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本学期在学校的悉心安排下,我有幸与资深语文教师施熙老师结为师徒。在师父的倾心引领下,我如沐春风,在教育理念的澄澈溪流中汲取智慧,在语文教学实践的广袤田野上踏实躬耕,在班级管理的细微脉络间用心体悟,更于师者风范的高山仰止间默默浸润——这段珍贵旅程,不仅丰盈了我作为青年教师的专业羽翼,更让我深切体悟了教育薪火代代相传的温暖与力量。</h3> <h3>施老师的课堂始终如春风化雨,充满魅力,是我心中追寻的理想教学境界。在师父的悉心指导下,我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得以显著提升:施老师带领我深入剖析每一篇课文,从整体结构到字词细节,从人文意蕴到语言表达,抽丝剥茧,引导我把握教学核心。例如在教授《大象的耳朵》时,师父不仅启发我关注故事的趣味性和复沓结构,更引导我思考如何挖掘其中蕴含的团结协作精神,将文本解读提升至育人高度。<br>本学期的公开课或重要课前的准备,施老师都与我反复推敲教学环节,精准把握重难点,精心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的趣味活动。她指导我如何将识字写字巧妙融入情境,如何设计有效提问启发思维,如何降低认知坡度,让学习如春雨般自然浸润学生心田。师父的点拨,使我的课堂逐步摆脱了生硬灌输的模式,教学效果显著提升。</h3> <h3>面对二年级活泼灵动又充满个性的小生命,班级管理曾是我工作的难点。师父丰富的带班经验如同指路明灯:施老师手把手指导我如何建立清晰、持久且富有童趣的班级常规。从课前准备的安静有序,到课间活动的文明安全,再到物品整理的井井有条,她不仅传授具体方法(如口令、儿歌、可视化提示),更强调教师持之以恒的示范与温和坚定的要求,使规矩内化为学生的自觉习惯。她教会我如何蹲下身来,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交流;如何敏锐察觉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抚或疏导;如何运用积极的鼓励性语言,点燃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向善之心。<br>施老师对教学一丝不苟的态度深深感染着我。无论是备课笔记的详实工整,还是对学生作业的精批细改,抑或是对自身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都让我深刻体会到“学高为师”的分量与追求。师父的案头常备教育专著与期刊,她鼓励我保持阅读习惯,持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br> 施老师身体力行地告诉我,教育是“一个都不能少”的事业,让我真切感受到教育者的仁心是照亮孩子成长最恒久的光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