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项目背景 <p class="ql-block">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明确要求:“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所拥有最为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莫过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汲取其中蕴含的思想精髓,对于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显著的裨益。端午节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固有文化和传统的节日,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是民族的根脉,文化是民族的灵魂,节日是文化的载体。艾草作为端午节的重要象征,不仅用于辟邪祈福,更是传统养生的良品。端午降至,二年级开展以“遇见艾草,‘艾’上端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程,引导同学们用艾草亲手制作端午伴手礼,不仅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更是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希望能够在制作伴手礼的过程中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培养他们对劳动的热爱。</p> 二、学情分析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偏向具体、形象化的学习方式,且好奇心强,喜欢通过体验式学习来探索知识。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渐增强,但精细的手工制作可能需要教师、家长的引导。学生在项目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艾草的应用和节日习俗兴趣较高,而部分学生则可能需要更多的帮助和鼓励。因此,项目设计应结合探索式学习与合作学习,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端午节艾草文化的理解,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p> 三、项目目标 <p class="ql-block">(一)劳动知识</p><p class="ql-block">1.学生能够了解艾草与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p><p class="ql-block">2.学生了解采摘艾草和晾晒艾草的方法。</p><p class="ql-block">(二)劳动技能:</p><p class="ql-block">1.学生掌握艾草锤、艾草花束、艾草香囊、艾叶茶的制作步骤和技巧。</p><p class="ql-block">2.学生能够协作完成端午伴手礼,保证制作精美。</p><p class="ql-block">(三)劳动意识与价值观</p><p class="ql-block">1.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意义,理解劳动是实现目标和价值的重要途径。</p><p class="ql-block">2.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通过制作端午伴手礼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p> 四、项目流程 第一阶段:构建课程内容,建设课程目标 <p class="ql-block"> (1)网络采风,查阅资料。在入项的最开始,孩子们对艾草充满了好奇,很有探索的欲望。课前我给孩子们一张艾草调查表,邀请孩子们进行一场网络采风活动,对艾草和端午的历史渊源进行了调查,同时了解艾草的功效与寓意。</p> <p class="ql-block"> (2)导学入境。</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动用五感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尝试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在感知艾草的特征基础上,用绘画、描述等方式填写艾草观察表。</p> <p class="ql-block"> 通过观察讨论,同学们打开了艾草新世界的大门,发现艾草的作用非常多,还有祈福辟邪的寓意。端午将至,同学们确定自己准备用艾草做一些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寄情端午。</p> 第二阶段:制定科学规划,建构劳动新形态 <p class="ql-block"> 讨论探究,确定任务。针对端午伴手礼,同学们收集大量艾草工艺品的相关资料,筛选出自己感兴趣和认可的信息,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经过集中商讨,请教长辈和老师,最后同学们确定了四种伴手礼:艾锤、香囊、祈福花束、艾草茶。</p> 第三阶段:联系课内课外,搭建劳动实践场 <p class="ql-block">(一)课内课外,采摘艾草</p><p class="ql-block"> 周末,同学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纷纷走出家门,前往周围的田野或公园,采摘新鲜的艾草。他们联系了课内学到的艾草辨别技巧,通过观察艾草的叶形、颜色和香气,熟练地辨认出艾草与其他植物的区别。接着,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学习如何小心地摘取艾草,避免损坏植物,并且遵循可持续采摘的原则,确保艾草资源不被过度采摘。</p> <p class="ql-block">(二)学习手法,晾晒艾草</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后,同学们和家长一起动手晾晒采摘回来的艾草。他们将艾草分成若干小束,确保每束艾草之间有足够的空气流通,以便更好地晾干。然后,他们选择了一个通风良好的地方,将艾草挂起来。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如何固定艾草,使其避免接触到潮湿的地方,确保艾草不会霉变。孩子们积极记录下艾草干燥的进度,等待其完全晾干后,收集起来。</p> 第四阶段:创设手工课堂,开设成果分享展 <p class="ql-block">1.艾草香囊:</p><p class="ql-block"> 准备一些干燥的艾草、一些小布袋和绳子。将艾草揉捏成小束,放入布袋中。为了增加香气和美观,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其他香料,如薰衣草或玫瑰花瓣等。接着,用绳子将布袋口系紧,确保香囊里的艾草不会漏出来。最后,可以在布袋外面用彩带装饰,或在香囊上写下自己的祝福语。</p> <p class="ql-block">2.艾草祈福花束:</p><p class="ql-block"> 准备艾草、红绳、彩纸和小卡片等材料。先将艾草修剪整齐,并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组合成一个小花束。接着,用红绳将艾草的根部扎紧。为了让花束更加精美,可以加入一些彩纸做成花朵。</p> <p class="ql-block">3.艾锤:</p><p class="ql-block"> 准备艾草、棕叶或者竹片。将新鲜的艾草捆绑成小束,取几根较长的棕叶或竹片,将其作为艾锤的柄部。然后,将艾草捆绑在棕叶或竹片的一端,用线将其固定。</p> <p class="ql-block">4.艾叶茶:</p><p class="ql-block"> 将干燥的艾草叶去除杂质,将艾叶轻轻撕碎,放入自制包装盒中,每袋大约装上适量的干艾叶。这样制作出来的艾叶茶可以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待有需要时再泡饮。教师提醒学生,在包装和存储过程中,要确保艾叶完全干燥,以防霉变。</p> 2.“艾“上博览,单品介绍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DIY完成后,我们开展了一场‘艾’上博览会,在展览中,同学们都精心准备了自己的展示台,陈列着自制的艾草香囊、艾草祈福花束、艾锤和艾叶茶等物品。在展示时,学生们轮流上台,向其他同学和老师们介绍自己组内的单品,并讲解每个物品的制作过程和寓意。艾草香囊代表着驱邪保平安,艾草祈福花束寓意着健康与好运,艾锤则是端午节传统的驱除病邪的工具,艾叶茶则象征着清热解毒,促进健康。</p> <p class="ql-block">3.送伴手礼,寄情端午。</p><p class="ql-block"> 为了表达端午节的祝福和传递传统文化的美意,每位同学都为自己的伴手礼制作了一张艾草贺卡。学生们在白色或彩色卡纸上,用彩笔或水彩画出艾草的形状,或者用干艾叶装饰贺卡。每张贺卡上,学生们写下了自己对家人或朋友的祝福语,比如“端午安康”、“身体健康,平安如意”。制作完成后,学生们将贺卡与自己精心准备的艾草伴手礼一同包好,送给家人或朋友。</p> 五、活动总结 <p class="ql-block"> 《遇上艾草,‘艾’上端午”》这个项目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生与家长的积极配合下,终于顺利完成。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于一切事物充满兴趣,尤其是对于传统节日与文化有极大的兴趣。同学们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端午节的习俗,但多是端午粽与龙舟,大多数学生对于艾草的端午文化知之甚少,组织这个这个项目化学习,一来引导学生认识了艾草,热爱艾草;同时也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并亲自动手为亲朋好友定制一个独特的艾草伴手礼,让学生和艾草文化和传统节日之间产生特殊的感情。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获取知识,如何应用知识,如何与他人合作相处,同时,学习领会传统节日的魅力,做艾草文化和端午节的宣传员。在活动执行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设计、绘画、手工等各方面特长,鼓励他们大胆实践,遇到困难和未知情况不气馁、不放弃,而是集合大家的智慧逐一解决,直到把它完成。孩子们对于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活动中,也真正起到了“传统文化宣传员”的作用,文化自信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播撒、发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