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父畅游晋城景 兄弟相伴孝满程

依弘

<p class="ql-block">端午节前夕,空气中还未弥漫起粽叶的清香,兄弟几个和老父亲挣脱琐事的羁绊,相伴出游。</p><p class="ql-block">第一站,来到了长治屯留的小南村。 “入眼是风景 走心是人生”,那醒目的标语仿佛是对这次旅行的美好寄语。<span style="font-size:18px;">广阔的水域在阳光下波光粼粼,与天际相融,仿佛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我们在标语下合影留念,那一刻,笑容绽放在每个人脸上,将这瞬间定格成永恒。</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处小南村景点洋溢着活力与创意 。多彩框架装置是视觉焦点,红、蓝、绿、黄等鲜艳色彩碰撞,似抽象艺术画作,为空间注入灵动与趣味。周边绿树成荫,阳光洒落,光影斑驳,营造出自然惬意氛围。</p> <p class="ql-block">给大姑姐在色彩斑斓的框架间拍照,阳光洒落,整个人状态特别好,既有户外的自在惬意,又透着满满的精气神儿!</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是充满喜庆氛围的喜镇苏庄。踏入这里,仿佛穿越进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俗画卷。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喜镇苏庄相传初由苏姓建庄,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 。明末清初贾、杨两姓迁入后发展壮大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于公元445年在此赏连理树,为“喜文化”奠定根基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因开办煤矿兴盛,2008年煤矿资源整合后集体经济下滑 ,2020年起抢抓“文旅 + 康养”发展机遇转型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典型的晋东南古村落,以清代晋商宅院为主 。现存明清古院落24座 ,庙观堂楼众多,古院街巷旧貌犹存 ,古建面积达20951平方米 ,仅清中前期院落就有近百处 ,集木雕、砖雕、石雕于一院 ,兼具北方建筑雄浑与南国建筑灵秀 ,堪称明清建筑艺术“博物馆” 。</p> <p class="ql-block">二儿子和老父亲并肩而行,在古雅的建筑前,留下他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92岁的老父亲闲适地坐在长椅上,他静静望向远方,神态平和安然,背后绿意盎然的景致,衬出岁月沉淀后的宁静与从容,满是温馨与岁月静好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大儿子身着简约的黑色休闲装,利落又大方,尽显沉稳风范。站在繁花簇拥之处,整个人气场十足。</p> <p class="ql-block">二儿子于城墙下悠然休憩,这一幕,恰似复刻了儿时的一张照片,同样的质朴场景,从懵懂孩童到成熟模样,岁月流转,却留存着一脉相承的气质,满是故事与回忆 。</p> <p class="ql-block">小儿子依旧是那个自带镜头感的人!瞧他站在古朴建筑旁,单手插兜,身姿挺拔,在红枫绿树的映衬下,自然流露出一种随性与洒脱,仿佛时光都为他的风采驻足,还是记忆中那个超会摆pose的少年 。</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定格了珍贵瞬间!92岁的老父亲精神矍铄,站在中间,尽显长辈风范。身旁三个儿子陪伴左右,身姿挺拔。父子四人站在绿意盎然的户外,背后古雅建筑与葱郁草木相映成趣,洋溢着温馨和睦的氛围,传承着深厚的亲情。</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是釜山村,一踏入釜山康养基地,清新的空气便裹挟着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泫水湖畔,湖水如一块巨大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在泫水河畔留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釜山村,小桥流水潺潺,民宿古朴雅致,这里集休闲娱乐、特色餐饮、舒适住宿于一体,为游客们提供了宁静美好的乡村体验。</p> <p class="ql-block">端午前夕的这场旅行,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落下帷幕。从屯留小南看海的波光潋滟,到喜镇苏庄的民俗烟火,再到高平釜山康养基地的悠然惬意 ,每一处风景都镶嵌在我们共同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如这次旅行一般,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继续携手走过更多的山川湖海,去书写更多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p> <p class="ql-block">2015年的元宵节,父子三人一起度过了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p><p class="ql-block">他们踏入长子县,投身于热闹非凡的庙会,在那里,不仅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更触摸到了这座县城承载的古老历史与独特文化,尤其是与“丹珠”相关的典故,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长子县,名字的由来便与丹朱有着渊源。丹朱是尧帝的儿子 。在古老的传说里,尧帝为了考察丹朱,让他参与治水等事务,丹朱在此过程中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而长子县因丹朱曾被封于此,且为尧帝长子,故而得名。这一名字,从遥远的上古时期传承至今,成为地域文化的鲜明标识,也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透过名称,窥探到历史的一角。</p> <p class="ql-block">庙会上,有各式各样与当地典故相关的展示,让古老的故事以鲜活的形式呈现在众人眼前。穿梭其中,仿佛置身于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时空隧道,一边感受着当下的欢乐,一边聆听着往昔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回忆起2015年元宵节,它不仅是家庭一段珍贵的记忆,更是对传统文化魅力的深刻见证。愿这样的文化传承永远延续,让更多的人了解丹朱,了解长子县,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 ,让古老的故事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让每一个走进长子县的人,都能沉醉于这跨越千年的文化韵味之中,将这份独特的记忆,代代相传,永绽光芒。</p>