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跟留学生家长和美国人都聊了聊,他们都经历了“悲伤四阶段”</b></p><p class="ql-block"> 美国吊销留学生签证这事,对咱国家利益没啥实质伤害,但对留学生个体和家庭的伤害可太大了。</p><p class="ql-block">我跟一位中国留学生父亲聊了聊,又问了一些美国普通人看法。跟大家汇报下:</p><p class="ql-block">B1、【“美国这不是动用行政资源,欺负小老百姓吗?”】</p><p class="ql-block">我问的这位父亲,是北京工薪阶层,每天省吃俭用,又卖了房子,给孩子凑了些钱留学。孩子18岁,刚拿了一个美国梦校offer,还没来得及发朋友圈、通知亲友庆(炫)祝(耀)一下,现在就面临美签可能拿不到的问题了。</p><p class="ql-block">这是真被卡脖子了。</p><p class="ql-block">要知道,这孩子从高一就瞄着申请美国大学做的准备,如果现在改成参加高考,几乎没啥竞争力。</p><p class="ql-block">我都不太敢直接问这个父亲:“你怎么看待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公开宣布将‘狠狠(aggressively)’吊销中国留学生、暂停所有留学生签证审查这个事”,怕他觉得我是故意找茬,来戳他肺管子的。</p><p class="ql-block">所以我兜着圈子,先扯了一堆没用的,然后假装不经意提了句:</p><p class="ql-block">“你看这几天,美国政府又开始搞事情了,真是不让人消停啊。”</p><p class="ql-block">他第一反应,让我意外又心酸。</p><p class="ql-block">他说:“你是说留学生签证这事吧?我觉得吧,现在又不是官宣,都是新闻上传的。不会落地的。”</p><p class="ql-block">美国国务卿说要“狠狠”吊销他孩子的签证,并冻结了签证申请。但他没有破口大骂,而是否认。</p><p class="ql-block">他的回答,就像人面对悲伤的四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接受。</p><p class="ql-block">他不愿相信这就是他的家庭正在面对的惨淡现实。但我一提“美国又搞事情”,他却是既不聊台海,也不聊俄乌,直奔主题。</p><p class="ql-block">我说:“说得也是。现在美国总统和国务卿做的事,国会随时可能驳回,最高法院也可能驳回,不一定都能落地的。”</p><p class="ql-block">他说:“不能落地啊!这事不是我们能承担得起的。</p><p class="ql-block">“这几年我们全家都在准备留学,根本无法去拼高考。孩子准备的都是托福、SAT、课外活动,根本不是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而且,就算现在临时改成申请其他国家的留学,那些地方也更难申了,因为去不了美国的人,都会去别的国家卷。而且还要耽误一年时间,从头再来,这对孩子打击也很大。</p><p class="ql-block">“美国这不是动用行政资源,欺负小老百姓吗?</p><p class="ql-block">“顺带,把美国教育系统的可预测性玩没了。18年才能养出一个孩子,教育这事,师资什么的固然重要,但本质上拼的还是一个可预测性。</p><p class="ql-block">“你让孩子瞄着一个目标,备战了好多年,最后眼看到手的鸭子,一纸文件、甚至一个新闻,就飞了,以后谁还敢申你的学校?”</p><p class="ql-block">我说:“唉,可能我们都曾想当然地认为,申请美国留学是一条可预测性比较强的路。”</p><p class="ql-block">他又跟我吐槽了很多,基本都是第二阶段的愤怒情绪,没啥新点,我捡几句核心观点放在上面了。</p><p class="ql-block">然后,他跟我提了下面这个“暴论”。</p><p class="ql-block">B2、【“上大学可能不是普通人的基本权利,而是特权!”】</p><p class="ql-block">他说:“可能啊,从全球角度看,上大学这事,从来不是咱普通百姓一个理所当然的权利。这是一个特权。”</p><p class="ql-block">我说:“啊?”</p><p class="ql-block">他说:“至少在美国不是。之所以我们都觉得上大学是理所当然,是因为中国的大学是考进去的,只要你分数到了,不管你从哪个城市、哪个农村来,只要交一点很少的钱,就能读完4年。虽然高考很卷,甚至竞争很残酷,但这是最可预测的一条路。</p><p class="ql-block">“高考,你考上了,就上;考不上,也没啥好说的。但像咱这种中产家长呢,一般都认为孩子肯定能考上,考不上揍他,所以也就把上大学当成了理所当然的权利。但除了9年义务教育,国家从来没说每个人都有大学上啊。”</p><p class="ql-block">我说:“中国的大学,每学期只交几千的学费、几百的宿舍费,就能上4年,是因为大学是用纳税人的钱请的大师、盖的大楼,然后全社会一起通过高考,筛选并培养优秀的孩子。没人说过全世界的大学,都必须这么办。”</p><p class="ql-block">他说:“是的。美国的大学是用金主的钱办的,越是名校,越是如此,尤其是‘常青藤’的私立学校。这种大学,本质上就是‘富人家长育儿合作社’,富人们一起凑份子,给自家孩子雇些大师、盖些大楼,培养下一代。所以,美国富人的孩子不用像咱上清北一样必须参加高考,如果能给大学捐够钱、再搞点课外活动和推荐信之类的,就能招进去。</p><p class="ql-block">“至于招收普通家庭的孩子,或者外国留学生,那都是为了顺带创收的生意而已。所以,你孩子跑到人家做生意的机构里上个学,不就是个消费吗?人自己家的生意,愿意收你,你就上;人家不想收你,或者人家的政府说不许它收你,你又有什么办法?”</p><p class="ql-block">我说:“这是你刚想到的观点吗?”</p><p class="ql-block">他说:“也不是。这几年我带着孩子东奔西走、各种花钱花时间、从中国去满足美国大学的招收条件、并准备卖房供孩子留学时,就一直在盘算这个事。只是我没想到,最后我说的‘上大学是特权’这个暴论,竟以如此扎心的方式在我自己孩子身上成立了。</p><p class="ql-block">“现在清北的毕业生竞争力远比留学生强,因为美国大学又没啥核心科技,有也早就不对中国留学生开放了。这几年,我们家里认头花钱,主要还是考虑一个可预测性,怕孩子卷高考卷不上好学校。现在可预测性没有了,我觉得以后大家再考虑留学美国时,可得长点心了。”</p><p class="ql-block">跟他这通聊,我算是完整看到了“否认(觉得政策可能不会落地)、愤怒(骂美国政府欺负小老百姓)、讨价还价(考虑上大学到底是权利还是特权)、接受(可得长点心了)”悲伤四阶段。</p><p class="ql-block">最后,他跟我说,既然不走高考,那么明年无论给孩子申哪个国家的学校,都一定要申一个中国香港的大学“保底”,“因为香港背靠大陆有中央,不会像美国那样瞎搞”。</p><p class="ql-block">B3、【美国人的看法也经历了“悲伤四阶段”】</p><p class="ql-block">问完这个父亲,我又问了问身边的美国人。</p><p class="ql-block">我把留学生父亲的话说给一些美国人听了,并问他们:“留学生家长砸锅卖铁花这个钱,就是为了买个可预测性。现在,就算国会或最高法院最终驳回了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很多家长也不敢让孩子冒险来美留学了,谁知道孩子上学的4年里会发生什么。大学的竞争力,除了靠师资以外,一靠钱,二靠生源。现在留学生不来了,美国大学赚不到钱了,全球优质生源也没了,特朗普政府这么干,不是自毁长城吗?”</p><p class="ql-block">美国人的看法也经历了“悲伤四阶段”。</p><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他们是“否认”】:“这其实就是特朗普在制造大新闻而已,他知道国会和最高法会驳回,但他需要演给MAGA群体看:‘你们上不了大学,都怪留学生抢走了你们的位子,我是真的努力把他们赶走了,可惜国会、最高法、民主党有坏人,又把他们喊回来了。所以下次你们还要投我票,才能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所以,不必当真。”</p><p class="ql-block">【然后,是“愤怒”】:“可是,即使这样,对美国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可逆的。你看前几天《纽约时报》发的文章了吗?报道了三位耶鲁大学的知名教授,选择离开美国,文章标题是《‘我们是研究法西斯主义的,现在我们要离开了’》。特朗普政府现在各种攻击高校,把‘言论自由’之类的flag都碎成渣了,不仅是自毁美国大学竞争力这么简单,更是会毁掉美国的制度和信誉。”</p><p class="ql-block">【第三阶段,是“讨价还价”】:“不过,部分的我还在否认‘美国自毁’这事正在发生。特朗普也不一定会把事做绝,毕竟4月2日全球收关税这事,最后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多国家的关税现在都暂缓90天了,而且现在美国法院已禁止白宫加征关税、说‘收多少关税是国会的权力’了。</p><p class="ql-block">“所以,部分的我觉得,国务院说向留学生发放签证要‘审查其社交媒体’,主要还是为了把‘是否发签证’这个权力揽到白宫手里。他们不说到底在审查什么、以什么标准决定发放还是吊销签证,就可以用这个不确定性,来随时决定发放多少签证,以此来控制留学生的数量。但我觉得他们也许不会过度针对个人,只是收紧了留学名额而已。</p><p class="ql-block">“你想啊,如果白宫直接说:‘我要收紧全球留学生名额了!’那么法院可能又要像4月2日白宫说向全球加关税一样,再出个判决,说‘这是国会的权力’,又落不了地了。但是,白宫以‘国家安全’为由审查社交媒体,又不给出具体的审查标准,就把发放多少签证这个权力揽在国务院、也就是白宫这边了。</p><p class="ql-block">“所以说到底,部分的我觉得、或者说是我希望:特朗普并不是要搞死美国的高校,只是为了收拢权力,还是党争内斗而已。”</p><p class="ql-block">哈哈,他反复说“部分的我”这个词,也不知“另一个部分的他”到底在寻思什么。估计我一时半时也问不出来。</p><p class="ql-block">大概是正跟自己讨价还价呢。</p><p class="ql-block">【最后,他是“接受”】。他问我:“部分的我也在想,这事是不是也跟中美关系有关?比如美国国务院的要审查留学生‘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系’,你们中国人怎么看?”</p><p class="ql-block">我回答:“我看中国网友都快笑死了。大家都说: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活了18岁,一直都跟共产党没有联系,他是活在真空里吗?大家好歹也当过少先队员,那可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锋组织’呢。</p><p class="ql-block">“中国人现在已经比5年前、10年前,对自己的制度自信多了,没听说谁把‘跟共产党有联系’看作自己的短板,大家也用不着去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制度跟你们不同了。非要问,就说‘因为我们都想坐上时速350公里高铁、用上国产免费AI软件、开上便宜点的汽车、晚上逛街不担心枪击和强奸、看国家把人送进自己的空间站,可你们的制度给我们带不来这些,行了吧’。这除了我们自己的发展,多少也是因为看了美国搞了那么多次选举,没解决啥实际问题,反而越选政策越极端。</p><p class="ql-block">“再说,现在美国也不是只吊销中国留学生签证啊,全球留学生的签证都暂缓了,全球家长都开始像我问的那个父亲一样,学着长点心了。不然砸锅卖铁送孩子留学,最后文凭没拿到,还被无端禁止入境、说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了,这不是自讨没趣吗。”</p><p class="ql-block">他说:“这倒也是。”</p><p class="ql-block">我也不知道他接受了多少,反正没再反驳我,也没跟我辩经。</p> <p class="ql-block">美国吊销中国学生签证,短期冲击学子家庭,长期撕裂中美交流纽带</p><p class="ql-block">美国要吊销中国留学生签证,短期直接影响是咱们在美国的将近28万留学生,28万留学生就是28万个家庭,将因此政策未来生活肯定会受到影响。</p><p class="ql-block">中期的影响当然是我们国内教育模式,特别是一些走国际路线的国际学校的未来前景,将会因此蒙上阴影,更多的学生可能会选择重回高考战场,这件事对于我们来说未必是一个坏事,但这件事对于中美关系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而且是长期的。</p><p class="ql-block">鲁比奥说,要狠狠吊销与中国政府有联系或者在关键领域学习的学生,这是瞄准中美交流机制的一个动作。从1979年中美建交将近半个世纪以来,双方在九大领域构建了至少近百个沟通交流机制,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双方关系的明显变化,其中相当一部分不是降级就是停摆。</p><p class="ql-block">比如当年热热闹闹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降级为全面经济对话,现在在这个层级、这个领域连对话都懒得搞了;比如军事安全领域的两国防长会晤机制,我们的国防部长都被他们制裁了,还搞个“毛线”;而外交战略领域,他们的国务卿就是那个“古巴仔”,也在我们制裁名单上,双方现在能进行副部长级别的交流已经十分难得。</p><p class="ql-block">人文交流领域,高峰时期我们在美国开了110所孔子学院,外加500个孔子课堂,现在共和党主导那些州全军覆没,民主党控制的加利福尼亚、纽约这些地方只剩下一丢丢,差不多是原来的十分之一吧。美国吊销我们留学生的签证,我们这边是各种政策鼓励吸引他们的留学生来,但人家不愿意来,2023年全年,在我们这边学习的只有211个人,现在加起来恐怕也不到1000人。</p><p class="ql-block">没有人文交流,就没有两国关系的未来,现在中美已经不是会不会“脱钩”的问题了,而是在特朗普操弄之下开始大面积“脱钩”。</p> <p class="ql-block">美国为何要吊销中国留学生签证,六大分析,带你解密</p><p class="ql-block">美国吊销部分中国留学生签证的背景和原因涉及多方面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安全考量、政治环境变化以及中美关系的复杂动态。以下是具体分析:</p><p class="ql-block">Day1. 国家安全与“敏感领域”限制</p><p class="ql-block">1.关键技术保护:美国政府近年来将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视为“敏感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航空航天等学科,认为这些领域可能涉及军事应用或技术竞争。部分中国留学生因专业或研究背景被怀疑可能“窃取技术”或“从事间谍活动”,导致签证被拒或吊销。</p><p class="ql-block">2.“中国行动计划”:特朗普政府时期启动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虽在2022年被拜登政府终止,但其影响持续存在。该计划旨在打击所谓“经济间谍”,导致多名华裔学者和留学生被调查,部分签证因此受影响。</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Day2. 政治与外交博弈</p><p class="ql-block">1.中美战略竞争:美国将中国视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签证政策成为施压工具之一。通过限制留学生交流,美国试图遏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能力。</p><p class="ql-block">2.对等原则:美方指责中国对在华美国学者和学生的“不公平限制”(如学术自由受限、签证难获批),并以此为由采取对等措施。</p><p class="ql-block">Day3. 个案审查与背景调查</p><p class="ql-block">1.强化审查程序:美国对来自中国的签证申请人(尤其是涉及敏感专业的博士生或研究人员)实施更严格的背景调查,包括核实其与军方、政府或“实体清单”企业的关联。部分学生因曾就读于中国“国防七校”或工作于华为等企业而被拒签。</p><p class="ql-block">2.社交媒体与言论筛查:个别案例中,留学生的社交媒体言论或政治倾向可能被纳入审查范围,导致签证被吊销。</p><p class="ql-block">Day 4. 疫情与政策调整的叠加影响</p><p class="ql-block">1.特朗普时期的政策遗产:2020年,特朗普签署第10043号总统令,禁止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学生和学者入境。尽管拜登政府未明确延续该政策,但部分限制仍被保留。</p><p class="ql-block">2.疫情后签证恢复的波动:疫情期间美国驻华使领馆签证处理暂停,重启后积压案件多,审查更严,增加了拒签或吊销风险。</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Day5. 对中国留学生的整体态度变化</p><p class="ql-block">1.矛盾心理:美国一方面重视中国留学生带来的经济收益(每年贡献约150亿美元),另一方面担忧技术转移和安全风险。这种矛盾导致政策摇摆,例如:</p><p class="ql-block">1.放宽:2023年美国国务院数据显示,中国学生签证(F-1)批准率有所回升。</p><p class="ql-block">2.收紧:同时,部分敏感专业学生仍面临“签证行政审查”(Check)或拒签。</p><p class="ql-block">Day6.中方反应与影响</p><p class="ql-block">1.中国政府的抗议:中方多次批评美方“无端打压”,认为此举破坏人文交流,损害留学生合法权益。</p><p class="ql-block">2.留学生选择多元化:受签证不确定性影响,更多中国学生转向欧洲、新加坡等地留学,美国高校也可能面临人才流失。</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总结</p><p class="ql-block">美国吊销部分中国留学生签证的核心逻辑是“技术保护+政治博弈”,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过度审查或误伤。未来政策走向仍取决于中美关系变化及美国国内对“安全”与“开放”的权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