一会儿,大哥哥又说:“树上的鬼怕我,明天我去摘杏子,晚上到这里,保准让你们吃个够!”我和小伙伴们一听,一起高兴地喊着:“说话算数!说话算数......”大哥哥朝我们点点头,又对我们说:“离睡觉时间还早,我不讲鬼故事了,咱们就说说最好听的云话吧!”原来,这云话,在我们山村里很流行,大人们出工干活,到了休息时分,就一群人坐在柿树底下相互说着云话,随着一阵一阵的笑声响起,大人们累得疲倦不堪的身体,眨眼就放松了许多。大哥哥认为我们刚才听鬼故事心里紧张,就开始说云话让我们放松一下:“云话、云话,窗台种两亩小甜瓜。有人来偷瓜,没眼的看见了,没腿的撵上了,没胳膊的拽住了。偷瓜的挨了两巴掌,是没手的打了他;偷瓜的挨了两脚丫,是没腿地踢了他……”听了这云话,刚才还哇哇大哭的小伙伴,就不哭了。大哥哥见了,就又高高兴兴地继续说着下一个云话:“树梢不动刮大风,大明月亮黑咕隆咚。忽听门外人咬狗,拿起狗来打砖头……”听了大哥哥的云话,我们似懂非懂,不过听听也行。细听听之后,我们都知道大哥哥在睁眼说瞎话。但是,我们都不埋怨大哥哥,都觉得大哥哥的云话真有意思,真稀奇,真好听。</p> <p class="ql-block">大哥哥的鼻子灵,闻到了我身上的雄黄酒味,就笑着对平房顶上的小伙伴们说:“今天,是端午节,不说云话了,咱们就讲一讲和雄黄酒有关的神话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叫作《白蛇传》。”大哥哥懂得东西太多了,好像啥都会讲。他从法海禅师的雄黄酒讲起,说他想办法让白蛇娘子喝了,白蛇娘子不小心喝多了,就醉了,就现一条白蛇的原形了。许仙回到家,看见自己的老婆竟是条爬行的大白蛇,吓得魂飞魄散,差点丢了性命。最终,法海禅师捉住了白蛇,压在了一座镇妖塔下。我们小伙伴们听了,都羡慕法海禅师的法力无边,也想着长大了,能学到降妖除魔的通天本事。后来,我们慢慢长大了,学了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课文后,又悄悄地对白蛇娘子,心生同情了。也难怪,人家和许仙,本来是恩恩爱爱的一家子,硬是让法海和尚无事生非,无情地拆散了。玉皇大帝听了这件事,嫌法海不守佛家本分,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念念经,故意多管闲事,惹是生非。玉皇大帝越想越气,没给如来佛祖言语一声,就要气势汹汹地拿办他。法海和尚知道自己错了,吓得跳进西湖,逃进蟹壳里,再也不敢出来,一直到现在。</p> <p class="ql-block">今天,漂泊在外几十年的我,重又回到了山上老家了。老家的院子遍地荒芜,那些高高的狗尾草,长得快要挨着屋门梢了。用雄黄酒呵护我的母亲,已然作古;搓花线打扮我的姐姐们,远嫁他乡;能下蛋为我换取糖粽子的母鸡群,咋也找不到踪迹。离开老家的院子,我又来到儿时睡觉的平房顶上,平房顶还在,只是一片落寞凄清、斑驳不堪。房下面还是我儿时见过的杏树,几十年过去,虽然苍老了许多,依然果实累累、枝繁叶茂。树下站着一个老人,就是当年在平房顶上给我们讲故事的“大哥哥”。我忙下了房顶,站在“大哥哥”面前。他已年近古稀,驮着背,仰脸看着我。他脸上布满了皱纹,就像去了青皮的核桃壳,那纹路如沟壑,纵横交错着。他还认识我,叫着我的名字,伸手去摘杏子给我吃。我吃了,还是儿时在平房顶上的味道,而眼前的人,却被时间这把刀,雕刻成饱经沧桑的容貌。看着“大哥哥”身边的杏树,我不免又生感伤——“老树挂果密叶藏,不见当年偷杏郎。”</p> <p class="ql-block">明天,是2025年的端午节了。此刻,儿时端午节的点点滴滴,悄悄地在我的笔尖复活了:一个个方块字、一行行悄悄语,如帆、似舟,在我漂满碎萍的心湖上泊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05.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