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回来话欧洲之一-纵横欧陆一场跨越文化深度思考

曹雪芹

<p class="ql-block">  前阵子,我跟随张家港海天旅行社踏上了欧洲之旅,游历了德国、卢森堡、法国、瑞士、意大利和梵蒂冈等多个国家。上星期回来后很多亲朋好友不约而同地问起我此行的感受。本来已经回归平静的生活又让我再一次回忆这段旅程,我不由自主地还想再说说这次欧洲旅行的总体感受,我想要从几个板块分别来说说。</p><p class="ql-block"> 回想这段旅程就像打开了一本厚重的文化史书,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与思考,让我对欧洲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不自觉地将其与我们熟悉的中国进行对比。</p><p class="ql-block"> 初到德国法兰克福,漫步在市区,保尔教堂庄严肃穆地矗立着,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风云变幻;罗马广场上,人群熙熙攘攘,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气息交织在一起;歌德故居里,一件件物品、一幅幅画像,让我感受到这位文学巨匠曾经的生活与创作氛围。在这里,历史与现实的交融,让人不禁驻足沉思。</p><p class="ql-block"> 巴黎,无疑是时尚与艺术的殿堂。站在凯旋门前,仰望这座宏伟的建筑,仿佛看到了当年战士们凯旋而归的荣耀场景;乘坐着中国奥运健儿曾乘坐过的游船,畅游在塞纳河上,两岸的美景如画卷般徐徐展开,香榭丽舍大街的繁华、协和广场的大气、战神广场的独特,无不让人沉醉;卢浮宫博物馆更是艺术的宝库,无数的稀世珍品让人叹为观止,然而我也又一次想起八国联军抢走了我们中国不计其数的珍贵文物。大英博物馆如此,那么卢浮宫难道不也是如此。尚蒂伊城堡和凡尔赛宫,其建筑的精美与奢华,彰显着昔日法国王室的尊贵与辉煌。而瑞士的阿尔卑斯少女峰,宛如人间仙境,壮丽的雪山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有着独特的魅力。乘坐黄金水道上的船只,穿梭在纵横交错的河道间,欣赏着两岸古老的建筑;乘坐贡多拉,感受着这座水上城市的浪漫与神秘。罗马斗兽场,那斑驳的墙壁、巨大的规模,让人不禁回想起千年前这里残酷的角斗场景,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米兰,作为与巴黎齐名的时尚之都,时尚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让人心情愉悦。</p><p class="ql-block"> 在欧洲的这段时间,教堂、钟楼、方尖碑等千年文化遗迹随处可见。欧洲的教堂,往往高大宏伟,内部装饰华丽,彩色玻璃窗透进的光线,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它不仅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艺术、文化和历史的汇聚地。相比之下,中国的寺庙,多了一份宁静与祥和。寺庙建筑风格多样,庭院深深,绿树环绕,香火缭绕间,人们在这里祈求平安、寄托心愿。寺庙不仅是信仰的寄托,也承载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瑞士的卡佩尔桥与中国的廊桥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卡佩尔桥造型独特,桥上的画作记录着历史故事,展现出欧洲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中国的廊桥,多建于山水之间,兼具交通和休憩的功能,桥身雕梁画栋,充满了诗情画意,体现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巧与智慧,也承载着当地的民俗文化和人们的生活记忆。</p><p class="ql-block"> 除了文化和建筑,欧洲的生活细节也与中国有着诸多不同。在欧洲的宾馆,几乎不供应开水,这对于习惯喝热水的中国人来说,很不适应。好在我们出国前都作好了准备,都带上了烧开水壶和电器转换插座。在意大利竟然有一家宾馆内不允许使用电器设备,当然就不可以烧开水,只能在大厅规定的时间内供应开水。而在中国,宾馆里配备热水壶是标配的服务,欧洲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也没有供应开水,反观中国的公共服务场所开水随时可以取用。我想这可能是东西方生活方式的差异,还有政府部门成本支出的考量。</p><p class="ql-block"> 走在欧洲的大街小巷,常常能看到人们在街道露天喝酒聊天,却没有搭配小菜完全就是穷喝酒,就象电影电视剧里所见这斑。反观中国不说大饭店大宾馆,就是街头小吃店里随便小吃也有几道甚至十几道菜,我真的弄不懂是欧洲不喜欢喝酒吃菜还是囊中羞涩?在欧洲能供百姓休闲的场所几乎见不到。只能见个别卖唱的,而在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许多公园、广场等休闲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散步、跳舞、下棋、聊天,享受悠闲的时光,生活氛围更加热闹丰富。在物价方面,欧洲的物价明显高于中国,同样的商品和服务,在欧洲需要花费更多的金钱。所有这些我感觉生活在中国特别退休老人特别幸福。</p><p class="ql-block"> 这次欧洲之行,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文化的碰撞与思考。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 灿烂的文化,在艺术、建筑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而中国,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活方式,在公共服务、生活便利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通过对比,我们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不同文化的特点,也更加珍惜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环境。希望未来,不同文化之间能有更多的交流与融合,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